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几点思考
2019-09-10王界美
王界美
【摘要】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条件、党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德、行、教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好思政教师。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思考路径
新时代赋予思政教师重要使命,思政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提出的“六要”要求,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八个相统一”,致力于做一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教师。
一、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师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和殷殷期望,他指出,思政教师要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为要求。这就明确了思政教师首先应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并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 ,这就是说,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德高望重的威信,既要当学生的经师,又要当学生的人师,要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如果一个教师连自己都无法辨别善恶,又怎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呢?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以师为镜,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作为思政教师,我们应加强理论修养,做到知行合一。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在讲台上才能讲得理直气壮,思政课的教学才能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思政教师要用道德之美、出众之才、家国之情,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爱岗敬业、坚定理想信仰,诠释思政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做一名好教師不容易,做一名好思政教师更不容易。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有岗必有责,有责必担当,思政教师要做好新时代使命担当,赋予自身履职尽责的意识、敢于担当的精神,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思政教学的本职工作。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笔者半路出家,入职思政教师队伍,在教《形势与政策》这门学科时深有体会。该学科在高职院校只有8个课时,4个学习专题。如果教师马马虎虎应付式地上课,学生就无法把握国家形势、全球大局,更无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就需要教师潜心于教育事业,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为要求,为学生讲清形势、讲透政策。在我国,许多扎根边远山区的教师,正是秉持着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立于困难条件而不失追求,为寒门学子圆梦,为国家未来筑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就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心系学生,去浮躁之气,远离功利之风,默默无闻奉献于三尺讲台。所以在备课的时候,笔者就深入挖掘每个专题的学习内容,既了解历史,又立足现实,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内涵实质,同时进行分析研判、展望未来。
教育离不开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尤其是思政教学,思政教师要从思想上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也是笔者亲历教学实践的感悟。在所教的每一个班级,笔者都会敞开心扉地告诫学生——严师出高徒。在学习上,笔者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位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纪律、作业书写、课后阅读等方面严格要求,希望他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使自己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发光发热!在生活中,笔者以满腔的爱打开学生的心结,与他们交朋友,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和思想动向。
笔者班上有一位学生,第一次上课就没有来,通过跟班主任和同学们沟通,笔者了解到,这位学生因为一门学科挂科,于是就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其他的课程都不愿意参加学习。得知情况后,笔者没有批评该学生,而是主动联系他并促膝谈心,在下次上课时,让同寝室的同学喊他一起来课堂学习。课上,笔者特意请他回答问题,表扬他上课专心认真,最后这位学生一改常态,每次都积极到课,并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只有面对面、心贴心地和学生交流,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就这样,一次次的关爱,让笔者教的班级更温暖和谐,让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让学生更懂得感恩,更明白教师的殷切希望与家长的热切期待,因而更加刻苦努力、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正是有了教师的关爱,才有了学生“视校如家”的感觉;有了教师的关爱,才有了学生之间的融洽与亲密。
三、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习近平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直击思政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标定航道,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融合新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打造“思政金课”。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以理服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清楚,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然而这些原理、方法、理念单靠照本宣科的语言表述是无法阐述清楚的,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具体案例,通过把方法、理论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中,加深对其内涵本质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例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从40年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让学生感受生活越来越美好,从而引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这样,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从而引发探寻改什么以及如何改。
其次,加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样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扎实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在授课的班级中,笔者都会在“学习通”软件平台建立一个班级群。课前,笔者会根据每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布置预习内容;课中,笔者会结合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在“学习通”中设计抢答、讨论、问卷调查等,以核查学习反馈情况;课后,笔者会再借助“学习通”平台,布置一些课后阅读小常识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一线,研究学习,撰写学习论文;与此同时,笔者会在课后为学生释疑解惑,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在思政教学道路上求索,找准人生定位,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思政教师。
【参考文献】
孙兰英.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指南[J].红旗文稿,2019(0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