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共学共进,打开寒假阅读新天地

2019-09-10杨秀美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5期
关键词:寒假亲子家庭

杨秀美

亲子阅读的经历对孩子未来的事業成就直接相关。西方心理学家特曼在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中发现,事业有成的人在童年时期都有过较长时间的亲子阅读,倾听与思考的能力从小得以培养。上学期,我们班孩子读了好多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但是,总的来说,孩子们读得多,家长读得少,家长的参与是不是会促成孩子进一步的阅读成长,让阅读品质更高一层呢?基于这个思考,我进行了一次尝试。

我们先对小白杨中队亲子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76%的家长认为孩子二年级了,孩子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该让孩子独立阅读,亲子阅读的热情与参与意识逐渐消失;每天能保证有15—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5%,只是2个家庭能坚持天天阅读;许多家庭的指导行为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父母行为的情绪化现象严重,兴致高、情绪好时陪孩子看看书,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认识不够,没有考虑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阅读,也无法有效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以为亲子阅读就是坐在一起看看书。

由此,在寒假期间我们开展了全新的班级亲子阅读模式。

一、亲子阅读的实践

1.发挥种子家庭示范作用

2月2日,小林同学把她所看过的书、阅读的经过及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发给我看。我看到后非常激动,立刻决定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大家看后纷纷点赞,孩子们都学着这样去记录了。家长们也看到了一些亲子阅读的好方法。比如,阅读的过程记录可以是自己看了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后的感受,可以是在阅读本上登记几月几号自己读了什么书、第几页到第几页,也可以是请爸爸妈妈帮忙拍下一些阅读时的照片。这些过程的记录都是非常美好、非常有意义的,阅读的习惯也会在这样的阅读记录中一点一点慢慢地养成。给孩子以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性和潜能,家长可以认识到不一样的孩子。

2.在群体阅读中突破自我

我预设了3-4本阅读量,年前已经有两个孩子读完了5本,于是大家争先恐后,纷纷定目标,有的定5本,有的定8本,甚至更多,阅读动力很足。据统计,全班49个人,看了5本的有38个,有11个同学看了5本以上。孩子们开始在书上圈圈画画,留下了阅读的痕迹,并都试着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过程,其中以美篇记录的有42个,5个同学用135编辑器,2个同学用秀米。有思考、有交流的人多了,全班同学都分享了阅读体会,家长们也有了追问意识。

3.利用媒界分享,提升阅读成就感

公众号、微信、视频、语音,每天都有孩子们的阅读分享,得到了家长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还把全班所有的阅读分享汇集到公众号上,出了中英文版合集。

二、亲子阅读的别样呈现

1.把书诵出来

通过朗诵,把自己所看到的美文用语音表达出来,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小蒋妈妈是专业口语老师,她带头组建了一个亲子朗诵群,在群里指导大家怎么录音、怎么配乐、怎么选文,孩子们一遍遍地录,兴趣盎然。小陈妈妈说,以前老是指责女儿平翘舌音不准,轮到自己读了,才知道要做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是多么不容易。这个群里现在已经有4组家庭的亲子朗诵被武义妇联的公众号推送,还有一组家庭获得了县亲子朗诵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这么做并不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主持人或者一个作家,而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孩子一个平台,寻找读书的一份乐趣,并且从中体验到小小的成就感。人是需要鼓励的,这个活动影响到了十几个家庭,让这些家庭有了更大的进步,有了正向的转变。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成长同步发生了,阅读这件事变得更加有趣、更有积极的意义。小朱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录了《心田上的百合花》,短短两天时间,在武义这个小县城点击量就达到了2875,他激动地说:原来有这么多叔叔阿姨在支持我、鼓励我,我以后一定要读得更好。大家的鼓励转变为他进步的内驱力。

2.把书演出来

在全班共读《再见,树耳》的基础上,我们改编了剧本,并海选小演员树耳、土豆、土豆爷爷、树耳奶奶,抽空排练了童话剧,《再见,树耳》像模像样地产生了,舞美、服装、造型都很唯美哦!从音频的制作,到背景素材的收集,再到视频和声音的完美匹配,这都是我们家长后援团的功劳。一次次的排练,家长们都是全程陪同,回家再帮助孩子巩固练习,一点一滴,让人非常感动。

3.把书画出来

图画书阅读是当下亲子阅读的重要内容,奇妙的故事、漂亮的图画、丰富的知识、耐人咀嚼的意味,让孩子和家长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为了让小朋友们进一步感受图画书的魅力,体会创作的快乐,提升他们欣赏、观察、想象、动手、思考、绘画、写作、审美、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家长重新认识孩子、理解孩子、发现孩子,并增进亲子关系,建立健康、快乐的学习型家庭,可以让孩子们进行图画书创作。刚开始,有家长说很难,可是不试怎么知道孩子有潜力呢?一本本精美的绘本证明了一件事:爱与默契可以创造很多不可能。49本绘本,每一本,每一张,都凝聚了班上孩子和家长的心血。恩甫妈妈激动地说,我家孩子用了4天10多个小时,基本自己完成了一本绘本,真的好棒哦!

