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墉:从清爱堂走出的浓墨宰相

2019-09-10逸舟

中华瑰宝 2019年3期
关键词:浓墨小楷刘墉

逸舟

他是《宰相刘罗锅》中清正刚直的宰相,他是《官场斗》中睿智诙谐的罗锅,他是民间广为称颂的“刘青天”,他还是名满朝野的帖学书家。名相刘墉在《清史稿》中被称为『浓墨宰相』,他用浓墨重笔开辟了清代帖学书法新境界。

刘墉诞辰300周年之际,“从清爱堂走来—刘墉和他的书法艺术展”从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3月24日,在青岛市博物馆进行展出。这位清廉爱民的一代贤相、造诣深厚的帖学书家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这个罗锅不一般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幽默机智的刘墉成为家喻户晓的清官代表,他与和珅斗智斗勇的桥段成为街谈巷议的精彩话题。

关于刘墉“罗锅”称谓的来历,说法不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乾隆殿试刘墉,见其罗锅,命其以此为题作诗。刘墉随即吟诗一首:“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乾隆听后大悦,遂点为新科状元,展现了刘墉机智诙谐的一面。

刘墉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电视剧也只是一种传说的演绎。史载刘墉为官清廉,生活节俭,以秉公守礼著称,嘉庆时曾参与惩办贪官和珅得皇帝嘉许。时刘墉年老背驼,嘉庆常以“驼子”称之,这或许就是民间演绎的历史源头。“罗锅”之名也传遍天下,成为百姓对他的爱称。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并不是罗锅,反而是一个身材挺拔、仪表堂堂的山东大汉。他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山东诸城。诸城刘家是地地道道的官宦之家,从顺治年间即科甲蝉联,仕宦不绝,康熙曾赐书“清爱堂”为堂号,自此成为清代的名门望族。刘墉的曾祖刘必显曾任广西户部员外郎,祖父刘棨曾任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历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刘统勋为官刚直清正,屡进诤言,助乾隆成就“十全武功”,因而深受皇帝宠信,显赫一时,在清代汉人官員中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但是刘墉的仕途起步较晚,且几度沉浮,并未因祖上的恩宠得到特殊照顾。乾隆十六年(1751年),已经32岁的刘墉才参加科考且高中榜首。朝中很多人建议将他点为“状元”,但是遭到刘统勋的反对,后被改为二甲第一名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此后30年,刘墉一直在京外任职,直到刘统勋去世之后,乾隆才擢刘墉进京任职。嘉庆时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行宰相之职,与父亲刘统勋被称为“父子宰相”,传为佳话。

我自成我书自奇

清代初期,皇帝推崇董其昌、赵孟頫书风,至乾隆时尤崇赵书,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赵氏书风笼罩,陈陈相因,形成千人一面的“馆阁体”。刘统勋亦精于书法,只是因忙于政务,很少为他人题字,书名为政绩所掩。从刘统勋现存的书法作品来看,其书法取法赵孟頫,功底非同一般,特别于楷书、行书造诣深厚。刘墉自幼秉承家学,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书法也深受父亲影响。

当时因科举应试需求,写一手秀媚端正的“馆阁体”是世家子弟必修课。《清稗类钞》中对刘墉书法历程做了较为精确的概括:“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可以看出刘墉学书亦是从赵体入手,然后在广泛学习古代名家的基础上,出入各家,变古出新,自成面目。随着书名日显,很多人向他求字。他的政绩却较为平淡,为书名所掩,这一点与其父刘统勋不同。

刘墉专精阁帖,重视临字,其书法近取董其昌、赵孟頫之清,远汲颜真卿、苏轼之厚,上追魏晋钟繇神韵,形成雄深雅健、雍容醇厚的风格。他临帖不求形似,旨在使己意与古人相通,从而心神契合,形态必备。他突破明代以来流畅婉丽、纵肆跳宕的帖学传统,点画丰腴浑厚、结字率意松散、墨色浓淡相间,使书法作品呈现一种雍容静淡,又有一些落拓倦怠之相的艺术美感。

刘墉主张书法变革,彰显自己的个性,这在当时是一种宝贵的超前意识。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及学养积淀,并能够把儒学思想和审美融入书法,从字的基础环节到整体呈现,立新求变,注重自我艺术表达。关于他的书法创新,时人多有争论。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戈源,同时也是刘墉的门生,一次他向岳父咨询对刘墉书法的看法,翁说:“回去问问你师傅,他有哪一笔是古人的?”戈把这话告诉刘墉,刘笑道:“我自成我书耳,问你岳父,他有哪一笔是自己的?”“哪一笔是古人”与“哪一笔是自己”,恰好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书坛刻摹求古与刻意求新两种理念之争,刘墉正是在这种理念的碰撞中坚持自我,脱颖而出。

