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
2019-09-10陈金庆
陈金庆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价值观念的道德观念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当前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体制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小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缺失,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各校必须要重视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只注重学生智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培养。他们并未意识到德育对学生的成长及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让德育给智育让路,导致新时期的小学生变得漠视生命、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懂得体谅和孝敬父母。做事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同伴面前爱攀比、追求洋气、霸气,对知识、节俭、好人好事等不屑一顾,喜欢去嘲笑和刁难他人等等。如果在这个阶段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很有可能会让学生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要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为让学生能够德才兼备,才能使他们承担得起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淡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淡化,他们认为道德法治都是虚的,没有什么实质性。认为只有金钱才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不愿意接受德育教育,没有梦想,没有远大抱负,对未来毫无计划可言。很多学校虽然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是他们还是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毫无创新,导致学生的德育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缺乏敏锐性,未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二,德育内容不够全面。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内容的复杂多样化,使得很多小学生被其吸引。由于网络言论的相对自由,虽然网络传播大多数都是正面的思想,但是也不乏有负能量的传播。而小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难明辨是非,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只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现实生活中,还要注重网络世界的德育教育。此外,还有部分教师的德育教育内容偏离生活实际,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而是一味地灌输一些道德言论,这些抽象的言论学生不仅不能理解,甚至还会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使得德育工作效果不理想。
第三,德育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总是跟学生说你不能这样做,但是并没有告诉学生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让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接受教育的状态。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往往都是在班级上笼统地讲解一些德育知识,未能顾及到个别学生的思想差异,当学生出现思想上的问题时,未能及时发现并做适当的引导导致学生思想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三、加强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的建议
第一,学校树立明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学校必须要树立明确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此外,学校可以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连接在一起,学校层面对班主任及教师进行德育指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再将德育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同时,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学校德育管理者要引导教师积极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实现家校共育。
第二,通过榜样的作用开展德育教育。学校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求学校校级领导给教师做榜样,再引导教师给学生树立榜样。全校从校长到教师都要做到言传身教,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体现出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出教师的个人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榜样。同时,还要以身作则,做好模范,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外,学校还可以以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在每周的全体师生会议上,宣读学校发生的好人好事,从而鞭策其他学生,使他们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加强学生道德情感意识。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认识道德,并能够自觉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只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才是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接受教育,将端正自己的行为。例如,学习可以安排各班的学生到饭堂维持打饭秩序,每天放学时间安排学生维持放学秩序,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学校管理工作的艰辛,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艰辛,从而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继而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配合学校的管理。
第四,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德育教育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因此,学校层面上要重视德育管理,并成立专门的德育管理力道小组,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管理,优化德育环境,建设德育文化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建设,鼓励各学科教师将德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教育。此外,学校层面上也要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如开展“中国梦”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在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洗脚”的感恩活动,定期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专题讲座,利用感恩节、植树节、国庆节、劳动节等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做到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强化德育效果。
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层面上要树立明确的德育理念,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思德建设,引导教师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让学生充当学校的管理者,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使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端正自己。
参考文献:
[1]雒维琴.新时期中学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4):384-385.
[2]刘美函.农村小学德育管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