三、亲子阅读的成效

1.带动了家长的阅读

有家长很诚实地说,好多年都没看书了,这次是老师布置了任务才看的,不看,孩子跟他急。寒假里,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切地体会到天天坚持阅读是多么的不容易,陪伴的动力会足一些,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份恬静的幸福。有33位家长看完了一本书,其中最多的看了3本。有的爸爸开始带孩子去图书馆了,有的爸爸还认认真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读后感,与孩子交流分享。这个寒假,爸爸参与阅读的人数比平时多了20多个。小天同学带着满天星小队在家里读了好多书。队员们各自选了想看的书,围坐好,妈妈们也放下手机,加入了他们的阅读队伍,沉浸于书香中。小天妈妈说孩子喜欢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是终生受益的大好事,她非常支持女儿组织这样的小队活动。

我们来看看孩子和家长们的感言吧:

孩子为“成人之父”,教育孩子,也是在修正自己。作为家长,我们更应当具备“匠人精神”,用一份“精益求精”要求自己,用一份“爱与耐心”善待孩子。选择了为人父母,便是选择了一辈子的修行。(陈妈妈)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直把阅读这个好习惯坚持下去。(何妈妈)

说到亲子阅读,我特别自豪,我们全家都很爱阅读。为了能让我早日开启阅读之旅,爸爸平时工作繁忙,但他每天都会静静陪在我身边,偶尔我们一起讨论看过的名著,他教我领会作者的意图,慢慢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今年爸爸买了一套《资治通鉴》白话版,他告诉我,我们中国人必须知道自己的历史。(金同学)

对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静下心来看书的的确确就是挑战,“但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自己先树立榜样吧。”(林妈妈)

一个人带动一家人阅读,真好。(朱逸雪)

放下手机,好好爱身边人,多多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吧!当母亲和她的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时,是陪伴,是关爱,是理解,是幸福。(徐妈妈)

我的妈妈在读书啦!(程同学)

中国的城市极其可读,可读的城市又何其之多!只有真正了解了生活在城市中人的性格,那才算读懂了这座城市。读起易中天这本《读城记》,它带着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极具个性的城市,解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让人会心微笑,久久回味。(倪妈妈)

2.融洽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最好的教育。据统计,《父与子》这本书,全班有26个同学是跟爸爸一起看完的。小巩同学说爸爸平时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他,这个寒假里两个人躲在床上看《父与子》,一边看一边笑,他感觉爸爸实在是太好了。小朱爸爸说重温了一遍《父与子》,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之前自己对儿子一直比较严厉,现在觉得可以换一种方式,或许可以更轻松愉快地相处。孩子的成长,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寒假的短短20多天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用寒假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读书,了解天天坚持是多么的不容易,会产生共情,會有同理心,会感同身受,陪伴的动力就会足一些,会少很多指责与抱怨,亲子关系也会互相包容与理解。

3.初步形成学习型家庭社群

寒假里,小徐带领爱心小队的小伙伴和家长在家里开展了彩乌鸦系列丛书的读后感交流,《火车老鼠》《跑猪噜噜》,不同的孩子对这些书有不同的感受,小队共读,不仅开阔了小伙伴的视野,也开阔了家长的视野。家长也是需要相互学习的,他们和孩子一起通过小队阅读活动,走进了其他同学的家庭,看到了其他家庭是怎样开展亲子阅读的,家长们在互相交流中有了共同的提高,观念上也有了转变。老师带动学生的学习是职责,但是如果带动了家长的学习,对我们的工作是可以加倍助力的。

通过寒假的亲子阅读活动,原来坚持天天读书的只有5%的家庭,寒假里则达到了76%。阅读的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教育的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关于寒假的阅读与学期的阅读究竟如何界定,怎样让孩子的寒假生活既充实又有意义,以及如何保持家长和孩子的阅读热情,变任务阅读为自身驱动,朝着学习型家庭目标发展,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寒假亲子家庭
家庭“煮”夫
寒假留学攻略
恋练有词
寒假快乐频道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