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成功》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

2019-09-10冯兵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郑成功事例细节

冯兵

一、文本解读

《郑成功》一文的作者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着重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展示了郑成功民族英雄的本色。课文开门见山,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接着介绍明朝末年宝岛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领,台湾同胞受到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历史背景,然后直奔重点,写郑成功战前心理动员和战事准备、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战斗的经过及战胜后高山族同胞的欢庆场面,最后介绍了郑成功在台湾发展农业、兴办教育的过程。这是一篇重叙事的写人文章,这一读就懂的爱国主题,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呢?教师应在适切的文本解读中找寻教学内容的生长点。

1.关注“英雄”的细节

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从广义来讲,课文描写的就是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绩,但是这样的英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看,不具备可感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关注细节,让英雄的行为可触可感。“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其中“亲手训练”“簇拥”两处细节足见郑成功的领导风范,既要求严格,又亲民爱民,让将领们信服,可想象训练背后郑成功的人格魅力与军事才能。“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冲去”“团团围住”让敌人的大炮失去威力,然后攻其不备,打中敌人的弹药库,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从这些战斗中的细节看到了郑军官兵的智勇双全,更感受到郑成功有勇有谋的指挥能力。

从“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看出郑成功的亲民,拉近了与高山族同胞的距离。将农业生产技术教给高山族同胞,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从物质到精神,改变台湾百姓的生活与观念,是英雄的高明之处。理顺这些细节之后,郑成功的人格魅力、有勇有谋的指挥作战能力和战争后的领导才能便水到渠成地跃然纸上,这样一个能战能守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英雄形象也必然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了。

2.找寻战胜的原因

这篇文章中的战斗描写,与时下不少的“抗日神剧”有所不同,正义必胜是必然主题,但是探寻郑军官兵必胜的原因更有意义。细读文本,有如下原因:(1)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是民意。(2)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战前的心理动员,让全员充满正义与信心。(3)郑成功在台湾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从粮草到战备保证了战斗无后顾之忧,为战斗的胜利做足了准备。(4)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这是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5)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战斗中的智谋很关键。(6)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冲去。勇猛地向前,这是战斗的核心要素。这些原因的找寻与梳理,让学生从战前到战斗的过程都有了详细的了解,从而对战斗的描写产生立体感。

3.体验语言的智慧

本文是写人的文章,用叙述性的语言介绍了郑成功的典型事例。正面描写郑成功的语言和动作,仅仅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中出现过三句话。读着郑成功说的三句话:“那是什么地方?”“大海那边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不禁讓人生疑,前两句不是废话吗?难道郑成功的东南方向不是宝岛台湾吗?其实这正是郑成功的高明之处。用前两个问句作铺垫,为了着重表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用这样铺垫式的语言,激发全体士兵的战斗志向与信心。这是一次绝对高水平的战前动员,简洁、正义又有激发力。

4.厘清取舍的情节

选取“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典型事例来写郑成功,可以选择的细节点非常多,本文选取了以下事例:战斗前,郑成功的触动人心的动员语言;出发时,精良的战备和严明的军纪;战斗时,勇猛的士气和智慧的战术;战斗结束,与高山族同胞互赠礼物的欢庆;战后,发展农业与教育,改善居民生活与民族关系。课文中,时间是一条线索,在这样的线索下,作者选取了直指作者灵魂的情节,这是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学会在叙述事件中取舍情节与材料,也应该是第三学段关注语言表达的重点。

二、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语言形式,内化为学生的所需,形成语文素养的积淀呢?这是教学必然思索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我认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思索。

1.促想象

想象力是思维的要素之一,利用文章的留白处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想象,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好的切入口,是对学生语文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本文有许多的留白点,比如“荷兰侵略者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郑成功如何亲自操练海军”“战争中郑成功如何指挥”“来到台湾后,台湾当地的情况如何,郑成功看到当地的情况心里是如何部署的”,教学中,对这些留白点的想象,既能丰满郑成功的人物形象,又是学生练说练写,促进语文思维与素养形成的良机。教者应该充分挖掘文本中作者留下的意蕴空间,引发学生的想象,这是语文教学的应然所归。

2.品细节

郑成功人物形象的高大之处是建立在细节描写的基础上的,教学中体悟人物形象并不是用几个词语来抽象概括,更应该让学生跟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让英雄的形象“接地气”,这样抓住细节来感悟,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学习,更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细节中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更是核心的语文能力。要在品评的师生互动中,能提升学生的语感。

3.理情节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行动的模仿。情节,即事件的安排。”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让学生领悟文章是如何安排材料,如何组材的,这也是高年级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目标之一。针对这篇文章的材料取舍,要引导学生对留白想象进行思考:为什么作者不将所有能够丰满郑成功人物形象的事例写全或增加一些事例呢?理解文章“为正义而战(侵略者奴役台湾同胞)—战前心理动员—战备充分—战斗高潮—战后欢庆—建设台湾(发展农业,兴办教育)”的思路,在这些情节的处理中,作者有详有略,重点写了战前动员的语言、战船出发时的壮观以及战斗中郑军的有勇有谋,这样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就立体了,在厘清情节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学会了如何给一篇文章组织材料。

4.悟语言

本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四字词语的运用,这些四字词语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增强了战争的气势,使得文章行文干脆,是一篇描写人物典型事例的很好的例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感悟词语的意思,想象描写的画面,体验这些四字词语使得整篇文章都有一种画面推进的气势感。

把握文体特点,找准教学内容的价值点,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积淀语感,发展语文思维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根本。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郑成功事例细节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