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于道为最高
2019-09-10杨朝明
儒学与现代人生是什么关系?儒学在今天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这关涉儒学的本质。儒学是什么,应怎样理解儒学,汉代学者其实已说得很清楚。《淮南子·要略》说,孔子修治成王、康王的治国理念,述说周公的教训,用来教导孔门弟子,于是产生了“儒者之学”。
《汉书·艺文志》又说,儒家帮助社会理顺阴阳、阐明教化,儒学的施教内容来自“六经”,着重对仁义的阐释,“于道为最高”。
儒学以“道”为最高追求,这是理解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的关键。人们喋喋不休地谈论道,道无非就是指人的价值与信仰,指人生的追求、社会的遵循。在这样的层面理解,就能在人的社会性上认识自我,而不会形式化、功利化、空泛化地理解传统,不会拘泥于经典章句的纠结。
那么,儒学之道主要包含哪些层面的“道”呢?
天下为公的人伦之道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天下为公”,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是儒家追求的王道。古有“背私为公”的说法,“公”与“私”相对,一个人不自私也就是“公”,这是人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彰显了人的社会性存在。
如果说道是价值体系,德就是道引领下的行为方式。如果说道意味着“信什么”,德就是“怎么做”。就像《老子》是老子的“道德经”,《论语》《孔子家语》等书里的孔子言论可以说就是孔子的“道德经”,其中讲的是道德、价值、信仰,指引的是正确的人生之路。
孔子说:“道义是用来彰明德行的,德行是用来尊崇道义的。所以,没有德行,道义就得不到尊崇;没有道义,德行就得不到彰明。”有道之人才有公德,有了正确的信仰,德行好坏才有了标准,这意味着正确信仰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的人,人组成社会才有力量。荀子认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牛马反被人所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能群,而彼不能群。人的社会性存在,会面临家庭、工作、社会三个方面的关系,于是就呼唤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而这些都基于个人自身的品德。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提出“五达道”,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人与人相处的五种主要关系,其他关系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达道者,大道也。五达道如何处理?孔子提出的原则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孔子把它称为“人义”,即为人者都应自觉做到。
孔子、孟子大谈人禽之辨,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就是为了说清楚为人之道。孔子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儒家重要的为人之道,它是人的社会性的内在要求与基本规则,具有天然合理性。《礼记》说:“礼合乎天时,配合地利,顺应鬼神,符合人心,治理协调万物。”中国是最讲礼的国家,因为人们思考的是人性和人的价值,是人应该遵道而行、循礼而动。这显示出中国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政之所成的为政之道
儒家认为,礼关乎人伦,关乎社会和谐,为政者须充分认识礼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要“为国以礼”。
人们只有明理守道,循理而行,有耻且格,才能自觉遵守法度。例如,古代礼仪以祭礼为最重,祭祀之礼显示人之所敬,彰显内心所尊,故《国语·鲁语上》说:“祭祀,是国家重大制度;而制度,是成功处理政务的保证。”所以古代圣王才慎重地制定祭祀制度作为国家大典。
孔子常说“政者,正也”,“为政”无非就是“为正”。为政者本人如何行动十分关键。为政者皆有其位,他们更应该有其德,德位相配者才能为政治国。人有德有位,自然明白是非,懂得曲直。其身正,不令而行,他可以用自身之正引导天下之正。所以孔子说:“如果自身正了,从政还有什么困难的呢?如果不能使自身端正,又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人不学,不知义。为政者要做到自身正,须先有对“正”的认知。春秋时期的郑国人子产说“学而后为政”。这个“学”是指正确的认知,是“通过学习而有道术”。
所谓为政者,是具有管理职能的人,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引领者。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为正”,传统的“大学之道”讲求培养“君子”,他们可以讲求高深的学问,可以“喻于义”,他们的德行像“风”,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能担当、敢引领、格局大、有氣象。时代顺利前行,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要想知礼义、有道德,无论是为政在位者还是普通民众,都面临一个自身修养的问题。每个人都要理解自己的社会性存在,于是孔子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修身方法。这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点,它被认为是孔子在人文规则历史中设立的第一个黄金法则,被推尊为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伦理框架。
曾子说,孔子的学说“忠恕而已矣”,宋代朱熹将其解释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孔子的忠恕之道就是仁,是儒学的核心。仁的本义是“反求诸身”,即反省自己,亦即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
仁,并不高深。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我想要仁,仁就会到来。仁的基础是修己(修养自己)、克己(克制约束自己)、敦于反己(诚恳反省自己),仁的推延自孝敬父母推广到仁爱百姓,最后至于爱惜万物。人有爱心才能成人,基本表现在于孝亲,只有“亲亲(亲近亲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只是孝敬自己的双亲)”,最终实现“泛爱众”,让世界充满爱。
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是忠恕之学。一个人要懂得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的伦理定位,就要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看起来,孔子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但在简单背后,却蕴含着一般人想不到的“不简单”。
与时偕行的时中之道
在儒家话语体系中,“中”或“中庸”属于“至德”。庸可以理解为“用”。中庸,就是中之用,也就是用中,把握中道。中庸是“中和之为用”,要求不偏不倚,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人很难长期做到“中”。作为方法论和处事原则,中庸或中道原则是对和谐的追求。人处在伦理关系中,和谐的关系应当君仁、臣忠,应当父慈、子孝,人伦关系都是相互的、双向的,把握其间的平衡就是和谐,就能发现中和之美,这就是“天地位”。只有天地各得其位,才能“万物育”。只有稳定,才能生长;只有和谐,才能发展。
在孔子故里曲阜的文庙,宋代时的大门名叫大中门。在宋人心目中,“中”在孔子思想中的位置极其重要。因为这涉及人伦社会的根本问题,即人心、道心的关系问题。
中国思想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很深入、很透彻。《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人心自私危险,道心幽昧微明,只有精研专一,诚信地遵守中道。孔子说,人有基本情感和做人方式,此即人情和人义。人都有“大欲”“大恶”,但却不可“好恶无节”。人要令耳目受心役使,用心去思考一切,用心把握“中”。只有择中固执,才能从善如流,效法天道,至诚不息。
从社会管理的意义上讲,中庸指不断纠偏的过程。孔子说:“夫礼,所以制中也。”按照中道学说,人要按照该做的去做,这就是“以礼制中”。如有人不能做好,就要教育引导,这就是“以型教中”。如果有人违背道德规范,甚至伤义败俗、危害社会,教育也不起作用,那就要“以刑教中”,这就是加以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杨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