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识,与时代同前进
2019-09-10张丹凤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引路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培养、见识增长,是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学生培养要求的号召,也是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当下,全社会对于学生知识的培养非常重视,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美好人生的认同度日益提高。根据《中国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报告》显示,目前学生学业表现良好、人生价值取向积极,但是综合能力不强。因此,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将目光转移到能力的提升、见识的增长上。知识的丰富充盈人,见识的增长促进学生危机意识、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的增强。可见,探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的途径与方法,符合社会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诉求。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阅读、交流、课堂、活动四个方面阐述增长知识见识的路径。
一、最是书香能致远:在阅读中涵养知识见识
培根曾说,人们大半是依据他的意向而思想,依据他的学问与见识而谈话。可见,一个人的学识与见识直接关乎人与人的交流质量、个人素养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渊博、见识广阔的人,心胸豁达、视野宽广,见得多、放得下,拥有更强的自我修复、应变能力。而阅读,是充盈知识、增长见识的良好方式。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社会、学校、家庭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涵养学生的知识见识。
1.依托社会资源
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在公共服务与设施领域的投入,从公共图书馆的打造到社区文体服务中心的建成,人们的阅读有了更多的地方,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甚至推出24小时开放图书馆;同时,公共图书馆、文体服务中心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其本身配备的书籍,经过严格的删选、专家的推荐,既保证了学生书目阅读的权威性,又保证了书目的齐全性,这为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持。作为班主任,做好育人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这一重要力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借助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相关单位组织的阅读活动,提升自我的知识内涵与见识水平。
2.创设校内环境
校园内的图书馆、图书角已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书角的阅读氛围也成为一个学校文化底蕴的象征。作为班主任,我们不妨借助校园图书馆,引导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有效阅读,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当然,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进行班级物质文化的打造,通过图书角图书的选择、归类和整理,动植物的养殖,在动静结合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爱上阅读、静下心来阅读。墙面的布置,将自主权交予学生,选择名言警句、人生哲理进行相应区域的张贴,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书香,提升品位,增长知识见识。
3.鼓励亲子共读
教育的过程是家校携手共育的过程,为了避免5+2=0的现象,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此增长学生知识见识的过程中,除了借助校内环境,营造书香氛围外,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作为班主任,我在班级管理中,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家长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将每天阅读的内容转化成积分,计入家庭“书香存折”,学期中和期末进行“书香存折”的展示与评比。注重结果的同时,我还关注过程的积累,我会每周对亲子阅读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反馈,表扬先进,鼓励落后,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增长知识见识提供外在保障。
二、细听穿林打叶声:在课堂中充盈知识见识
在学生时代,知识、见识的学习、积累与把握,最权威、最便捷的途径来自课堂学习。作为班主任,班会课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因此要善于创新课堂呈现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充盈知识见识;同时,《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班主任要善于协调其他学科教师,发挥其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突出课程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在课程内容的深刻剖析中,了解和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建立书本与实践的联系,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与框架。
1.突出课程价值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而知识见识的获取与充盈不是靠某一门学科教学所能完成的,是一个综合培养和提升的过程。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单靠班会课程的开展还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醒他们重视各门学科的同时,争取全员育人,协调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以外,利用学科优势开阔学生的视野,突出课程价值,引导学生从全科综合的角度,以一种全面立体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
2.建构实践课程
无论是班会课的开设还是学科教学的开展,在与学生探讨问题、传播知识的过程中,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角度,还要去把握知识点间的异同,通过重构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来指导实践。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这样”,并且将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如何指導行为”上,而要解决“为何”“何为”这两个问题,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拓展延伸,在剖析文本、整合和拓展课程中对知识进行诠释,拓宽学生见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学生获取的也不只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对于世界深刻的见解,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
3.创新课堂方式
班会课作为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的重要媒介、有效形式,应该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班会课的开设过程中,除了关注课堂本身的内容设置,如关心学生当下的关键问题,解决学生的真实困惑以外,还需要班主任从形式上进行改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德育课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如采取体验式班会课,在体验活动中,学生明白道理、感悟真理,以体验的方式重新了解、感知、获取知识,增长见识,以师生间平等对话、真实体验代替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方式传递教育理念、传播知识,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转变观念、充盈见识。
