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王世平赵春燕
王世平 赵春燕
摘 要:课堂教学是打造“金课”、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采用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思辨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打造“金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PAD;Seminar;教学模式改革;国际经济学
一、《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随着国际分工的越加细密、各国/地区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国际经济学》已经被教育部确定为财经类院校本科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一)理论性和融合性较强
《国际经济学》主要涵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大部分内容,且已经分别形成了相应的学科,即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属于微观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如,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等)和国际贸易政策(如,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对外贸易政策、经济一体化等),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模式、贸易利得以及福利效应等。国际金融属于宏观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和汇率相关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如REDUX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因此,《国际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当然,《国际经济学》也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比如,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既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行为,还可以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行为;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通过对生产率的分析,同样也可以分析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同一个理论,既可以用于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还可以用于国际投资行为的解释,这充分体现了本课程较强的融合性特点。
(二)研究方法以经济学为基础
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是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在《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的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到许多经济变量、图形和模型,这些变量、图形和模型,需要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使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才能准确地理解其所蕴含的经济学含义。例如,分析、探寻比较优势所在时,需要借助微观经济学中所学的PPS曲线、MRT和机会成本变化(递增、递减和不变等三种情况)等基础知识,通过计算、比较,才能准确地确定比较优势所在。
(三)对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的经济数量问题。无论是通过计算产品的边际转换率进而确定一国的产品比较优势所在,还是通过图形分析,测算一国在征收关税或实施非关税壁垒后的福利效应,或是诵读经典文献时,对数理模型设立、推导以及模型所代表的经济学含义的理解,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理分析能力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四)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度高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高度密切联系的课程,该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均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恰当的示例。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日常消费对经济全球化有更加深刻的感触;中美贸易摩擦、倾销与反倾销、特保措施等事件以及相关知识在各种社交媒体高频出现;自由贸易区建设、削减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金融风险防范等,关乎每个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汇率波动、货币制度等知识,也经常在进出口贸易、OFDI等企业经营行为的决定和应对经济危机等现实情况中体现出来。《国际经济学》所具有的这个特点,也成为该课程教学中的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大量的现实优良素材,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若所选教学素材不当,或者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锻炼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理论与现实脱节,从而使学生厌倦并脱离课程教学。
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法,对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PAD教学模式
从教学方法来看,大多数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上,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各种方法的使用都是要引导学生配合,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按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其不足在于教学通常是单向、被动而非交互性的,不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怠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张学新教授提出的PAD教学模式(P代表Presentation,即“讲授”;A代表Assimilation,即“内化吸收”;D则代表Discussion,即“课堂讨论”)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构建主义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
(二)Seminar教学模式
Seminar一词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其原意为“苗圃”、“发祥地”。作为一种研习性教学模式,seminar最早出现在德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的发展,seminar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seminar教学模式“以教师和学生為共同教学主体”,并且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等四个特点,因此,《国际经济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彻底改变“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单向的知识传授方式转变为双向的师生(教师与学生)、生生(学生与学生)互动学习的多元化、立体型模式,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
PAD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克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到《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听课、自学、作业、讨论等方式对知识进行积极建构,增加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交流与生生沟通,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PAD教学模式中(尤其是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并没有完全得以发挥,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也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与提高。而seminar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好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质疑批判的精神继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PAD教学模式中课堂讨论环节不足的问题。因此,将PAD教学模式与seminar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国际经济学》教学质量。
三、“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制定合理、详尽的实施方案
合理、详尽的实施方案,是决定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制定合理、详尽的实施方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授课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大纲,结合授课内容和授课学时,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每章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讨论素材等,其中教学讨论素材的选用尤为关键,因为教学讨论素材的选用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教学讨论素材既可以是经典文献,也可以是典型案例,还可以是时事新闻事件等,具体选择哪种类型的素材,依据教学内容而定。第二,在选定恰当的教学讨论素材后,授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且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要有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以及学生需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等的准确设定,甚至于每个环节如何引入、各个环节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等细节问题也应该设计到位。第三,授课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选定各组的负责人,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将各组的讨论专题布置給学生,要求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后搜集本组专题的相关材料并进行头脑风暴,按时完成课堂展示所需的PPT,并及时将PPT以及相关材料分享至课程讨论群,从而使其他同学也了解并熟悉这些材料,以便将来在课堂上可以展开深入、有效的讨论。第四,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以便及时、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对预留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第五,设计好课堂讨论的具体环境、方式和各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做好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的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讨论顺利进行,避免脱离主题的无效讨论出现。第六,对课堂讨论制定详细的评价考核标准。
