APP下载

初中德育工作有效策略探析

2019-09-10彭金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7期
关键词:课堂渗透集体活动初中生

彭金强

【摘要】德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还很不成熟的群体。当前,初中生的德育现状还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分别从集体活动、课堂渗透、教师身体力行三个方面来论述了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

【关键词】初中生;德育;集体活动;课堂渗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还很不成熟的群体。然而,放眼当下,初中生的德育现状却不容乐观。许多学生对家庭的依赖过大、独立性较差、心理素质偏差、意志品质薄弱、不会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甚至在性格上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学生缺少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和对社会、对他人的服务意识。若长此以往,后果堪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集体活动,陶冶熏陶

集体活动作为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集体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等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作用。我热衷于班级活动,寓教于活动,常常根据政教处的工作安排,结合时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进行德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入学第一课,我针对同学之间相互不熟悉,渴望彼此了解的心理特点,召开了“夸夸我自己”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可以通过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也可以用歌舞等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表现自己。刚开始,学生都有些拘谨,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上台表现,再加上我的鼓励,班会气氛越来越活跃。这堂班会,我用了两个课时的时间。虽然多占了一个课时,但通过这样的班会,学生展示了自己,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大家发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集体,他们会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自豪愉悦。

校运会举办期间,我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如宣传组、后勤组、拉拉队、运动员专人保障组等。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安排,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缺一不可。运动会结束后,一位参加1000米跑步的男生对我说:“老师,我跑到最后一圈时,脚都迈不动了。但这时,我听到我班的女生拼命地在旁边喊加油,我真是太感动了!待会儿她们比赛时,我也要给她们加油去!”集体活动就是如此,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讨论、沟通和磨合,同学间的关系变得更紧密、融洽以及和谐了。

二、课堂渗透,润物无声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指出:“教学与教育是相互渗透的,教学具有教育意义,而教育的许多任务是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的。”因此,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思想是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德育目标潜藏在知识体系中,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领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探寻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把握课堂中德育的最佳时机,使知识的学习与思想的教育水乳交融,达到德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正多边形和圆》一章时,教师可以运用祖冲之等人的案例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前人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感受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又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渗透德育。在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结组思考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构建。再如,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德育,通过创设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推理、证明,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认识,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刻苦、不畏艰难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有利于德育的成功渗透。

三、身体力行,示范感染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老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在日常接触中,一个亲善的教师往往能给学生传达温馨、积极、乐观的力量。我在和学生接触时,喜欢做一些小事,如时时面带微笑,亲昵地呼喊学生的名字,和学生聊聊天,帮学生找点资料等。这些都是很容易就办到的小事,却能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促进了师生感情的交流。如果学生在感情上接纳了你,那么他们也会尊重你的意见。这实际也是利用了交际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笃其行”,这也正是德育。德育不仅在于亲善,更在于以身作则。正襟危坐、口头说教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最好的德育来自于教师的示范感染。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要學生按时到校,教师自己首先得提前到校;想要学生诚实守信,教师自己首先得讲信用;想要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教师自己就得不断地吸纳知识,积极进取。

有段时间,我发现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专门点名批评教育,一是耽误上课时间;二是破坏了上课的氛围,影响到大部分正在专心上课的同学;三是收效甚微,等下次老师没注意的时候,学生又会把手机拿出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有意把手机带到教室,并故作无意地说:最近手机不离手,实在误事,就让同学们来监督我别玩手机吧!然后我当着学生的面将手机关机。学生看见老师上课都把手机关了,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把手机拿出来。这样,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止。所以说,德育,贵在行,而不在言。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初中学生的德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努力探索有效的方式改进完善。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为了祖国的明天,吾辈仍要“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课堂渗透集体活动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小学中年级英语写作的有效开展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
幼儿集体活动中的教师言语应用分析
幼儿园集体活动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展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