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茶愈香时墨愈痴
2019-09-10雪凡
雪凡
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消暑的?一片垂荫,一壶清茶,一把蒲扇,一顶油伞……每人自有不同。而文人往往习惯于在精舍之中,品茗写字,或者给好友写一封信,以消心头暑热之闷。
一卷书,一盏茶,一支笔,一笺墨,这是蔡襄的生活日常。
暑热写茶帖
宋皇祐四年(1052年)六月,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蔡襄的书房里茶香袅袅,墨香飘浮。书案上一封手札,墨迹未干。那是他写给当朝太尉李端愿(字公谨,宋开国功臣李崇矩之后,喜结交文士)的一封信,也即流传后世的《精茶帖》(又称《暑热帖》《致公谨尺牍》)。
在信中,蔡襄表达了对李端愿的问候:“天气炎热,来不及登门拜谒问候,想来您的苦痛已经平复了吧?”然后感慨,“一天到晚风也热日也酷令人烦闷啊,又没有地方可以躲避,人生也好像这酷暑桎梏一样,被名缰利锁困住,无法自拔,可为一叹!送给您几片精茶解解暑热吧,不一一述说了!”最后落款,忽然又想到什么,补了一句:“看到犀牛角做的棋子一副,不知道值多少钱,想带给您看看,卖家说要百五十千。”
此帖为纸本,仅A4纸大小,内容非常简短,但娓娓道来,字字珠玉,层次分明。全帖9行共68字,以行楷相间写就,行笔流畅,线条灵动,夏日的烦躁孤闷在笔端化作一缕清风瞬间消散。虽然写暑热之事,却并未让人感觉暑热之苦,反给人一种闲适惬意的清凉感觉,可以想见蔡襄随性淡然、豁达高逸的性格。
《精茶帖》充满妍丽温雅的气息,结体宽博端严且富于变化,笔势沉稳而不失灵动,出锋犀利,使转自然,在传统法度中隐隐有一种新的气象呼之欲出。在尚法的唐人之后,蔡襄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试探性的创新。虽然有些谨慎,但其尚意之风在笔端已经初露端倪,这种有益的探索开启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先河,也促进了苏轼、黄庭坚、米芾三人个性文人书法的发展。
蔡襄不止一次给李端愿写信,除《精茶帖》外,还有《蒙惠帖》《扈从帖》等。在这些书帖中,蔡襄因心境情绪不同,书风也有变化,总体呈现儒雅清逸之貌。从《精茶帖》中可以看出,蔡襄经常送茶给好友,茶也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事实上,他也是一位茶学家,不仅对茶道颇有研究,还创制小龙凤茶,著写《茶录》,堪与“茶圣”陆羽的《茶经》媲美。
焙茶入墨香
蔡襄之爱茶、制茶、写茶,还要从其生活经历说起。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于兴化府仙游县(今属福建),其外祖父卢仁为本地名士,博学多才,颇有威望。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卢仁的严格教育,十九岁中进士,二十岁出任漳州军事判官,开始仕途生涯,可称得上是少年得志。
庆历七年(1047年),蔡襄自知福州府事改福建路转运使之职,在北苑督造贡茶,自此与茶结缘。他改良大团茶制作工艺,造小片龙茶,质量精绝,得到了宋仁宗的称赏,也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把工作中的见闻写成 《北苑十咏》,记述督造贡茶之事。《北苑十咏》是蔡襄早期小楷作品,现仅存拓本,虽然不如墨迹生动鲜活,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中看出其早期书法风貌。该作笔致活泼、轻盈畅快,毫无滞涩之感,神韵天成,可见其楷书功力。
庆历八年(1048年),因为父亲去世,蔡襄离任守孝,于茶事却一刻未忘。四年后,他完成了奠定他在茶史地位的《茶录》,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茶录》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标志着北宋饮茶提升到了更为艺术的程度。
蔡襄曾小楷抄写《茶录》多本,可惜现在墨迹不存。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是蔡襄晚年重书付刻本和其他翻刻本。最接近其正本的应该是宋蝉翅拓本,此本距蔡襄去世仅四年,可以说人书俱老,较能体现其晚年书法水平。宋蝉翅拓本《茶录》为经折装,现仅存序、上篇论茶和下篇论茶器中的“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等部分,缺“茶罗”“茶盏”“茶匙”“汤瓶”“后序”五部分。虽然残缺,但是其茶道研究和书法价值都弥足珍贵。
