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游戏传承泉州的民俗文化
2019-09-10方莉
方莉
近年来,表演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大班教学的重要形式,对促进幼儿快乐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意义。在泉州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背景下,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承也被融入教育之中,而大班表演游戏正是其中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介绍大班表演游戏和泉州民俗文化,分析泉州民俗文化融入前者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在大班表演游戏中传承泉州民俗文化而展开探讨。“在保护中传承发展,在传承中滋养文明”是泉州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泉州民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进步的关键。近年来,泉州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与当代教育结合起来,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其中,大班表演游戏正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形式。
一、大班表演游戏和泉州民俗文化概述
表演游戏是指安排、指导幼儿根据编排好的内容,以文学作品中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是近年来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意义,更对幼儿的快樂学习及全面成长十分有益。尤其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其认知水平、想象力、创造能力等都较中小班幼儿有着显著的提升,因此大班表演游戏往往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大班表演游戏中,教师需要制定好完善的计划,提供相应的故事脚本、场景材料、服装道具等,更要做好表演的引导和指导工作,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与表演内容所表达的含义。
泉州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与泉州自身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发展地位有着紧密联系。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具一格的古港文化,涉及宗教、建筑、民俗、语言等多个方面。尤其是以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民俗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代表泉州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泉州当地政府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为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营造泉州民俗文化传习、推广的浓厚氛围。其中依靠大班表演游戏传承泉州民俗文化就是将民俗文化与当代教育相融合的典型,是促进教育进步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通过大班表演游戏传承泉州民俗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为大班表演游戏的有效展开创造基础
虽然表演游戏正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目前依旧有部分教师无法有效引导大班幼儿开展表演游戏。实际上,大班表演游戏对教师的综合要求非常高。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掌握表演游戏的相关知识,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并有着优秀的领导能力,才能够带领幼儿进行富含创造性的、趣味性的表演游戏。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容易在安排、指导大班表演游戏的过程中遇到表演内容不适合、表演安排不合理、表演形式单调枯燥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表演游戏的正常展开。而以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民俗文化的融入,不但为表演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同时也能依靠自身表演形式对大班表演游戏进行完善,从而为大班表演游戏的有效展开创造基础。
(二)促进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在推动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策略下,当地政府积极促进泉州民俗文化与当代教育的结合,而大班表演游戏传承泉州民俗文化正是其中的典型形式。也就是说,在大班表演游戏中结合传统泉州民俗文化,目的就在于促进后者的传承发展,更是符合当下《指南》精神。大班幼儿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通过表演游戏引导其认识、了解和感受以南音为代表的泉州民俗文化,不但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素质,更是促进泉州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导致泉州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的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去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导致传统文化难以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认同。而将其融入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从幼儿阶段抓起、从思想教育抓起,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对泉州古港文化的正确认知,从而有利于后者的传承和发展。
三、通过大班表演游戏传承泉州民俗文化的路径分析
(一)合理选择内容,弘扬泉州民俗文化精粹
毫无疑问,以传统南音艺术为代表的泉州民俗文化要想完全融入大班表演游戏中,明显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内容的合适主要体现在量与质上,也就是内容多少要和表演时长进行统一,而内容细节则要与教学目的相结合。内容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表演游戏难以正常展开,而内容细节脱离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基础,则会导致学生不知所以,只是简单地模仿和重复,无法起到教育目的。因此,合理选择内容,注重泉州古港文化精粹的弘扬是在大班表演游戏中传承泉州民俗文化的一大重点。例如教师可以对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上表演的《南音随想》进行简化,减少上四管乐器演奏内容,增加和简化下四管乐器演奏节奏型,同时对唱词进行简化,改为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演唱的形式,注重引导幼儿进行演唱和表演,从而让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南音艺术的魅力。
(二)创新游戏形式,提升表演游戏的乐趣
大班表演游戏不单单是表演,更是游戏。对幼儿来说,游戏的乐趣比表演所带来的享受要多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创新游戏形式,避免单一形式使幼儿感到枯燥,从而提升幼儿在表演游戏中所获得的乐趣。实际上泉州民俗文化并不完全适合幼儿表演,教师必须通过创新游戏形式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所收获的乐趣,从而避免幼儿失去兴趣而不愿参与的情况发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百鸟归巢》作为表演内容,而表演形式则是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服装与刀具扮演不同的鸟类,并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模仿不同鸟类的习性和叫声等。这样一来,幼儿能够收获更加简单的快乐,同时也能简单了解《百鸟归巢》所传达的基本内涵。
(三)重视服装道具,提高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体验
在大班表演游戏中,服装道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强化幼儿参与感的关键。而在融入泉州民俗文化后,服装道具的重要性也就愈加突出,成为提高幼儿对泉州民俗文化的体验的基础。由于幼儿自身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要想通过表演游戏让幼儿完全理解泉州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明显不现实,往往只能从一些更加表征化的部分进行传承,而服装道具自然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对服装道具加以高度重视,尽量以更加精美、符合表演内容的服装和道具吸引幼儿兴趣,同时提高幼儿对泉州古港文化的体验。
(四)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刺激幼儿创造能力
大班表演游戏不是单纯的模仿与重复,而是更加重视对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泉州民俗文化也十分注重创新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文化才能在历史的潮流中传承下来。因此在融入了泉州民俗文化的大班表演游戏中,重视创新非常有必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例如“火鼎公婆”的滑稽表演项目、高甲戏“群丑献艺”等节目,教师提供简化后的故事脚本和幼儿自制加工过的服装道具等,让幼儿组队自行设计动作和表情,然后进行表演和比赛,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在大班表演游戏中传承泉州民俗文化,不但能为前者的有效展开创造基础,也能充分促进后者的传承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选择内容,创新游戏形式,重视服装道具,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从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表演游戏体验。这样一来,大班表演游戏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幼儿的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为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立项课题“泉州古港文化的传承与提升人文素养研究”(课题编号:2017XB09671)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