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士商交融助茶兴

2019-09-10汪映雪汪智惠

中华瑰宝 2019年4期
关键词:茶商徽商张岱

汪映雪 汪智惠

自古以来,饮茶便是文人风尚,也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清雅生活和精神意趣的反映。然而在明代,这种不染俗尘的品茗行为却与徽州茶商的商业经营活动产生多重交错,推动了徽州茶的畅销,从侧面展现了当时士商交融的社会现象及其对文化、经济的深远影响。

徽商创松萝

1597年,曾在苏州为官的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收到徽州友人送来的松萝茶,赞叹其味道犹在龙井茶之上。

当时,徽州松萝茶虽不是新鲜事物,但其口感却与以往大不相同,能得到如袁宏道这等名士的认可更是前所未有。在历史上,徽州所产茶叶在唐代即有发端,南宋时,徽州茶商已在杭州地区相当活跃。但明代以前,徽州茶叶仅以量取胜,未得到茶学评论家的认可。到明代中晚期,徽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有“无徽不成镇”之称,他们对家乡茶叶的传播也更加用心。为了更好地保存茶叶的香味,他们积极学习苏州先进的炒青技术,最终创制出“松萝茶”新品,再加上徽商的包装和宣传,使其逐渐跻身海内名茶之列。

万历年间,南京文人谢肇淛在他的《五杂俎》一书中对当世茶品进行排列,松萝茶位列首位,甚至排在了其学习对象苏州虎丘茶之前。虽是一家之言,但松萝茶能后来者居上,离不开徽州茶商的苦心钻研与精细加工。谢肇淛曾到徽州实地探访松萝茶产地,详细询问制茶之法,方知需将每叶剪去尖蒂,仅留中段,在烘焙炒制过程中极难把控火候,费工费时,因而价格昂贵,而精心炒制后的茶叶香气也非其他茶叶可比。

得到了文人群体的认可,松萝茶逐渐占领市场,徽州茶商借此获得丰厚利润。与此同时,徽人制茶手法也随之得到传播,直接促进了炒青工艺的普及。晚明文人张岱就曾不远千里延请歙人入越制茶,创制出兰雪茶。

张岱制兰雪

出生于绍兴的史学家、文学家张岱是晚明文人的代表。他精通茶道,对品茗有癖,善于鉴赏茶叶,曾在《自为墓志铭》中自称“茶淫”,乃至“啜茶尝水,是能辨渑、淄”,意即只要浅尝茶水,就能分辨出茶水之源。

张岱的家乡绍兴出产一种名曰“日铸”的茶叶,曾被前人评为“两浙第一”,但因其味道过于浓厚,不符合当时流行的清雅味觉,故在市场上认可度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张岱特意延请徽州技师,用徽州松萝茶制法加以改良,经过“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

经张岱多番调制后,日铸茶叶的味道得到了更好的呈现,冲泡时“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张岱戏称之曰“兰雪”。想不到,几年后,这种兰雪茶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引领一时风尚,乃至一些吴越地区的品茶者不再喜欢往日畅销的徽州松萝茶,转而追求新品兰雪茶。

兰雪茶的热卖,引起了精明的徽州茶商的关注,一些商人甚至将徽州松萝茶改弦易张,换成“兰雪”之名,以便销售。徽州茶商善于把握市场风向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的能力,让张岱也不禁啧啧称奇。不过,最让张岱佩服的徽州茶商是闵汶水。

闵茶香幽兰

张岱嗜茶,他与徽州茶商闵汶水因茶结缘。张岱曾在《陶庵梦忆》之《闵老子茶》一节专门记载了首次拜访闵汶水的过程,二人通过一番精彩的心理博弈和品茶能力的较量,最终认可了彼此的茶道修养,成为知交好友。

闵汶水何许人也?他二十岁开始制茶、售茶,直到变为老者。他对茶艺钻研深厚,据说具有“茶不置口”,即闻茶识茶、看水识水的“目鉴”能力,又在制作工艺、饮茶方式上自出枢机。他选用梅花、茉莉、玫瑰、木樨等数味花朵掺入松萝茶叶之中,使花香与茶香相互交融,创制出松萝新品,被称为“闵茶”。闵茶气味之美,传说曾被闽客制成香囊佩戴。

在江南画坛执牛耳的董其昌曾受赠松萝茶,起初不以为意,饮后大赞其为“尤物”,咨询方知此茶正是出自闵汶水之手。文人王弘在《山志》中认为“闵茶”是徽州茶中最佳者。“闵茶”以其高妙赢得了文人士大夫们的至高赞誉—其色则积雪,其香则幽兰,其味则味外之味,令张岱等一众文人争相追捧。当时的文人都把能喝到闵茶看作极具风雅之事。闵汶水也因此成为“高蹈之士”,得到士林的推崇。对此,董其昌感叹道,唐代的陆羽精通茶事却怀才不遇,而闵汶水却能够发挥所长,以茶艺得到文人的尊重,可见世风之变。

闵汶水在南京桃叶渡旁开设茶店“花乳斋”,引得四方文士纷至沓来。一位叫陈汝横的文人每年都要在附近的寺庙中借住数月,只为满足茶瘾,自称从早到晚啜茗百碗也不厌倦。连权倾朝野的阮大铖也专程慕名而来,并作《过闵汶水茗饮》一诗来记述此事。诗中“对君殊觉壶觞俗,别有清机转竹林”一句,将所饮之茶视为可以使人超凡脱俗的雅物。在徽商的改良和文人的追捧下,徽州茶已不再仅是一种畅销的商品,它甚至超脱了茶叶的食用属性,晋升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象征—高雅。

在以闵汶水为代表的徽州茶商的推动下,徽州茶在制作工艺上不断革新,并逐渐走出皖南丛山,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而松萝茶制法的革新,也对安徽一些其他茶类的制作和命名,以及福建武夷茶的改良等产生了一定影响,乃至“松萝”一词在晚明时已成为一种先进制茶工艺的代称。明清之际,随着徽州商人四处行商、广泛传播,松萝茶更是远销海外。1875年,有外国学者曾将松萝茶视为中国绿茶的代表。

可以说,徽州茶的推广和勃兴得益于晚明士商交融的历史环境。明清时期的文士群体将茶事活动视为清雅生活的必需品,他们积极参与到茶叶的种植、筛选和品鉴活动中,对茶叶的市场风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对茶文化的共同热爱,又让文人将优秀茶商引为知己,相互促进。文人知茶之雅,商人得茶之利,士商在交融碰撞中共同推动了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富有文化底蕴的产品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如何实现产品质量与文化情怀之间的融通与平衡,松萝茶与文人、徽商之间的故事可以說是一个绝佳的历史例证。

猜你喜欢

茶商徽商张岱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
徽商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图说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
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
一个人的梦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评商震的《另眼看张岱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