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洋务运动中的军事自强
2019-09-10梁雪莹
梁雪莹
摘要: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入侵中国,同时国内人民起义不断,清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在抵御外辱和镇压国内起义中,清政府的军队显得力不从心。而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使军事自强。主要是在洋务运动中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对八旗和绿营进行改革、建立近代海防体系和开展近代军事教育,使军事自强起来。
关键词:近代海防;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军事教育
19世纪40年代初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60年代前后,列强又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和特权。中国第一次面对如此耻辱,清朝内部一些有识之士目睹外国“穿件炮制”有感于“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运于西方之上,唯独火器万不能及”所以在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她们兴办军事工业的最初目的有两个。意识镇压人民起义,一是为筹建海军做准备。所以当时军事工业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制造枪、炮、军火,一是制造轮船。在洋务运动早起兴办的几个军事工厂和机器局,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单一,规模较大,设备较好,产品优秀的军事工厂是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湖北枪炮厂等。江南制造总局是同治四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办的。包活16个分厂,仿造和自造英国前膛枪、林明顿后膛枪、德国毛瑟枪和各式大炮、铁甲轮船等。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在同治五年主要生产轮船,共造船速度是当时其他军事工厂无法比拟的。湖北枪炮厂是张之洞在光绪十五年创办,主要分枪厂、炮厂、枪弹厂等主要生产小口径新式快枪、快炮等。
然而在军事自强中,陆军军事也有所改革,清朝的武装力量和分为兵、勇、丁三个层次。兵即八旗兵和绿营兵,是国家常备正规武装,其数额、编制、薪饷、防区均有定制,故称国家经制之兵。勇即官勇,有事臨时招募,事后遣散归籍,数额、编制、薪饷皆无定制,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定制,故其数量、装备、地位都不能与八旗、绿营比。丁即散处城乡各处的团丁,属于不脱产的团练保甲组织,实际上是半兵半民的武装。嘉庆初年清朝镇压白莲教起义时,八旗和绿营无力镇压,团练武装在这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时,清政府对团练武装寄望深厚,曾专门发布谕旨,刊刻有关文件,令各地官绅参照办理,并先后任命数十名在籍官员负责团练事宜。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以湘军和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却发挥了出人意料的作用。
一、改造八旗和绿营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入侵京津地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皇帝逃离京城。之后清政府为加强京师守备,从八旗和绿营中挑选精壮士兵,施于西式先进武器,设立神机营。同事清政府出于对旗营兵优越地位的考虑,只对八旗和绿营进行了部分改造。
神机营管理组织的庞大,超过了兵部,共有职官五百多人,远远超过其他各营,说明清政府对神机营的重视。“神机营共有马步队二十五营,分为左翼、右翼及中营,共有官兵一万四千多人。在管理大臣之下,设有翼长三人,总理全营事务,还设有专操管带二十四人,帮操二十五人,营总四十一人,令官十七人,掌分辖各营按一定日程操演枪炮、技艺、列阵等。操演时,并绘图呈皇帝阅看。”绿营是清廷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故称为绿营。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清代中期以前,绿营尚称精锐。但以后承平日久,营务废弛。于是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
二、组建湘军、淮军
太平天国自广西起义后,由于八旗和绿营较弱,无法抗击太平军的进攻,清军连败。清朝统治者号召地方官绅兴办“团练”,以保卫地方;另拨款给八旗、绿营召集乡勇,以充实军力。湘军是曾国藩在湖南团练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但湘军不同与团练,更有别与八旗、绿营军制。
湘军军事体质上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废除八旗和绿营的的世袭兵制,实行募兵制,.这是湘军军制的重大改革。湘军拣官、募兵的基本原则是:先设官后募兵,自上而下,层层拣募。即大帅统领将领,统领拣分统,分统拣营官,营官拣哨官、十长,直至募兵勇。湘军内部上下之间,官兵之间的这种拣募制度,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隶属关系。在战斗时,这种隶属关系显示了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防止兵将积久而成暮气,海军还定期裁汰老兵,令募新兵。第二、确定选将与募兵原则,即‘选士人’,领山农,选将即选‘书生’,‘士人’,选那些有一定科举功名的儒生,以及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绅士,募兵即募那些‘朴实少心窍’的‘山农’。第三、具有严格的军事编制。湘军编制以营为单位,分陆师、水师和马军三个兵种组编。陆师每营500人,下设亲兵营一个和前、后、左、右四哨。水师每营有快蟹、长龙、三板船组成。马军每营设前、后、左、右、中五哨,每哨马勇五十人。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到1864年,湘军以发展到47万,清政府为防范地方勇营规模过大而下令裁军。同治三年(1864)首先将南京的曾国荃五万人解散:次年,湘军除水师改编为长江水师,江西、南京等地留屯部分勇营任“防军”及左宗棠带赴西北一部分外,绝大部分解散回乡。湘军的裁撤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镇压太平军的任务基本完成,清廷疑忌曾国藩兵权太重,二是曾国藩以解散湘军求得清政府的信任,三是湘军连年在外作战,士气已减,内部有哥老会、天地会组织进行反抗,且常有抢粮台、闹饷之事发生,四是淮军已经有可以继续完成镇压太平军、捻军任务,到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直隶总督时,湘军已经不存在了。湘军虽以裁撤,但其营制对清军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此后,清军始终没有改变将帅专兵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北洋政府的军阀割据。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以外军的支持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枪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续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后,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等地,与捻军作战。在作战过程中,淮军的武器大有改观,陆续淘汰前膛枪换用后膛洋枪。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生产方式,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军事企业,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通过西方新的洋枪洋炮的使用和仿造,使得清军的军事装备大大改观,初步实现军事装备的近代化,为军事近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是改变传统军制建立军事制度的过程,它使近代军事自强起来。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洋务运动时期建立的近代工业,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依然发挥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奏办夷吾始末》(咸丰朝)北京:中华书局,1964:382.
[2]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制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488.
[3]刘铁铭:《湘军与湘乡》长沙:岳麓书社,20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