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魏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任务初中信息技术问题

魏波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其知识所对应的思维能力,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思维能力;问题;任务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出发的信息技术教学,既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方向与方法,也对于教师实践经验的丰富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迁移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确定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的总纲,其指导和引导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明确列入到教学目标当中,能够激发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自觉性。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之一,就需要教师对一切教学活动,无论课上、课下作业与预习都应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于融合,全面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例如,在程序设计导入中,编写一个计算机程序首先要具有编程思想,而编程的思想源于人们的认知经验,“起床、上学、放学、回家”就是一套生活程序。当然,程序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根据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来进行修改,如学校与家庭突发事件相冲突,后者具有优先权,那么就需要先执行后者,这在程序设计中叫做“优先级高”。此外针对一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则叫做“程序调试与修改”。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首先需要确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本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建构程序设计的概念以及掌握学习程序设计的实际意义,因此从生活角度出发来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着促进作用,就好像是在利用计算机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划和解决。

二、充分发挥学生思维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自身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自身对于教学的期待不同,先入观念不同以及教学风格不同等都会使课堂教学受到影响。而思维所指代的高度领域,使这些方面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扩大化,因而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必须首先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逐步落实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出发,尽量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配以合作交流完善思维互动。例如,在“Excel数据排序”相关教学中,教师先将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布置下去,通过一些小活动来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方向逐渐明确,呈阶梯性。提出问题:如果按照每个人的总支出来进行排序,应该如何操作?数据的排序有哪些?(简单排序,即按照单列的内容进行排序;高级排序,按多条件来对内容进行排序)演示步骤:1、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选中数据菜单中的排序;设置要进行排序的关键字;按照降序进行排列,选择递减;最后单击确定,保存文件。在引导学生观察演示之后,来设计一个新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操作提示来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如对函数进行排序,先选择单元格区域;简单排序;高级排序;排序函数……

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进行更加主动的思考,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教师需要明确每一个问题和任务的目的性,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环节的任务后都能够获得相应地技能或技巧。真正实现通过提问和软件操作来提升学生思维结构化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加强系统性训练,培养思维品质

1、循序渐进地引导,培养思维深刻性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地经历思考和分析后,做出决策、评价以及对结果的验证,长此以往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且对于其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2、打破思维框架,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尝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维,寻找其他解决方法,在变换和应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体现在对软件工具的灵活使用等方面。例如,在初次接触Word和PowerPoint等软件时,学生们对于单独章节中的任务可以顺利完成,但如果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与具体操作方法来加以解决。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制作相册”的任务,让学生任选自己需要的主题来搜集素材,如Photoshop、Word、PowerPoint等等,但在确定选择之前,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选择这些软件的理由,针对具体进行具体分析,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思维定势,锻炼学生思维在面对多种选择时的灵活性。

3、设计开放主题活动,激发思维创造性

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主题活动进行适当变动,来引导学生通过新活动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内化和创新。例如,在练习排版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两个活动,第一是将具体一篇文章的标题设置为宋体二号字,正文设置为宋体五号字,格式……;第二是明确内容,如这篇文章是某大学某社团的纳新广告,请完成它的排版设计。两个活动看似涉及到的技术操作点相同,但第二个除了对字体、字号、图文混排等操作外,还会包括相对应的问题解决过程以及思维能力训练,两个不同层次的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操作技能,更要关注到学生是否能夠灵活运用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来解决问题,加强对其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贤.有效预设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2):70-73.

[2]陈静.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任务初中信息技术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