事实证明,求新者往往能够超越前贤,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境界,并得到人们的褒奖和认同。刘墉对阁帖面貌的大胆改革,丰富了帖学的创作形式和艺术内涵,入古出古,作品呈现出蕴藉内涵、风神朴茂的艺术面貌。他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享誉当时,被称为清中期“四大家”。就艺术成就而论,“四大家”中当首推刘墉,其书风享誉当时,沾溉身后,对其后崛起的碑派书家也有所影响。近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其“集帖学之大成”。

浓墨宰相逸品传

刘墉擅长小楷,其小楷作品取法高古,融合前人法度,用笔滞涩,字态丰腴,用墨厚重,骨力内含,如绵里藏针,精华内敛,深得魏晋风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刘墉《小楷逸品册》,此册先后续书于1755—1756年,书写佳妙,装裱精致,是其小楷精品之作。内容为刘墉书录古文辞赋以及自撰诗文,当时刘墉初入官场,年轻有为,效仿祖辈,为官清正,书法上也体现出一种刚直活力。此小楷册以兼毫和南京水笔写成,结字扁肥,用墨厚重,貌腴骨劲,在魏晋风骨中依稀可见颜、苏的影子,棱角未尽,圆滑初显。字体矮扁但不萎顿,肥厚却不臃肿,黑重却不沉闷,在扁、肥、黑之间呈现出雍容、飘逸、磊落之气,正合了刘墉当时的为官状态,也体现了其早期书法处理上的技巧和辩证美学。

除了小楷,刘墉的行书亦是功力深厚,别具面貌。他的行书初看拙笨软滑,全无法度,像一团团棉花堆积在纸上,以致有人称之为“墨猪”,然而正是这“墨猪”成为其有别于传统书法的艺术特征。其实,刘墉的字需要细细品味,你会发现点画、转折均有古人遗意,只不过他处理得非常巧妙,举重若轻,转化得不留痕迹。有人形容其字是绵里裹铁,内含刚劲,不无道理。他的很多传世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征,如《节书远景楼记》《临陆游与明远书帖扇》等。

刘墉在选纸、用墨、笔法、章法处理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且善于处理笔、墨、纸之间的关系。王羲之《书论》中说:“若书虚纸,用强毫;若书强纸,用弱笔。”书写最忌纸笔强弱不称,以致“蹉跌不入”。刘墉则突破常规,常用松烟墨以紫毫笔在光滑的蜡笺、高丽纸上写字。如其行书《陈白沙七言绝句轴》就是在洒金彩笺上书写而成,呈现出别样风貌。以强笔写强纸,因墨浮不易渗透,往往容易笔画单薄,多棱角,导致作品僵硬呆板,没有神韵。而刘墉用笔饱蘸浓墨,借助紫毫笔的弹力,以“裹笔”取势,笔着纸逆蹴藏锋,使“筋力尽于画中”,这样使墨色凝聚,不至于放纵无归,也规避了两强相抗的缺点,更因松烟墨色漆黑浓亮,作品呈现端严气象。运笔过程中,通过提、按、使转变化,控制笔画粗细和浓淡变化,形成强烈反差。

据说刘墉写字时经常转笔如飞,如舞滚龙,有时候甚至笔管转得脱手而出。章法处理上,刘墉有意加大字的间距,布局疏朗,字字独立,大小随机错落,通过留白减弱因墨块堆积造成的视觉压力,也使得整体布局富于变化,营造出一种浓极而淡、静谧清雅的艺术美感。

刘墉是一位善于学习且有创造力的书法家,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深厚的儒学修养,把遒媚之趣藏于肥厚,把雍容之相凝于平淡,作品简练清洁却内涵深蕴,表露出儒家平和敦厚、智圆行方的人格心态,透着一种清高的庙堂之气,论者往往“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这是在他之前的帖学书家无人达到的境界。刘墉晚年政治生涯、书法境界均达到了巅峰,可以说人书俱老,时人称之为“浓墨宰相”,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书法造诣的肯定。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85岁的刘墉最后一次到南书房当值,晚上端坐家中,平静离世。《啸亭杂录》记载,刘墉去世时“鼻注下垂一寸有余”,按佛家说法,这是善于解脱之意,也正合了他“空明”“虚寂”的人生境界。这位从“清爱堂”走出的“浓墨宰相”留下清名于天地间,关于他的种种传说成为后世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

猜你喜欢

浓墨小楷刘墉
刘墉的一盘棋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浓浓墨香溢煤海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刘墉测字劝降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刘墉测字劝降
洪亮主编《历代名家校楷系列》16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