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研究

2019-09-10林志勇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林志勇

【摘要】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建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研究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在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难度较大,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较困难,知识内容也比较枯燥,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不能完全发挥数学学科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展开数学深度学习,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从爱学到想学,再到会学,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从而提高小学教育的综合水平。

一、深度学习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意义

深度学习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由上海师范大学何玲教授于2005年引入国内。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描述,相对于一般性学习状态,学生在深度学习状态下能够主动自发地汲取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和反思。在深度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提高知识的学习质量,更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框架构建,以高效投入,使学习获得知识教学的最大化收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状态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保持积极良好的情感状态,有效接受教师的引导,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知识再创造”。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这使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注重学习的数学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逻辑程序。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考程序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深度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还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目的。

二、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1.构建适宜的课堂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环境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进行知识交流和切磋,才能时刻保持正确的学习思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的班级氛围、顺畅的教学环境不仅是改善师生课堂体验感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深度学习前,构建合适的课堂环境至关重要。顾名思义,课堂环境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人文情感、物质基础、文化氛围等一切条件。

首先,需要创建良好的物质基础,所谓物质基础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教材用具等。例如,为了建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应用数学学习工具。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会使用比较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如在认识“数”的教学环节可能会用到用几根木棒、几个长方体、几个小球,这些器材在不需要认识数时就等同于学生的玩具。为了创建规范的数学课堂物质环境,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今天所带的各种道具都是数学学习需要的,不能当作玩具”,让学生明确这些器材在课堂上的正确用途。其次,和諧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必备前提,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手段,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建立良好的倾听关系

良好的倾听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步骤。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时,建立良好的倾听关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还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学生有效接收教师讲解的内容,课堂教学才能产生效果。小学生大脑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其行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心性,为了让学生倾听教师的声音,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对教师的表达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最后,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围绕所学知识进行探讨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产生的碰撞是思维拓展的关键。

3.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思维

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均有积极的情感渲染环节,目的是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课堂内容以外的情绪、杂念等,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生年纪较小、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行为的不确定性大的特征,教师一般会选择游戏、故事等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环节,在数学课开始前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教学应充分利用积极情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刻意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向积极方向建立。

例如,分数教学中,学生本身接触的数学知识较为基础,在接触分数之初难免感觉陌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将纸对折表示1/2,有的学生会将白纸的两条对边重合,有的学生会将两个对角重合,这时教师要对不同的方式予以充分肯定,并以此启发学生思考分数表示的含义。

4.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本质

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逻辑思维,并以自身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为基础理解和消化新知识的过程。数学学科不仅需要学生记忆相关知识,更要求其理解知识的本质,并能结合知识基础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例如,通过实验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在三角形、四边形的学习中,面积公式需要学生记忆,通过实际演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其准确记忆图形知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关系为1∶2,教师可以用图形演示三角形向四边形变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四边形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成,进而对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号部分加深记忆。再如,数轴知识,教师可以适度调整教材内容,将数轴知识安排在课本认识后,用数形结合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关注提高课堂效率、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感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改善学生学习感受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从课堂环境、倾听关系、情感引导和知识本质理解四方面着手,建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仇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从概念理解到课堂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9(07):51-52.

杨晓林.深挖学习内容,推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二度开发例谈[J].数学教学通讯,2019(07):67-68+73.

喻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路向[J].教育视界,2019(04):4-7.

徐曦霞.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02):58-6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