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团线到一张毯
2019-09-10隋意
隋意
从一团线,到一张毯,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一件作品,几千道经纬线,数十万个八字扣,一行一行的重复操作,才能赋予宫毯绒密的表面和华美的图案。在北京郊区的一角,王国英和她的徒弟们坚守着北京宫毯织造技艺最后的荣光。
2019年10月11日晚,王国英临时接到一个布展任务,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提供合适的宫毯展品。展厅内没有可以悬挂大型地毯的承重设计,仅能搭架小型挂毯。王国英连忙翻找图片,察看库存,终于找到一件尺寸合适的棕色地卷草纹挂毯,第二天即给展会方送了过去。
10月14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幕。虽然北京宫毯占据的空间不大,但其精美的纹饰仍引得许多观众驻足参观。借此机会,王国英也在一旁积极讲解起了北京宫毯的历史和具体的工艺流程。
类似这样的非遗展览,王国英一年要参加很多场。宫毯作为北京乃至全国小众的工艺品种之一,从业人员稀少,北京仅有王国英所在华方地毯艺术有限公司(原北京市地毯五厂重新组合)的十余人还在继续从事。2008年,北京宫毯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国英和师傅康玉生是这个项目仅有的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如今,师傅已年过八旬,传承北京宫毯技艺的责任就落到了王国英的肩上。
一面华美,一面艰辛
与刺绣、缂丝工艺可以直接看到丝线的起止不同,宫毯织造追求表面看不出工艺的痕迹,绒绒的表面上,色彩过渡自然柔和,图案纹样精致富丽,只有翻开背面,才能看到千万次的手工重复,以及独具匠心的组色、走线思路。“宫毯从表面上看不出打的是什么结,怎样配色,只要觉得图案自然、美丽就是好。”王国英轻描淡写的叙述里,蕴藏着这个行业不被人了解的辛酸。所有辛苦藏在背后,是造成大多数人不了解宫毯编织的工艺性和复杂性的原因之一。
1983年,王国英进入北京市地毯技工学校学习。当时的地毯行业正处于鼎盛时期。
织毯技术于西汉年间自西域传入,因织结坚牢、毯面柔软,深得权贵青睐。元明清三朝,织毯技术进一步发展,官营的织毯机构秉承皇家风范,织造出大量图案精美、质量高端的宫毯。清朝末年,随着大批西藏织毯工匠进入京城,宫毯技艺愈加兴盛,并逐渐传入民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式地毯(格律体图案,主题图案居中,四角纹样对称,俗称“四菜一汤”)在“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从此,宫毯在国际市场颇受好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80年代是北京宫毯最辉煌的阶段,北京地毯公司下设的11个加工厂中从业人数有5000余人。
1985年,王国英与同学共28人一起进入北京市地毯五厂实习,其中包括王国英在内的6人被分配到新产品试制车间,跟老师傅学习试制地毯小样。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得到实践,王国英根据图案自己找线、配色,制成需要的线球,然后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上机梁学习如何织造地毯。1986年毕业后,王国英正式留在地毯五厂,继续学习大型地毯的织作。从没有图案的侧边开始,到图案复杂的主体,技艺的纯熟在一行又一行的重复和用心中锻炼出来。
“宫毯的完整制作要经过前期准备、织毯成型、美化整理三个部分,具体分为图案设计、纺毛、染色、放大样稿、组色、织作、平、片、洗、剪、整修1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下面还分具体的环节。”王国英介绍道。织作的耗时无疑是最长的,常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工期。
宫毯编织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经纬线和八字扣的组合形成宫毯结构,构成复杂灵动的图样。在宫毯织作中,双纬为一道,为保证毯面紧实,每平方英尺(以英尺为单位是地毯行业惯例)道数要保持在90道以上,有时甚至达到150道。以一块120道的宫毯为例,每织1平方英尺,织毯工匠就要打下14400个结。而一件大型作品,往往需要编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个线扣才能完成,这需要极大的耐心。
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工艺美术行业逐渐衰落,同时机织地毯的流入使得手工织造地毯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众多地毯厂纷纷倒闭,只剩北京地毯五厂还在勉强维持。许多和王国英一批进入厂里的同学纷纷改行,留在这个行业的不过四五人。“我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厂里环境安静,我可以专心干自己的活,也就这样踏实走过来了。”讲起自己的坚持,王国英的话语朴素又真挚。
