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如何用好课本插图

2019-09-10王之剑

关键词:张骞汉武帝西域

王之剑

摘要:插图是中学历史课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学,利用《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带领学生通过读图,发现历史细节;通过演图,穿越历史场景;通过补图,寻找历史证据;通过辨图,捕捉历史真相。

关键词:历史课本插图史料核心素养

插图是中学历史课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中的插图——《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为例,谈谈如何用好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一、读图:发现历史细节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课本插图往往都是經典史料。《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它所传递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信息极为丰富,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世所公认,多年来都被中学历史教材用作插图,辅证汉武帝时期的中外交往。对于这样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教学资源,笔者在上课伊始就有意引导学生认真读图,尽可能从图中发现更多的历史细节,获取有效信息。

【片段1】

师这幅插图中,哪一个是张骞?哪一个是汉武帝呢?

生左边跪在地上的人是张骞,右边骑在马上的人是汉武帝。

师张骞身后是什么人?

生后面两个人手里各举着一根符节,应该是张骞的助手。再后面一人管理着四匹马,应该是马夫。

师汉武帝身边都是什么人?

生马前一人牵着马,应该是侍从,后面还有一人举着曲柄华盖,应该也是侍从,其他人应该都是大臣。

师你还能看到什么?

生马上驮着东西。

师是什么东西呢?

生应该是自己的行李和用来友好交往的丝绸等礼品。

严耕望先生指出:“真正高明的研究者,是要能从人人能看到、人人已阅读过的旧的普通史料中研究出新的成果。”表面上看,这幅插图中只有几个人、几匹马。想要获取每个人的身份以及马上的物品等深层信息,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而阅读、推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就是一种史料实证素养。在阅读、推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中,教师还有意“为难”学生:为什么跪着的是张骞,骑在马上的是汉武帝?为什么张骞不可以骑在马上,汉武帝不可以跪在地上?我们之所以认定张骞是张骞,汉武帝是汉武帝,就是因为占有了一定的史料,并从史料出发,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这其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唯物史观。经由与教师的互动,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素养便会慢慢地得到提升。

二、演图:穿越历史场景

这幅壁画生动再现了张骞将要出使西域时的历史场景,但是没有声音,没有活动。历史的故事性和感染力由此大打折扣。只有对历史有感同身受的真切体验,学生才能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客观评判和宽容接纳,这就是历史解释。唯有如此,学生探究历史才能具有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也就是家国情怀。“在课堂中教师有必要运用历史细节来构筑历史现场感,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魅力。”角色扮演不失为明智之举,其中,即兴表演用时少、见效快,尤其值得推广。本环节,经由教师现场导演,一个学生演汉武帝,一个学生演张骞,实现了历史场景的“再现”。

【片段2】

(“汉武帝”骑在马上,模仿马蹄声“嗒嗒”。全班笑。)

张骞(跪下)臣参见陛下。

汉武帝爱卿,你可清楚你这趟去西域的目的?

张骞(坚定)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匈奴一日不灭,国无宁日。

汉武帝你知道大月氏在哪里吗?

张骞臣不知道,但臣一定会找到的。

汉武帝此去凶险异常,你是否准备好了?

张骞臣准备好了。不管多么凶险,臣都不怕。

汉武帝既然如此,那就出发吧。一路上多多保重!

张骞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陛下保重!

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穿越”到历史现场,强化了自身的历史体验。

在肯定和表扬了学生的表演后,教师追问:“‘张骞’,你刚才说去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教材在这幅插图上面的一段文字中就有‘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表述。”学生如是回答。对于这一结论,黄泽敏先生在《论敦煌323窟中匈奴祭天金人图像》一文中也认为:“在历史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之行与问金人名号并无关系,而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打败匈奴。”但教材中的这幅壁画,表现的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场景,其目的并不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相关论述可参见拙文《“张骞出使西域”插图位置宜微调》,下文也会有所阐述。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教师的这一认识转化成学生的共识。

三、补图:寻找历史证据

在这幅插图上有一个黑色块,其实,这是榜题,上面刻有文字。据金维诺先生考证,榜题内容为:“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前汉”即西汉,“中宗”是汉宣帝的庙号(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汉武帝的庙号是“汉世宗”),“金人”指黄金制作的佛像,“博望侯”即张骞。展示了榜题内容并做了一番简介后,教师便层层启发学生深度思维。“凡对于一事物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的人就是有历史的兴味。”“打破砂锅问到底”,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是史料实证。

【片段3】

师(出示榜题内容)这个榜题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谁能够找出来并改正?