《茶录》也是难得一见的蔡襄小楷法书代表作。其字端庄隽洒,空灵飘逸,颇有“二王”楷法,自始至终无一倦笔,受到同代及后世的赞誉。苏轼对蔡襄的小楷倍加推崇,曾说:“余评近岁书,以君谟(蔡襄字君谟)为第一……”蔡襄的小楷远法晋人,近取唐贤,符合宋人以晋书为源的书学理想。而其大字楷书《谢赐御书诗表》《颜真卿告身书跋》,则清劲有余而雄壮不足,虽然端严方正,但少了一些气势。
煮茶品诗韵
皇祐二年(1050年)末,蔡襄守孝服满,被朝廷重新召用。次年初,他在杭州逗留两个月,北上汴京。离杭之际,得知好友冯京卸任回京路过杭州,行旅匆忙,二人未及见面,便给冯京留下一封书信,这就是《思咏帖》。从此帖内容可知,蔡襄送冯京“大饼”(当时的贡茶大龙团)、“青瓯”(浙江龙泉青瓷茶碗)以表心意。
《思咏帖》共计10行,草书为主,间以行书,虽是匆匆写就,却神采飞扬,字字独立,笔断意连,偶有牵丝,如山涧细泉,轻灵透澈。此帖章法灵活,前八行为一组,余下两行另起一组,缩小字迹,行距疏朗,读之清爽悦目。通篇言茶事却未着“茶”“茗”一字,但其人物之倜傥、茶事之雅逸、游戏之超迈、情谊之浓厚已跃然纸上。不知冯京看后是否会被感动?蔡襄以茶交人,磊落之心可见一斑。
蔡襄离开杭州后途经临平、崇德、嘉兴,于四月底到达无锡。无锡的惠山泉号称“天下第二泉”,喜茶之人当然不会错过饮甘泉的机会。他在泉边煮茶品茗,即兴写下《即惠山泉煮茶》一诗,后来收在《自书诗卷》中。
《自书诗卷》为蔡襄平生少有的长卷书法作品,是其中年佳作。此诗帖为素笺本,乌丝栏,纵28.2厘米,横221.1厘米,凡73行884字。因为是书录自己的诗作,所以随性自然,不刻意求工。全篇灵动飘逸,婉转流畅,笔致细腻,点画精美。首以行楷开篇,一丝不苟,颇有颜真卿行法,至后三首渐为行草,最后一首书《即惠山泉煮茶》,结字略呈右倾,运笔飘忽,虚实相应,气势开张。《自书诗卷》结体、笔画、章法、墨色、线条变化丰富,如清流湍湍,茶香袅袅,有一种天然神韵,充分展示了蔡襄非凡的书写功力。近代收藏家朱文均称赞此帖:“行楷略备,无不臻美。其婉约处极似虞永兴,而温栗不减柳谏议。盖其能博采约举以自成一家书派者。”可以说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蔡襄的书法特征。
茶痴书亦痴
自古云:“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蔡襄一生茶墨相伴,除了写茶诗茶事茶帖,还喜烹茶斗茶,甚至连书法润笔都可以用茶代替。
蔡襄晚年曾和苏轼在惠山斗茶,并以诗文相赠,其中有一首五言诗中写道:“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化作人间雨。”其中蕴含了茶道、茶性和茶艺及为人处世、淡泊功名的生活哲理。苏轼从他那里不仅学到了茶道,也领悟了许多书法真谛,对其愈加敬重。
蔡襄之于书法之痴不逊于茶,只从其传世作品便可见一斑。宋代文人喜尺牍手札,凡事便刷墨题笺,并与朋友分享,就如同我们今天刷微博、发朋友圈一样。蔡襄的书法作品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尺牍书信,他“刷博”的频率不逊于米芾。太熱了写《暑热帖》,得宝砚写《大研帖》,问候朋友写《安道帖》,回忆母亲写《远蒙帖》,离开京城写《离京帖》,甚至得了脚气都有《脚气帖》……事无巨细,皆可入帖。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他对书法的执着与对生活的热爱。
史载蔡襄的书法在当时颇受人喜爱,即便断章残简人们也争相收藏。宋仁宗不仅喜欢他制的茶,对其书法亦赞赏有加。但是蔡襄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书不轻与,从来不会随随便便地给人题字,哪怕是好友,甚至皇上也不可以。欧阳修非常欣赏蔡襄的书法,称其“独步当世”。一次,欧阳修要把自己的著作《集古录目序》刻石,请好友蔡襄帮忙书写。蔡襄故意索要润笔费,欧阳修知其是个茶痴,说道:“要钱没有,只能以小龙凤团茶和惠山泉水替代。”蔡襄听罢,顿时欣喜,说道:“大清而不俗,妙极!”二人相视哈哈大笑。还有一次,宋仁宗让其书写《温成皇后碑文》,蔡襄坚决不肯,皇帝拿他也没办法。可见为官清正、性情温厚的蔡襄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书法家。
蔡襄晚年得病,郎中嘱其不能饮茶。蔡襄无奈,又不能割舍,于是每日烹茶玩耍,闻其香,观其态,以怡心怀。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在茶香墨韵中去世,享年五十六岁。正所谓:“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其对书法与茶的痴至死不息。
茗茶诗咏,翰墨飘香,蔡襄在茶香里焙炼了墨迹,也在墨迹里养藏了茶香。茶香墨趣相辅相成,其书法也有了清幽淡远之气,这也许是后人经常忽略他的书法成就的原因之一吧。在人们眼里,他更像一盏精茶,其香清淡而悠远,千百年来,茶墨交辉,弥而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