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也要有“吃相”

2019-09-10兰丹凤

中华瑰宝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礼记餐具筷子

兰丹凤

网络中曾流行一句话:『如果你想知道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往,一起吃顿饭就行了。』为何?食欲是人们最原始的欲望之一面对食欲,人们通常很难伪装自己。因此,吃饭时的一言一行更能透露出这个人的品行和教养,对餐具的偏好则是其审美品位的体现。这个道理,中国古人很早就已领悟。

他乡遇故知或有朋自远方来,总会有人率先提出:“今天我坐东,咱们好好搓一顿!”此言一出,听者心领神会,知道这是对方要请自己吃饭,因为“坐东”,即指请客吃饭。

“坐东”(也有写做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西汉《礼记》云:“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坐席东西之分,实则是主宾之分。演化到今天,“坐东”又有了请客吃饭之意。

《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指饮食活动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起源,可见,饮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如“坐东”这样的坐席礼仪,在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中亦有涉及。不仅如此,中国古代饮食礼仪还包括餐具用法和进食礼仪等。大大小小的饮食礼仪体现了中国古代礼貌文明、注重和谐的文化特色。

餐具不只是用来吃饭的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餐具的首要特点是实用性,即中用;其次是美观,要中看;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餐具能体现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常言道,什么锅配什么盖。食物也一样。从周朝始,人们就为食物配有特定容器,如:笾为竹制,漏水,故盛干物;豆为木制,无缝隙,可放腌菜或肉酱;饭食则放于簋、箪、瓢等适合轻便的木制品;喝酒用金属制的爵、觥、樽、杯;取菜的餐具有筷子、匕,汤勺也时有用及……

其实,跟西方人使用刀、叉吃饭一样,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人也曾盛行以刀、叉取食。后人推测,可能因刀、叉对人过于冒犯,且不如筷子制作简单、耐用,故逐渐被后者取代。

这些餐具中,属酒器最精雕细琢。如爵,三只高足,爵口有槽,立两柱,整体形似翘尾的雀,最初为青铜器,后有金、银和玉制品。觥是用牛角雕刻而成的酒器,呈犀牛头状,气势逼人。能够享有这类酒器的人,非富即贵。如今,也只有最为普通的酒杯流传了下来。

用料珍贵的餐具,民间普通百姓自然用不起。他们多是就地取材,制作出原生态的餐具,如饮椰得器、截竹得瓯、剖葫成瓢、剪荷成杯、剜木作碗、裁螺成杯及洗革作囊等,实用即可。

而富贵之人对餐具的关注点多集中于其艺术性和文化意义,换言之,餐具展现主人的品位和身份地位,典型例证就是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清朝一共铸造了四只金嵌宝金瓯永固杯,三只金质,一只铜鎏金制。这种杯子为三足鼎式,雕龙涂金,上缀珍珠、宝石,精美绝伦,价值连城,真可谓是中国古代餐具奢侈品中的“战斗机”。该杯寓意江山永固,象征着帝王的身份,是清代皇帝的专用饮酒器。用这样的杯子喝酒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总体而言,发展至今,除了筷子还保持着“竹木身”外,中国古代餐具大多已从竹、陶、铜等材质转变为以瓷为主,这主要是因为瓷器取料方便,造价低廉,耐酸碱和高温低寒,且容易清洗,干净卫生。但是,今天的饭碗、菜碟、汤盆等餐具,其基本形制和使用方法仍体现古人遗制。

筷子也不能乱动

筷子,也称“箸”,是中国最常见的餐具,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礼记》云:“羹之有菜者用梜(筷子),其无菜者不用梜。”按此说法,筷子是用来夹菜的。那到底该怎么夹菜呢?这就事关用筷礼仪了。

为什么要谈谈用筷礼仪?首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用筷不注意,陋相百出,亟须纠正。再者,中国古代的用筷礼仪与现代儿童教育中的“食育”不谋而合。所谓“食育”,是指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其中就包括用餐行为。中国人的用餐行为必然有筷子,故用筷礼仪不可不知。

中国古代的用筷礼仪有个很大的特点,即无高要求但设置了底线。说白了,就是用筷时“不要干什么”,如忌“碗口筷”“生人筷”“长短筷”“叮当筷”“截筷”“泪筷”等。什么意思呢?总结起来,就是十二个短语:三长两短、仙人指路(千夫所指)、品箸留声、击盏敲盅、执箸巡城、迷箸刨坟、泪箸遗珠、颠倒乾坤、定海神针、当众上香、交叉十字和落地惊神。

