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童诗,让童心在诗意中飞扬
2019-09-10朱金华
朱金华
诗歌语言优美凝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是人类文学艺术中最精妙的一种。充满童真的童诗,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诗歌是儿童精神世界的依托,也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因此,儿童诗很适合低龄儿童学习,它能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能让儿童在诗歌中感悟精神世界的美。
一、在朗读中感受诗歌之美
朗读是写作的前提。古语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诗歌也是如此,古人写诗也是在不断读诗、品诗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含义并将其吸收。因此读诗对于儿童诗的教学来说,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只有不断朗读佳作,慢慢品味其中的童心、童趣,才能了解诗歌的真谛,而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每一个词句,帮助学生掌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使学生读懂其中的语言内涵和情感基调。
如,儿童诗《我想》:“我想把手儿/接在桃树的枝/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悠荡/悠哇,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诗中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儿童世界里的美好和心中最美妙的愿望。朗读这首诗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读出开心愉悦的心情,在遇到双声词和叠词时,就需要减缓语调,满含深情,读出诗歌抑扬顿挫的美感。在朗读的技巧中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节奏,从节奏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这就是朗读对于儿童诗教学的作用。
二、在赏析中增强情感体验
诗歌中的“情感”便是它的灵魂,也是诗歌极富生命力的根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歌就是情感寄托的一种形式。因此,注重情感体验是学习诗歌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更加投入地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虽然诗歌的语言并不华丽,但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学生对老师深切的爱,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是值得他们关心和牵挂的亲人。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走进这首诗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学生对老师的真切问候,犹如清泉一般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这样的情感体验自然就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爱的幸福,当儿童诗充满了情感,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儿童诗更加喜欢和认同,也能从情感的角度理解诗歌的内涵,加强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三、在诗情中点燃创作激情
儿童诗的文学表现通常是跳跃的、灵性的、不可捉摸的,就像是儿童的天性,富有无限的创造性,所以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教师应在带领学生读诗、赏诗的同时,鼓励学生创作,用诗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滴,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与儿童诗之间的共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增强语言组织能力。学生可从模仿教材中的作品开始,掌握其中的表达技巧和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可以下笔如有神,大大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比如《海上的风》这首诗,在教学时,教师提出让学生根据这首诗的特点进行仿写,随后,学生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一首小诗:海上的风是画家/他一来/就描绘了五彩的贝壳∥海上的风是诗人/他一来/就吟出优美的诗歌∥海上的风是魔术师/他一来/就变出美丽的珊瑚……这样的小诗,非常富有意境美。学生通过仿写掌握了写儿童诗的方法,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自然就能创造出自己的诗歌作品来。
儿童诗作为低龄学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及创作的平台,它让学生在生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提高语言的表達能力和审美能力。儿童诗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由表及里的过程,通过欣赏诗歌、感悟情感到自我创作,让学生内心的诗情自由飞扬。当然,要想发挥儿童诗教学更重要的作用,还需要我们的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摸索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