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信息技术平台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019-09-10林必桂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语文

林必桂

【摘要】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信息技术也逐渐走入校园当中,在语文课堂上,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好的前景,它能改变语文课堂原有的枯燥乏味,带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需要巧借信息技术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利用信息互动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信息技术;学习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生活中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用信息化搜索引擎,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需要对此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平台,从而使学生打开学习眼界,开阔学习视野,提升学习效率。

一、創设信息情境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面较广泛,涉及的内容较丰富,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创设一定的信息情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走入课堂,这不仅方便了教师的语文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项。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教学展示,将视频动画、图片等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抱着好奇心和乐观的心态去听课,学生会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展开全面的感知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成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但教师也应做好信息的筛选,有针对性地提升课堂效率。

二、启动信息引擎

1.利用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的阅读内容非常丰富,但经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耐心,因为庞大的文字量让他们感觉到枯燥乏味,但是如果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引擎查找阅读内容和相关资料,互联网上有相应的动画、视频、图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轻松地完成语文阅读。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网络资源,学生应好好利用网络,养成良好的信息学习习惯,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在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课堂播放一段关于作者的视频:自从作者的腿瘫痪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他,反而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每当作者摔东西时,母亲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躲在角落哭,因为母亲恨铁不成钢,但又不忍心伤害他的自尊心。后来,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他去看花,结果还没看到花,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他了。可是母亲临走前,还记挂着他。母爱就是这样,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华丽动听的语言,点点滴滴便能组成伟大的乐章。这样的课堂导入可以使课堂教学顺利地开展,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活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课文前,教师应提前布置好课前作业,并且明确要求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看作者简介和课文背景、主题。例如,杨振宁先生写的《邓稼先》讲述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叙述: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深入挖掘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由此可见,教师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行为是值得推荐的,将为在课堂教学中带来重要帮助,而且网络信息搜索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地查阅资料,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筛选重要信息。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发言,互相交流探讨,获取经验,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以此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三、拓展学生训练

1.信息交互平台

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初中生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QQ、微博、论坛以及微信群等在初中生中十分受欢迎,这些信息交互平台使交流方式变得非常简便。网络信息交互平台进入教学当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共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交互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运用网络进行交流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交互平台与家长交流,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教师正确引导

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堂,这无疑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技术革命,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更易接受这种信息化课堂,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大多数都有丰富的信息意识,他们接受信息会更加快捷,教师更加要注意整合信息技术教法资源,引领学生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避免受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思考问题:生活当中有哪些情景令同学们印象深刻呢?学生放学回家后,都会在脑海中回忆生活当中有哪些情景令他们印象深刻,或者询问父母在生活中有哪些情景令他们印象深刻,有的父母说环卫工人认真工作的情景让人记忆深刻,还会和孩子讲述环卫工人为这个城市做出的贡献。这样,学生跟父母之间的交流会更加丰富,父母也可以讲述一些故事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重塑孩子的三观。回到课堂上后,学生之间展开了热议,每个人都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此时学生的内心兴奋不已,也会情不自禁地陷入这些故事中。教师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信息交流,不仅创新了语文作业训练方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重新认识了语文课堂,更加喜欢语文课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打破讲堂束缚

传统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是站在大屏幕前进行操作,很少与学生互动,这样的课堂缺乏乐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展示学生优秀的作业时,还要拿到实物展台上进行展示,这种课堂授课方式不但枯燥,还浪费时间。信息技术移动助手能够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使教师不用站在大屏幕面前进行授课,随时走进课堂巡视学生状态,和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互动,并且它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同时,当教师想对某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时,可以利用移动助手直接用手机拍照上传到大屏幕上,不仅非常清晰,还可以进行放大等操作,非常便于教师做点评,并与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借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方便快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堂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种功能强大的教学工具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教师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保证课堂高效率的同时,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刘美麟,步进.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1):36-40.

胡乐乐.国外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探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06):128-140.

郑新丽.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的应然价值追求[J].教育探索,2017(04):27-33.

朱鹏飞.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J].化学教学,2017(01):8-15.

陈经强. 理解·运用·思维·审美——与《凡卡》品味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09):51-53.

王清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9(06):51-52.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