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评价的个性化教育:问题与路径
2019-09-10张鲁川
【摘 要】对学生科学、全面的评价是个性化教育的起点。但目前的教育评价仍然存在着虚无化、片面性和主观性等问题,在当前的班级授课模式下,个性化教育也面临诸多的困境。因此,教师的个性化教育要向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转变,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施生涯教育等途径,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发展和完善自我。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教育评价;个性特征;个性化学习;认识自己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3-0042-04
【作者简介】张鲁川,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上海,200032)德育研究部研究员,正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班级建设理论与实践和班主任研训。
如果说教育最朴素的追求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个性化教育”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无论是古代东方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还是近代西方爱默生的个性化教育主张;无论从欧洲经合组织的《面向明日之学校教育:使教育个性化》报告还是中国政府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都无一例外地倡导个性化教育。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为了满足工业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班级授课制,使得“个性化教育”渐行渐远,但更加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个性化教育”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后,正在向教育的本质复归。在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在理论上重新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和一线教师的重视。但毋庸讳言,由于缺乏对教育评价在个性化教育中作用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并进而影响到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基于个性化教育的教育评价问题
1.教育评价的虚无化。
个性化教育就是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或起点,挖掘学生的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促进他们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可见,对学生个性特质的了解是个性化教育的起点。
在个性化教育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如小班化教学、选修课制度,包括当下的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走班制实践等。但这些做法大都仅关注对之前传统班级授课形式的改革,而忽视了教育评价是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前提和依据。以“走班制”为例,教改的初衷是正确的,也遵循了个性化教育的思想。问题是:学生选科的依据在哪里?是否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初衷?是否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导向?在实践中,出于功利的导向,学生和家长的选科大都基于需要报考的专业是否有“钱途”和这个专业需要学生选择什么学科,而非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取向。还有一些学生和家长从博弈角度考虑,看选哪门课可以考到更高的分数。
2.教育评价的片面性。
当前所谓的教育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教学评价。一方面,目前评价的主要功能仍是选拔,侧重“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非“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以升学导向的终结性评价机制下,教育评价基本简化为学生的学业评价。另一方面,学业评价基本以标准化、客观化的量化评价为主,简单易行,相对而言也比较公平、公正。但简单易行的教学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包含学生个性特征在内的综合素质。
2018年11月,上海市教委颁布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该办法旨在“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着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参考”,内容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项内容。评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并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促进教师开展学生成长过程指导和生涯辅导,帮助学生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这一综合素质评价仅作为参考,学业成绩仍是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3.教育评价的主观性。
目前,在以学生的学业水平测量为表征的教学评价方面相对比较标准和客观,而在综合的教育评价方面,仍比较主观随意。目前,教育综合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而班主任常态的教育评价就是学生评语。但大多数班主任却没能搞清楚“何为评语”“评语何为”等基本问题,导致“评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这也不全部是班主任的问题,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学生评语的名称就一直在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文件中对学生评语曾有过“操行评定”“品德评语”“思想品德评语”“学生发展性综合评语”等提法。尽管不同的名称表征着评语的内涵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但很多班主任的评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评语中呈现出千人一面,缺乏独特性;冷漠淡然,缺乏情感性;文笔枯燥,缺乏艺术性和客观性等问题。如主观臆断问题表现为不少班主任既没有系统搜集信息的意识,也缺乏运用一定的理论工具对信息进行分析和专业判断的能力,在撰写评语时,或凭道听途说,或凭刻板印象,或以偏概全,或一味迎合等。这种种做法难以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往往有失公允,不仅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帮助家长和继任班主任客观了解学生,因而也难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决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还会使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负面效应。
二、基于個性化教育的教育评价路径
个性化教育旨在使学生认知自我,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充分释放自身的生命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笔者认为,个性化教育应定位于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据此,笔者试从教育评价维度对个性化教育提供若干可行的路径。
1.用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个性化教育”与“个性教育”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个性化教育侧重于顺应学生先天的个性特点,给予其“适合的教育”。对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但学校和班主任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是事实。因此,制定有助于个性化教育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一些科学的个性量表对学生的个性特质进行初步的测评和诊断变得必要且迫切。