三、共话城郭二三事:在交流中开阔知识见识
古语云:独学则寡闻。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而世界包含无限的可能,呈现多样的方式。一个人的脚无法丈量全世界,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是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看得更多。可见,同辈之间的交流、长者的分享对学生知识见识的开阔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借助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获取对于这个世界更多的认知,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1.同伴共享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侧重点、兴趣点不同,这使得某些学生能够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小专家”。同时,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开始由老师转变为同伴、朋友,同辈群体内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妨借助某个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开阔班级整体视野铺路架桥。我会借助班级内部的军事爱好者,向同学们介绍军事方面的知识;借助班级汉服迷们,向大家普及我国传统服饰汉服的来源、穿戴方式;借助班级的动漫迷们,向班级同学介绍动漫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借助运动小达人,向同学们介绍日常锻炼方法与心得。在与同伴的交流和分享中,学生能够了解自身不曾接触过的内容,增长知识见识。
2.家长现身说职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好桥梁作用。其中,班级的家长资源是班主任可以借助并且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家长就职于各行各业,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因此,班主任可以根据家长的职业,将家长请进班级为学生进行讲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见识。我会邀请医护人员家长,为班级学生进行相关急救知识、自护自救知识、传染病预防的讲解;我还邀请银行工作人员家长,向同学们介绍银行的运作、具体业务、个人存贷款注意事项等,为学生培养财商打下基础;我曾邀请警务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防诈骗、便民服务办理等。同学们在家长的介绍下,了解社会上不同工作部门的职责,掌握自护自救的相关知识,懂得办事的程序。
3.专业人士导引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班主任在开阔学生知识见识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专家讲座与培训活动,让学生从专业者引导的权威角度去观察事物。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公安机关进校园开展的安全讲座,把握安全小知识;积极参与由心理咨询员开设的心理讲座,了解青春期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掌握应对青春期问题的方法;积极参与由社会爱心人士进校园开展的拓展、团辅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团队相处的方式;参与红十字会进校园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特征,直面青春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自己。
四、实践出真知:在亲身活动中体悟知识見识
实践出真知。知识获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阅读、交流、课堂等途径获取间接知识,提升知识见识储备;还可以积极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知识。当然,知识的获取经历顺从、认同、内化的过程。巩固所学,需要在实践中将获得的知识见识进行内化,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努力在责任担当与奉献社会中内化所学、升华见识,做到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在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中提升自我。
1.组织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班主任可以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在社会实践的参观、训练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化知识见识。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实践中,学生近距离观察了飞机、坦克、大炮等装备,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对于军事知识的理解度;在拓展训练基地,学生感受了集体的留宿生活、在晚上徒步行走,军歌对唱中感受了部队的纪律、集体的规则。在增长知识见识的同时,也增强对于知识见识的认同度。
2.投身公益活动
习近平曾说,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青年一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亲社会行为对于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极其重要。在投身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准备、实施、总结,这一系列的行为,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力。在活动中,学生将书本所学、社会所闻的关爱、责任、包容、体谅等知识见识付诸行动,将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学生投身公益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既能拓展知识见识,又能将知识见识进行内化,完善言行。
3.参与校园活动
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会根据教学要求、行为习惯养成、个人品德培养、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大型活动。班主任要借此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真知、长见识。举办校园的读书节活动,同学们参与分享,获得新的阅读方法;校园的爱心义卖活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品质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筹备、组织、协调能力,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提升了能力;青春仪式上,同辈群体的交流、优秀青年的鼓励、家长的期望,让学生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认识。校园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带给学生不同的人生体验。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精神关怀者、人生导师,要担负起教育、管理职责,通过多途径的探索,为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见识铺路架桥,引导学生在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中立己达人,肩负使命、勇往直前。
张丹凤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2018年获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曾获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技术能手、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南京市首届德育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