三入故宫,复活盘金毯
200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要一睹从未公开展示过的盘金毯的真容。经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特批,故宫的工作人员将一条织造于清乾隆年间的蓮花牡丹纹盘金银毯从地库中抬了出来。
这批客人是来自北京市地毯五厂的盘金毯抢救小组。盘金毯是清朝宫廷地毯中的精品,以金线入毯,雍容华贵,即便在宫廷中也仅在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来使用,因为太过贵重连皇帝都不忍踩踏,被称为“皇帝绕着走的地毯”。盘金毯出自新疆工匠之手,工艺比一般地毯更为复杂,正面用金线缠绕,背面用丝线盘绕,通过连锁将两面连接在一起,编织所耗时间是普通地毯的四倍之多。可惜的是,随着皇室的没落,盘金毯自民国以后就无人再织,以至失传。2003年,在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带领下,北京市地毯五厂成立了盘金毯抢救小组,王国英和师傅康玉生是小组的主要成员。
抢救小组成立后,在北京到处寻找过去遗留下来的盘金毯,终于在故宫看到了实物。“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感觉很震撼,回来后我们试制一个纹样,但发现与实际看到的不一样。第二次,故宫给我们提供了一台高倍显微镜,在显微镜下,我们对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王国英讲述,抢救小组三次进入故宫,观察盘金毯的工艺、编织技法、制作方式等,经过反复讨论与尝试,终于试制成功。
试制过程中,原料的来源一度难住了抢救小组的成员。盘金毯所用金箔线制作工艺复杂,一克重的黄金需要捶打成0.5平方米的金箔,然后用特殊工艺粘在胶纸上,再轧成丝,碾成线,然后缠绕在丝线上,方能用来织作。抢救小组四处寻找可以制作金箔线的地方,最后找到南京金箔厂,但由于金箔线造价昂贵,厂里早已不生产。最后在抢救小组的求助之下,南京金箔厂专门把退休的老师傅请回来,恢复了金箔线制作工艺。如今,这项工艺不但被保留下来,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也在培养传承人。
盘金毯抢救小组试制的盘金毯图案由王国英的同学曹艳红设计。“当时设计的意图是用传统的盘金技艺,试制出有北京宫毯特色的宫廷风格的地毯。”王国英介绍说,小组最后选定了最有京城皇家特色的夔龙图案。一条盘龙镇守中心,周围八条飞龙以格律体对称分布,外沿搭配吉祥八宝、福寿字纹样,构图严谨,富丽典雅。具体的织造过程交由王国英完成,从早七点到晚九点,从选色、配色到织作,王国英加班加点花费一年时间,用掉近万米长的金箔线,终于成功完成了长2.5米、宽1.5米、密度为120道的盘金毯《九龙图》。随后,这件作品在2005年第二届北京工艺美术展上获得北京工美杯金奖,并在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有人传,有人承
2019年8月3日,华方地毯公司与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开办了北京宫毯织造技艺课程,由王国英的徒弟手把手指导学生学习传统织毯技艺,并配合讲解宫毯的历史发展与工艺特色。
这样的培训活动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中小学、大学及教师群体中展开。这是北京宫毯面向社会传承的首次尝试。
“如今知道宫毯的人还很少,了解盘金毯工艺的更是寥寥无几。”面对传统宫毯行业的现状,王国英无奈之余,更坚定了要传播、传承宫毯技艺的责任。性格内向的她这些年开始陆续接受媒体的采访,一遍遍向大众普及宫毯织造技艺。“我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我们,关注我们,爱上宫毯,从事宫毯。最起码看到我们织毯子的机器时不要把它当成织布的机器。”
面向大众的宣传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王国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带徒上。“地毯制作周期长,制作过程枯燥,工人常常在机梁前一坐就是一天。”王国英介绍,如今跟著她学习织毯的学生有9人,这些就是北京宫毯技艺的全部从业者。这里的学生并不局限于某一道工序之中,而是可以全面了解、学习织毯的整体流程,也可以自己设计图案,好的设计经过审核可以自己织作出来。“我这里的孩子很踏实,也很有想法,我鼓励他们学习与创新。”王国英对这些未来的传承者寄予厚望。
位于北京郊区的宫毯车间内,王国英和徒弟们正在加紧赶制明年年初地毯展的展品,繁杂的图案在快速的操作下一点点呈现。从一团线到一张毯,走线与盘金,一行又一行,一年又一年,王国英在亿万次重复的操作中接受着时光的馈赠,演绎着宫毯一次又一次华美的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