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改变
2019-09-10俞锋
俞锋
首先要说明的是,孩子的作业拖延是学习习惯问题,有别于精神健康范畴的心理疾病。心理学定义的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继而出现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等,而孩子作业拖延只表现于完成作业效率低下这一行为,并不会产生有害的心理状态。
但是,心理决定行为,行为是心理的表现,我们仍可利用心理学工具来纠正这一不良行为。
1.求援留言
晚上八点四十分,手机亮起,收到一位学生母亲的一连四条语音留言:
“于老师,我家浩浩每天回家写作业都要拿手机查,数学用手机查,英语用手机查,不给他手机就大哭大闹。”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家里叫他写作业,他不但不听,我说一句,他要顶三句。”
“我现在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我今天没给他手机,他说他作业不做了。”
我回复她说,要使用网络查资料的作业老师会事先说明,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改变家长教育的原则。显然,我无法立即给这位焦虑的母亲带去任何帮助,一个五年级的男孩子恐怕也不会因为母亲的“告状”而立刻改变自己的行为。
到了九点半,她又给我留言:
“明天去学校说说他,我在家里说他一点都不听。”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又收到留言:
“于老师,你顺便说一下他那个作业写的太慢了,每天那么一点作业吧,他要做到九点多、十点才能完成,如果有课文背诵的话,他甚至还完成不了。”
“请你批评一下他!”
学生接手才半个学期,我对这个家长的样子没有印象,但我肯定手机那端是焦虑甚至绝望的神情。
2.记录愤怒
焦虑的母亲希望老师能在学校狠狠批评自己的孩子,好让孩子在家中“合作”。这种做法对低年级的孩子或许有用,但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讲,老师的作用恐怕是鞭长莫及。
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有能力感受大人的心境,我决定先从共情入手。“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这是罗杰斯对“共情”的定义,如果孩子能体会母亲的焦虑与绝望,他应该会改变自己吧。
课间活动时,我找到浩浩:
“你昨天吼妈妈了?”
“是她先吼我的。”
“你知道妈妈为什么吼你吗?要有多愤怒才会这么做。你有没有留意到她失望、伤心、生气的变化过程?”
这两天正在教学第六单元的习作,练习刻画父母的动作、神态、语言变化。
浩浩看了我一眼说:
“她没有这样过程的,是直接就吼我的。”
“那肯定是你不留意观察,一定会有这样的变化过程的。你今天回去观察观察,看看会不会有收获。”
浩浩点了点头。
“你喜欢来找我讲,还是写下来给我看?”
令人意外的是,他说他会写下来,这和他不愿意及时写作业的习惯相左。我倒不是真的期待他去观察母亲的愤怒,而是避免用说教的方式告诉他:不要以自己不良行为再次伤到母亲的心。如果他真的能去觀察,通过观察母亲的动作与神情的变化而揣摩其心理活动,从而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也定能给自己带来触动。
3.消极抵抗
第二天我又找到他,问他观察的结果。
浩浩有些支吾:
“她昨天带着围巾,遮住了脸……我没有看到她的神态。”
这是个可笑的借口,有谁会在家里一直用围巾遮着脸呢。这小子显然没说实话,看来之前选择把观察结果“写下来”只不过是想避免和老师汇报罢了,面对老师的引导,他采取的是“消极抵抗”。
下午我给浩浩母亲打了个电话。当我问到是不是平常对孩子比较粗暴,从而使孩子留意不到大人的失望与伤心时,电话那头笑了,她说:
“我当着他面掉眼泪都有很多次呢!不过昨天老师批评之后态度好一点了,我骂了几句就开始写下去了。”
看来,虽然是“消极抵抗”,但共情策略还是多少起到了一点作用。
谈论孩子写作业慢时,她给我介绍孩子平常是这样一种状态:
“放学后去晚托班,他肯定做不完所有作业,一定会把语文作业留到家里来做,而且磨磨蹭蹭,一做就要做很长时间。”
我问她,写完作业孩子做什么,是否还给他布置了额外的任务,她说:
“我也没给他加作业,无非就是写完作业要他复习英语和科学,这是老师在开学初要求的,每天读一点。”
看来症结就在这里,更严重的是交流中得知母亲总是在孩子完成一样任务时才告诉他接下来做什么,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或许她会觉得自己帮助孩子规划了一个完善的学习方案,殊不知这样做无疑是给了孩子“做不完的任务”。怪不得孩子要把作业写到很迟,他哪里是拖延作业,分明是“舍不得”一下子把手头的作业写完呀。只有玩玩手机慢慢做挨到睡觉时间,才能避免作业完成后的学习任务,这也是一种“消极抵抗”。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她的语气有些将信将疑,不过她说会改变方法试试。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特意请她把具体的举措发给我,好帮她参考参考。
4.为你改变
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写道:“如果孩子的行为破坏规则、不合作,那么他是在用错误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大人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则会强化孩子的这些错误方法和目的。”
第二天,我把这句话分享给了浩浩母亲。过了一会,她发给我她的打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条:
1.减少高声批评孩子的频率,尽量不吼孩子。
2.做完作业后的学习任务提前说明,并适量减少,和孩子一起做好规划。
3.完成学习任务后要给孩子自己安排,可以看书、运动或者看会电视。
隔了一个双休,我又找了浩浩:
“记录下来了吗?”
“没有,这两天我妈妈变了,她都好好和我说话了。”
“那你在几点完成了作业呢?”
“我在八点前就做好了,还看了电视!”
浩浩口气中有些自豪,他说妈妈看什么节目他就看什么,孩子是多么容易满足!
“你觉得是你妈妈改变了吗?我倒是觉得你的学习习惯改变了呢!”
“好像是的吧。”
浩浩腼腆地摸摸脑袋,快活地跑远了。
德雷克斯说,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必须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否则我们几乎难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浩浩母亲在一次电话中高兴地告诉我,前一天晚上和做完作业的孩子出门骑了会自行车。我和她分析了她成功改变孩子的原因,并且向她发出警告:孩子的不良习惯很可能会反复!
而应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波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转变,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只有愿意为孩子做出改变,学习并采取对应的教育方法,孩子才会为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