如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一个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计划表,包含基本信息、家庭状况、健康情形、评量记录、现况描述、优劣势能力综合摘要、参与普通教育/资源班时间及项目、资源班课表、学生能力在普通班上课及生活之影响、行政支援及相关服务、学生行为问题的处理、学年及学期目标、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期初会议记录表、个别化教育计划期末检讨会议记录表等共15项内容。在“评量记录”中又包含评量领域(认知、沟通、学业、生活自理、动作行动、社会人际、情绪控制等能力)和评量方式(采用正式评量方法如标准化测验,或是非正式评量方法如观察、晤谈、检核表等)。在“智力”这一指标中,用到了初级中学智力测验、魏氏智力测验、综合智力量表等标准化量表;在“现状描述”中包含情绪/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行动能力、认知/学业能力、感官功能/健康状况等指标,下面还有二级指标,如“情绪/人际关系”中又包含热心助人、活泼热情、文静柔顺、人缘佳、彬彬有礼、常与人争执、具领导能力、独立性强、合群、挫折容忍度高、固执、情绪不稳定、沉默畏缩、缺乏互动能力、不合群、常被排斥、依赖心重、出口成“脏”等描述指标。这份个性化教育计划并不能说非常科学和完美,但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全面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客观、专业的评价方式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依据。
2.借学生的成长档案进行个性化教育导航。
“个性化教育”中的“化”意指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而言,是个体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不断认识、再认识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调适自己教育方法的过程。对学生的任何评价都是阶段性的,因为人是动态发展的。对未成年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其中“发展性”和“综合”是对学生评语功能的一个重新定位。“发展性”要求班主任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而非价值判断来看待学生的表现,更要求“评语”能作为德育的方法之一,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其教育功能;“综合”则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品德,而应该关注学生更多方面的个性特质。因此,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特征的学生成长档案可以成为个性化教育评价的主要形式。
目前,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颁布的《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和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上海已经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如为了认识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并对学生个性潜能和优势进行发掘、保护和培育,上海市实验学校通过建立学生个性化特征识别系统,从每位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行为、思想、兴趣等方面进行跟踪和记录,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同时,学校构建了全面的观察记录系统,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记录,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一观察记录系统具体表现为“建立观察记录平台,发现学生个性特点”“撰写‘与众不同案例’,梳理学生优长”“开展结构式视频访谈,记录学生成长变化”等方面。观察维度的一级项目包括性格特点、学习行为、心理问题三个部分,每个维度分解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如性格特点包括人际交往、活动态度、纪律性、自控力、活动能力,对自己的认识、态度;二级指标“人际交往”包含同伴交往、师生交往。教师依据上述观察体系对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旨在发现和再发现学生智力、非智力方面的特质和潜能,为确定和调整个性化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并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通过对学生网络行为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更为精准、客观地呈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困惑、心理问题、精神需求、发展规律和成长趋势的“立体画像”,为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3.以生涯教育为个性化教育创设载体。
在目前班级授课和标准化考试的大背景下,个性化教育面临现实的困难。如果没有理念和制度上的突破,个性化教育将始终是一种教育理想。如前所述,人们对教育的一般理解总是定位在学校正式教育。而如果将个性化教育转变为个性化学习,这将打破个性化教育的时空限制,个性化教育的重点也将从提供学生适合的教育向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与他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2018年3月,上海市教委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生涯教育是运用系统方法,指导学生增强对自我和人生发展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主动适应变化和开展生涯规划的发展性教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意见》中的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规划”三个方面。其中“自我认识”是指“指导学生探索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个性特征,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和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自我调控、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在不断成长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信念”。可见,生涯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在理念、目标和内容方面高度一致,可以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意见》中虽然采用了“生涯教育”的提法,但鉴于教师群体是一個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在生涯规划方面也缺乏经历和经验,《意见》并没有要求教师对学生开展直接的生涯教育,而是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学习的指导,并提出了生涯教育的实施路径,包括开设生涯教育课程、组织生涯教育活动、提供生涯发展辅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其核心就在于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体验机会,在与外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因此,也可以成为落实个性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笔者认为,新时代个性化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教育评价的改变。虽然,教育评价仍以“认识你自己”作为个性化教育的起点与归宿,但作为归宿的“认识你自己”依然富有哲学意味,而作为起点的“认识你自己”则更为科学,这也算是对“顺其自然,因其固有”这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和贡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