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文化意识发展交际能力

2019-09-10蔡玉芳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文化意识理解能力

蔡玉芳

【摘要】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意识影响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在创设情境、对比中西文化异同、优化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方面结合案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阐述,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英语;文化意识;交际能力;理解能力;感悟内涵

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中,有许多话题和语篇渗透中西方文化意识,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文化意识当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来教,依然侧重语言技能、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教学情境,体验文化意识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善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语言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真实文化意识的情境,这既是文化意识的融入,又是对课堂教学的衬托。学生在文化意识浓厚的氛围中,就可以体验跨文化意识,逐步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例如,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2 Section C是介绍有关西方table manners的语篇,教师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教学:首先,为了创设西方就餐的情境,教师特意把教室设置成宴会的活动场所,把学生分为8个小组分布在教室的四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提示,尽可能把家里的餐具和食物(面包、牛排等)带来摆在各自的“餐桌”上,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能理解西方餐桌的文明礼节。其次,笔者根据语篇的内容布置两个任务让小组展开合作探究:(1)What should you use your fork and knife?(2)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drink to someone?其间,教师可以深入各小组的探讨中进行指导。之后,观看外国就餐视频,开始模拟就餐情境,学生对此兴趣高涨,并能高度模仿外国就餐情景,动作、礼节和表情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场面气氛热闹。最后,教师让个别小组展示表演就餐礼节,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学生予以表扬。这样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融入外国餐桌文化意识,在体验中理解语篇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增强理解能力

结合课文教学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增强其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时,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之处,特别在语言运用上,英汉语相同概念的词语会有不同的表达含义。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2 Secton C为例,本文是一篇有关英语语言与中国文化语用上的区别。在中西方国家中,同一个词汇和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同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西方文化则幽默诙谐、内敛含蓄。例如,在表达动物“狗”时,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但中文有很多有关“狗”的成语和谚语是贬义之意:a homeless dog/a mad dog/a running dog/a dog catching a mouse等。然而在西方国家文化中,“狗”却是褒义词,如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每个人时常都有很好的運气。“龙”也有类似情况,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的动物,而我们中国把“龙”视为帝王和权力的象征。再如,“玫瑰(rose)”这一单词,中西方的文化含义却是一致的,均表达爱情,同时也代表和平、勇气和友谊。教师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达到知识互补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课程标准中五级目标提出的:“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跨文化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角色表演。角色表演可以用于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文本材料为基础,将其改编成话剧、情景剧、小品等,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角色表演,使其在实践中理解文化意识,提高文化品位。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开展中西方文化专题和同等风格文化内容的阅读活动,开展此项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使其感受文化熏陶,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其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背景知识,并根据专题活动写读后感,内化知识。例如,九年级下册教材中提到的《西游记》和《哈姆雷特》的相关人物,这两本书里的人物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因教材内容有限,教师需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开阔其文化视野。

(3)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多种文化信息的短文和语篇,让学生感知、思考和讨论,并根据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教师的解读和比较,学生就会从中了解很多有关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饮食风俗、气候特点、著名人物、历史事件及节假日等内容,以提高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

四、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感悟文化内涵

当今,互联网时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优越的物质和人文条件,让学生去品味、观察和领略不同的地域风情,从中得到感官和心灵的触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外国文化元素,并感悟文化内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感悟文化意蕴。

(1)制作幻灯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可观赏性的课件。这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

(2)组织学生观赏电影,体验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观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外国电影。如观赏电影《音乐之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影片,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其情操,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开展英语节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或班级可以开展以英语为主题的英语节活动,内容不局限于课内,可以是课外的。活动要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语言水平,如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开办英语角、举行圣诞节英语晚会等。通过开展英语节活动,学生能全身心地感知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

总之,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英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文化意识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