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19-09-10詹秋玉
詹秋玉
摘要:“数与代数”知识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内容,而小学生也需要通过这一知识板块形成良好的数感与计算能力,以便及时展开数学运算。客观来讲,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形成数学学科能力的基本前提,因为多数数学问题都会伴随着一定的计算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本文将从整理算理与算法、优化计算训练形式、优化计算反思与经验总结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客观来讲,现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小学生养成了过度依赖计算器的惰性思维意识,学生很少会自主展开笔算、口算与心算活动,而且经常出现计算错误,缺少优化算法、简便算法等健康意识。这就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小学生一说就会,但是一做题就错,且十分自觉地将错误成因归为不细心、不认真。长此以往,小学生将难以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训练与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丰富计算探究与应用,以便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足准备。
一、整理算理与算法
算理,就是计算的道理,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算”这一基本问题,便于小学生及时把握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解决的是“如何计算”这一技术问题想,便于小学生根据题意优化算法,完善解题思路。这两个基本要素可以大大优化小学生的计算思维与计算能力,便于小学生真正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整合算理与算法知识,引导小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把握如何计算、为何要这样计算等现实问题。
就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十根小木棒,先出示一根小木棒,然后逐渐增加木棒数量,随即列出“1+1”、“2+1”……等算式,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含义。本班大多数学生都可随着动手操作活动总结出“+”的实际含义,比如增加、变多、变大等等,而这也可以让小学生学会对比1-5数字的大小关系。然后,笔者就逐渐减少木棒数量,列出“10-1”“9-1”等算式。然后,小学生则可凭借加法认知经验分析“-”的含义,即减少、变少等等。如此,学生则可掌握加法、减法这两个算理,而这就便于小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根据题意列出加法/减法算式,由此展开准确地数学运算,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优化计算训练形式
丰富的数学运算练习是优化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條件,因为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与磨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数学运算活动,优化小学生的运算经验。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极易分散,而且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创新计算训练形式,不断优化小学生的练习感受,使其自觉参与数学计算练习,从而稳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
就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了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心算比赛,将6个异质学生分成一组,由学生合作完成心算练习。笔者会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出示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相关题目,各个小组需自主确定解题顺序,抢答,一旦有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则需进行下一道题的抢答活动,轮到第二个成员负责答题。这一激烈的心算比赛有效集中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小学生积极展开数学运算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计算算法,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笔者也会适当设计一些计算游戏,比如“计算拼图”、“纸牌运算”、“计算炸弹”等等,希望可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优化计算反思与经验总结
许多小学生会因为审题不清、计算法则记忆出现问题或者是不细心、不认真而出现运算错误,无法及时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及时优化计算反思,使其自主展开计算检验,总结计算经验,由此归纳出有效的运算技巧,以便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便于小学生及时实现学习进步。
就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以笔算形式完成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任务,按照题号排列顺序,规范、整洁地将各个题目的计算过程书写在草稿纸上。待做完作业之后,小学生需对照草稿纸上的计算演算过程,客观反思与审视自己是否出现了计算错误,由此优化小学生的运算习惯。另外,小学生还要定期总结运算经验,分析自己出现运算错误的频率、成因与规避策略,由此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基础条件,关系着小学生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优化数学计算教学结构,突出算理,整合算法,丰富练习,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海燕,王敬峰.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56-57.
[2]杨丽.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数学渐进式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2018(1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