在中国的语境中,三长两短寓意死亡。古人认为筷子长短不齐,意指三长两短,不吉利,是对人的大不敬。仙人指路或千夫所指是指用筷时,食指指向他人。用食指指人,有指责之意,很不礼貌,这在西方文化里,也是不受推崇的。

品箸留声和击盏敲盅都是说用筷子时发出声音的现象,前者是将筷子含在口中嘬出丝丝声,引起他人反感;后者则是敲打碗盆或杯盏发出声音,如同乞丐要饭,让人不齿。

执箸巡城、迷箸刨坟和泪箸遗珠说的是不好好夹菜的事。现今有些人吃饭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犯的就是执箸巡城的忌讳。还有些人即便下了筷,也是在菜盘里不住地扒拉,以找到自己想吃的菜,这就叫迷箸刨坟。也有人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叫泪箸遗珠。这些都是极不礼貌、缺乏教养的行为,今人应引以为戒。

颠倒乾坤、定海神针、当众上香、交叉十字和落地惊神皆指不好好拿置筷子。顾名思义,颠倒乾坤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如同饥不择食,会被人看不起。用餐时用一根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叫定海神针,被视为对他人的羞辱。把一双筷子同插饭里,似给死人上香,是大不敬。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是对他人的否定,因为古代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即落地惊神,也是严重失礼的表现。

是不是发现这些现象很眼熟?吃饭是私事,也是“公事”。吃“独食”,个人舒服至上无可厚非,但与人共食,那就不能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才是礼貌待人之道。

进食礼仪有学头

除了用筷礼仪,中国饮食礼仪中还有哪些须注意的内容?首先,恰当地摆放菜品很重要。

民间有“鱼不献脊”说法,意思是说上鱼菜时不能将鱼脊对着客人,这与一个历史故事有关。《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春秋末年,吴国苏州太湖有一位名叫太和公的厨师,擅烹炙鱼。当时,吴公子光欲夺位,就请勇士专诸去刺杀吴王僚,但苦于无机会接近对方。得悉吴王僚爱吃炙鱼,光便让专诸向太和公拜师学艺。待专诸学成后,光请吴王僚吃饭。席间,专诸做好一整条鱼后,藏匕首于鱼腹。上菜之时,他取出匕首,杀死了吴王僚,自己也被吴王的卫士所杀。后来,人们请客吃饭,上鱼菜时,皆不以鱼脊而以鱼腹(鱼腹味美,便于客人品尝)对着客人。

《礼记》也谈到了菜品如何摆放的问题:“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今天人们摆放菜品也特别忌讳一字成排,因为这是祭祀才会用的摆法。

与人共食要注意卫生和保持雅观。《礼记》云:“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与人同桌吃饭,不能只顾自己吃饱,还要注意手的清洁。不要拿手捏饭团,多余的饭不能倒回饭器,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喳喳作响,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碗盘,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只吃一种食物,不要簸扬热饭。吃蒸黍不宜用筷。吃汤中的菜时不可连汤一起喝,也不可当人面调和汤,不要当众剔牙,亦不要吃不用任何食物蘸的肉酱。这些所忌现象是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与长辈共食更须注重礼节。《礼记》有“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之说。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第三卷则云:“凡进馔于尊长,先将几案拂拭……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对长辈不仅要毕恭毕敬,还要让其吃好、吃舒服。

细数一番,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内容确实不少。如公宴,座席排位要显尊卑地位;寿宴以寿星为大;丧宴忌吃过饱和穿红衣;哪怕是最接地气的家宴,座席位次也要长幼有序;吃饭前祭祀更是常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有批评指出,中国传统饮食礼仪中充斥着浓厚的封建思想,如尊卑贵贱(阶级之别)、男尊女卑(妇女不上席)等,应予以摒弃。这一点无法否认,却也不是全部的事实。面对传统文化,最好的态度莫过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撇开那些糟粕不谈,中国传统饮食礼仪也传达了这样一些理念:礼貌、尊老、和谐、干净和卫生。这不正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内容吗?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所倡导的,正是通过约束个人的行为去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和健康的飲食环境,其中贯穿的是人们对食物的珍惜,对天地和祖先的敬畏,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于今而言,中国传统饮食礼仪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礼记餐具筷子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半途而废
餐具叮咚
Chopp ed!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筷子礼仪
有趣的西式餐具
半途而废
筷子的神力等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