(二)具体实施过程——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例
1. 课堂讲授
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在课堂上以重商主义和绝对优势理论为起源,通过现实世界中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如,孙杨为什么不参加蛙泳比赛)引入比较优势的基本概念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核心思想内容、生产和贸易利得的产生与分配、动态比较优势等教学内容进行精讲,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框架,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讲解时,授课教师必须阐述清楚比较优势理论中假设条件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并对“2×2×1”模型以及其它假设条件的确切含义进行准确的分解,为下一步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的分析,引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之后,借助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比较优势基本模型、示例图形等的分析,测算一国比较优势所在。最后结合示例图形分析生产和贸易利得的产生与分配。
上述内容讲解结束后,给学生布置课后讨论问题: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定某个小组解读经典文献:Costinot and Donaldson于2012年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上发表的论文“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ld Idea, New Evidence”。同时,指定某位同学成为这篇文献seminar时的点评人。
2. 内化吸收
学生在课后,结合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进行评价,并在课程讨论群积极发言。下次上课时,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从贡献(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与不足(如,该理论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参与贸易的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参与贸易的各国以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这与现实不符)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讨论与评价。对于经典文献的阅读和解析,给学生至少两周的时间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及时将该文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边际贡献等,上传至课程讨论群,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和进一步讨论,授课教师也积极参与讨论,对讨论的框架、方向、内容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相应的知识点,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最重的是为将来的课堂seminar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课堂seminar
以45分钟的教学时间为例,课堂seminar的具体做法是:(1)主持人介绍(2分钟)。授课教师作为主持人宣布本次seminar的主题,并对该主题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简要概述,但不做任何点评,以免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2)主题报告阐述(20分钟)。即由各个小组事先指定的报告人对Costinot and Donaldson(2012)的文献进行报告和解读,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即评估李嘉图思想的实证表现)、文献综述、比较优势模型的构建及含义、研究数据的选择与处理方法、实证检验的方法、实证结果分析、本文的边际贡献率等。报告的内容,既不是机械地对原文献的完全翻译,也不是对文献只言片语的理解,而是把握文献的核心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当然,作为大二的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文献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文献中的理论模型构建以及推导、实证模型的构建与估计分析等,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计量功底,但由于在开设《国际经济学》时,学生还没有学习《计量经济学》,而《微积分》课程正在学习中,因此,在报告前,授课教师有必要专门召集小组成员,或借助微信群等,对文献中的一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确保报告的质量;(3)点评人进行简要点评(5分钟)。在完成报告后,点评人要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质疑等,也可以与报告人进行简短的讨论;(4)听众的提问与讨论(13分钟)。针对报告人和点评人的发言,其余同学向报告人和点评人提出自己对该文献中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可以是对报告人和点评人观点的质疑,也可以是解释或补充。而报告人和点评人完全可以进行解释、补充甚至于反驳。各种想法和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新的火花,这也是seminar最出彩的地方。当然,在这个环节,授课教师也非常重要。教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既要对报告的文献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这样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把控讨论的方向,充分调动学生情绪、营造恰当的讨论氛围,并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争执和冲突进行适时、有效的协调,从而避免讨论向消极的方面发展;(5)主持人总结(5分钟)。授课教师对报告人、点评人以及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对本次seminar简要总结,点出该文献的核心思想“尽管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该理论不仅在数学或数理分析上是正确的,而且对现实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解释力。”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通过实施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使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在对基础知识进行精讲时,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因为,如果学生对教师精讲内容掌握不够,势必会影响课后的讨论进度和质量,也必然会影响他能否真正意义上参与到seminar环节的讨论、能否提出具有一定含金量的问题。在课后的内化吸收讨论以及课堂seminar环节中,由于授课教师会对每个环节进行考评,这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有效拓展了课程深度
2018年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实施的一个重要效果之一,就是可以有效拓展课程深度。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兼顾了PAD教学模式和Seminar教学模式两者的优点,尤其是Seminar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对最新经典文献的解读,既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点的进一步巩固,又可以比较深入地熟悉和了解相关知识点的前沿研究进展,这也就有效拓展了课程深度。
(三)奠定了良好的學术基础
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课后的内化吸收环节,还是seminar讨论环节,都具有较强的学术性。seminar环节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宽容、积极、平等的学习空间。报告小组内部、报告人、点评人、提问人等不同的同学之间,可以完全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从不同视角,通过讨论、争辩、批评、商榷等方式探讨学术问题。同时,seminar实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授课教师加入seminar后,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上,“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更不必逊于师”。通过seminar讨论,既可以强化同学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四)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中,课后的内化吸收以及课堂的seminar讨论交流,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竞争学习环境。由于在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广,加之各个小组之间、每位同学之间在成绩评定上存在相互竞争的问题,因此,各个小组、每位同学之间势必会形成一种竞争压力,这种竞争压力会转化为“竞争促进效应”,促使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到相关主题的思考与讨论中。毫无疑问,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必然会真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学习能力,这也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使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有效地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体现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真情实感,使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积极地学习和思考。而这些,恰恰也就是“金课”的“两性一度”特征(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在。当然,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同学依然比较被动,搭便车现象依然存在;课程设计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进一步规范;seminar所用材料的选择标准和依据需要进一步细化。在今后的《国际经济学》教学中,我们将在继续实施PAD+Seminar双轨制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积极推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2] 冯颂妹.构建《国际经济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路与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117(4):58-62.
[3] 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Z2):43-47.
[4] 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53-658.
[5]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730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项目(201703)
作者简介:王世平(1977- ),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赵春燕(1980- ),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