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聆听

2019-09-10吴利娟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8期
关键词:聆听音乐欣赏

吴利娟

摘要: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离开了“听”,音乐就成了无水之源,离开了“听”,音乐教学就无法实施。马克思曾说过:“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如何聆听音乐放在首位,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为重要的,聆听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得美的感受,还可以从中提高艺术鉴别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聆听是音乐欣赏中的必用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聆听方式,让学生学会聆听,才会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更生动、更精彩。

关键词:聆听 音乐要素 音乐欣赏 聆听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将高中音乐课程设计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其中高一阶段的《音乐鉴赏》模块为中学生的基础性教学模块,为必修内容,是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音乐鉴赏》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那么在音乐课中怎样做到让学生用心聆听?让他们善听、爱听、乐听?

1、安静的课堂环境是聆听的前提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聆听是学生接触音乐的第一步,在初次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就能做到静心聆听,这是一种良好聆听习惯的开端,是一种内涵,更是一种尊重。所以我对高一的新生第一节课的课堂要求就是,欣赏音乐时必须保持课堂的安静,大家要静心聆听,有什么问题欣赏完后再提问,而我在播放音乐前,也会观察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做好了聆听的准备,等每个同学都安静地准备好后,我再开始播放音乐,这样的初次欣赏效果必定很好。

2、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聆听的方法

2.1、闭目聆听

闭目聆听就是让学生在欣赏时,根据聆听的要求,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人在闭上眼睛或身处黑暗中时,听觉神经会异常敏锐,缺少了视觉的干扰,一切与外界的交流全有耳朵承担,耳朵仔细地听着音乐,并引导心来感受音乐的变化,继而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作曲家想表达的情绪,是喜是怒,是哀是乐,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欣赏的领域。当然闭目聆听不可能运用于整节课,我通常是在复听乐曲时采用,而哪怕就几分钟,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运用音乐要素进行聆听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无论何种类型的聆听音乐方式,都是以音乐要素的感知为基础。下面我们便结合乐曲具体分析,顺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在初听乐曲之后,让学生谈谈该段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初次印象是什么?学生阐述后,继续提问:为什么这首曲子会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呢?很多学生一时无法回答,这时便告诉学生——这是因为音乐要素的作用。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的不同会表达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乐内容,人们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明白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当然每一首音乐作品由于音乐要素的侧重点不同而显示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老师要充分抓住重点要素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并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特点的感受。

如在第一节《草原放牧》的教学中,欣赏之前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和声、速度、力度、旋律、音乐语言等特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聆听,主奏乐器是什么、乐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你是根据哪个音乐要素将其分段的、每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每个乐段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等等,从而可以很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避免“盲目聆听”。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时,从《欢乐颂》主题雏形出现到后面的反复变化,在反复时,音乐用了变奏的方式从弦乐器转到管乐器,逐渐增强音响,直至整个乐队的全奏,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这一变奏手法?可在聆听前提问:节奏、音区、调式、配器……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改变?你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吗?学生抓住了作品音乐要素的某些特点,听音乐作品就会有了侧重点,聆听的目的就会更明确。

2.3、运用音乐要素进行对比性聆听

相同的乐曲由于音乐要素的侧重点不同而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有比较地听辨,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愉悦、轻松地进行音乐学习。如在欣赏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中,第一首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教学中,我便让学生对比聆听王世慧版本和彭丽媛版本,王世慧版本为4/4拍,速度平缓,音乐风格高亢嘹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彭丽媛版本为3/4拍,速度由慢变快,音乐风格轻快活泼,热情洋溢。又如在欣赏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中,古曲《阳关三叠》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对比聆听埙演奏和合唱两种形式,让学生谈谈哪种形式更能表现出诗中深沉含蓄、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惜别之情,让学生始终保持聆听的兴奋状态。只要教师每一次引导活动的方式不同,学生忙于完成教师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养成聆听的习惯。

2.4、反复倾听,保持聆听的新鲜感

享受音乐的关键在于反复多次聆听,当我们聆听次数越多,就能够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美,获得的乐趣也越多。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目的地选择长短适度的音乐作品,在教学环节上采取“聆听——分析——再聆听——再分析”的模式。每一次的聆听选择不同的聆听方式,让每一遍的倾听都有新的发现,对每遍音乐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例如在《鳟鱼》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在初步聆听的基础上分析音乐情绪情感;再次聆听,分析作品的乐句乐段、曲式结构、主题与变奏的音乐特征;当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建立了对作品曲式特征的音乐记忆时,再打乱乐曲曲式顺序,由学生自己去判断作品的结构,通过聆听、聆听、再聆听,直到學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为止;最后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理解音乐,体会音乐的思想情感。

2.5、感知聆听,主动参与进音乐

学生用心去感知而理解的音乐远比教师说教而获得的音乐感染力要强得多。如在欣赏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印度乐曲《欢迎》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那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那余音缭绕、婉转曲折的琴声,总结出印度音乐的特点,我便鼓励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手臂或手指或在课本上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学生划出的线条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这种用“听”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感知中获得的音乐感受是与教师的说教无法相比拟的,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来也培养了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

当然聆听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当良好的聆听习惯养成时可以大幅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优秀的教学方法,用我们的睿智走近学生,让他们知道聆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在音乐课上无目的地“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最中心的环节就是聆听,初听、复听、细听、精听。只有通过不断地聆听,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从而为他们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音乐教育。2007。[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

[3]王朝霞,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改革。[J].中国音乐教育,2003.2。

[4]赵耀清,如何培养音乐内心听觉。[J].《黄河之声》杂志社,2008.3。

猜你喜欢

聆听音乐欣赏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议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浅谈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积极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打开音乐鉴赏的链接
喧嚣时代如何学会“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