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抱学生上高楼
2019-09-10姚兰
姚兰
【摘要】当诗词学习走向了一条成熟的套路化道路时,怎样让诗词教学回归正途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严肃话题。语文教师千万不要为图省事,急功近利,被高考逼得“抱着学生上六楼”,而应该静下心来,让语文课堂演绎声音之美,引领学生走进意象,让他们在对画面的感知中触摸作者的情感,纠正“结论先行”的错误思路。
【关键词】语文课堂;诗歌鉴赏;意象情感;套路教学
今年3月,笔者有幸在成都七中聆听了田小凤老师执教的语文公開课《定风波》。田老师以诵读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借助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继而通过精读文本体会作品情感。课后,各位专家和教师就此课进行了真诚而热烈的讨论。说实话,以前听公开课,献课的教师多纵横捭阖,探古索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而对于今天这堂课,田教师仅仅站在《定风波》文本本身,研读字词,析人探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雕琢,不卖弄,立足文本探究情感,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真实的语文课堂。
在反思中,笔者觉得用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的一句话——“抱着学生上六楼”来形容高中诗词的教学现状是非常形象的。的确,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语文诗词学习走向了一条成熟的套路化的道路。我们一说到诗歌鉴赏,大家头脑中瞬间冒出“高考诗歌鉴赏常见八种题型”,如“分析意境型”“分析某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型”等,除了常见的八种,还有细心者归纳了十种甚至十五种。我们随便上网一搜,相关的资料链接,从教案到课件,应有尽有。再看看学生们手中的参考书,针对各类题型的各种百试不爽的答法详尽之至。笔者无意中看到过一名高一学生的笔记本,她才进入高中一个月,笔记本上就赫然抄录了诗歌鉴赏的十来种答题技巧(也许是她自己抄的,也许是教师传授的诗歌鉴赏答题“速成法”)。这样的诗词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要义,是在舍本逐末。
怎样让诗词教学回归正途?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勿抱学生上高楼”,让高中的古诗文教学回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显然,诗词教学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两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千万不要为图省事,急功近利,被高考逼得“抱着学生上六楼”,要知道这样揠苗助长的做法对学生的诗词学习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在诗词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自身努力走出套路化、模式化的答题怪圈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让语文课堂演绎声音之美。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一的学生,应该在早自习、在语文课堂上慢慢品味唐诗宋词之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在诵读中体会句读之美、平仄之韵,在一腔一调的揣摩中走进诗歌语言,进而感受诗歌的画面。无论是《诗经》中的《氓》,还是曹操的《短歌行》,又或者是李易安的《声声慢》、苏子瞻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或明快或悲壮或沉痛或洒脱的音调中,我们感受着诗人的情感。这样立足文本音韵之美的解读方式难道学生不喜欢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人写诗尚且如此,我们读诗又焉能静默?
要想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教师还可以举行一些朗诵活动,无论是在小组的比拼中还是在个人的展示舞台上,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现在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办得如火如荼,各班也可以有自己的诗词大会,当课堂上书声琅琅时,何愁语文之花无法滋养!
二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意象,让他们在对画面的感知中触摸作者情感。诗词的学习来不得半点功利,不能感受意象,也就没有办法想象画面,自然就无法了解情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词的教学。”学生将意象变成画面,想象能力尤为重要。很多理科班的教师抱怨学生读不懂诗歌,原因有三:文言能力的欠缺、意象的无知和想象力的缺乏。其实要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有些功夫越早做越好。例如,从高一开始笔者就会每周为学生推荐古典诗词常见意象,从他们熟悉的意象开始,让他们一边了解该意象的特点、情感等内容,一方面积累大量相关诗句。一学期下来,收获颇丰。此外,笔者还每周让学生试着改写二首浅显诗歌(由易到难),要求侧重于画面的丰富与完善,利用每节课前分享一名学生的改写作品。长期坚持,学生的想象力和文笔写作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勿抱学生上高楼”,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引领学生解析情感时千万不要“结论先行”。什么是“结论先行”呢?笔者以高三学生最近练习的一首诗歌说明该问题。
临江仙·暮春(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 赵长卿:宋代著名词人,宋宗室。这首词写在“靖康之变”后,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一带。
此题的第二问是“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阅卷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没有答准确,他们纷纷回答“渴望收复失地”“对金人的痛恨”等,究其原因,他们受注解“靖康之变”的限制,结论先行,忽略了此诗的具体情感包含着故园之思、离别之悲。类似的“结论先行”的笑话还并不少见,如在遇到杜甫的诗歌时,学生总认为离不开“忧国忧民”,根本不管此诗是写给谁的;学了《定风波》后,看见苏轼的作品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认为情感都是“豁达洒脱”的,根本不考虑写作时间……
除了学生,语文教师也容易犯“结论先行”的错误,如习惯性地告诉学生“你看那一句”,“请大家读本首词的最后一句”等,教师的指向性越明确,学生思维的锻炼就越少,能力提高得就越慢。因此,一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的语文教师,一定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带领学生踏踏实实地走进文本,丢掉套路与空话,在具体的文本中触摸作者在此诗、此景、此境中此时的具体情感。笔者想这也许就是现在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在越来越重视考查诗歌情感的同时,有意识地淡化类型式情感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在具体文本中分析作者的具体情感,才能算是把诗歌读懂,才有资格谈诗词的鉴赏。这一点希望能够引起教师的注意。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之精华,浓缩了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在所有文学样式中,它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培养资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开展诗词教学时一定要摒弃功利之心,不走所谓的捷径,一定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通过解读文本读懂诗词,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千万不要抱着学生上高楼!否则,于自己,太累;于学生,无益!
【参考文献】
史琳.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反思与改革[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