生“中宗”应改为“世宗”,因为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汉武帝,不是汉宣帝。

师很好。还有吗?

生“大夏国”应改为“大月氏”。

师再找找看,还有没有问题?

生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不是去问什么名号。

正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教师播放了一段汉匈之战视频,简单介绍了霍去病对匈奴发动的河西之战,重点提到了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的记载。这件事情,《魏书·释老志》也有相关记载。孙修身先生引用了这段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获其金人……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马世长先生考释:“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事……事在元狩三年春……‘得休屠王祭天金人’。”“霍去病讨匈奴”是指公元前121年的河西之战。汉武帝获匈奴祭天金人一事发生在“元狩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0年,至少是在“霍去病讨匈奴”之后。这样的考证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特别是历史的时序性。“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讲授历史,阐明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时间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解释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在历史时间的纵向动态系统中认识和了解历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的主要方法。”这时,再回头看图,就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感。

【片段4】

师大家觉得这幅壁画反映的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情景,还是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景?

生第一次,因为插图的位置就在课文第一段描写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正文下面。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二次,因为汉武帝获得金人是在河西之战后,而河西之战又发生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后。

师(随机叫一个学生)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生我也觉得应该是第二次,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候还只是一名郎官,等到他从西域回来以后才被封为“博望侯”。

师厉害!既然是第二次,那么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生走访西域各国。

师很好。现在大家觉得这幅插图的位置合不合适?

生不合适。不应该放在第一段文字的下面,因为第一段文字讲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应该放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文字的后面。

四、辨圖:捕捉历史真相

教学至此,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教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挑战更高的难度。

【片段5】

师这幅壁画的榜题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错误?(提示)这幅壁画形成于唐朝。

生唐朝的画工历史没学好。

(哄堂大笑。)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后人故意借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吸引大家的关注。

师既然其中有这么多的错误,那么这幅壁画反映的历史可信吗?

生可信。很多史料都有相关记载,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孙修身先生认为,此画榜题中把汉武帝写成了“前汉中宗”(即汉宣帝),“这一错误大概是由于画工缺乏历史知识造成的”。沙武田先生在《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一文中指出,这一错误,很可能是人为的。创作该壁画的画工,极有可能就是佛教徒,甚至是“来自中亚西域的移民”。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利用“名人效应”,宣扬佛教。“在经过‘角色转换’之后,以洞窟壁画佛教历史故事图像的形式出现,结合其他有史可载的可信的佛教历史故事,最终作为一种‘历史图像’,完成‘图像记忆’功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敦煌的佛教洞窟中,供人礼拜、供养、观瞻、学习,以使其达到弘扬佛教的目的。”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者对于张骞出使西域一事都是持肯定的态度。这幅壁画中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只是出于后人的无知或笔误。至于佛像一事,不管是真是假,都说明张骞出使西域的真实和伟大。试想,如果这件事不伟大,唐朝僧侣和画工也不会费尽思量打张骞的主意。

对于这幅壁画的价值,张振新先生的《谈莫高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一文,对张骞出使西域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比较令人信服。作者高度肯定了这幅壁画的历史价值:“第一,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张骞出使西域影响的深远。……张骞以后八百年,唐代佛徒撷取张骞出使西域来作画题,正说明张骞所从事的事业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因而能够经久不衰,世代记忆在人们的心里。第二,它是我们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一幅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绘画。……画面上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闪烁着高超的艺术光彩,这就使它成为一件不可企及的历史作品。”

初中学生的考证当然不可能有专家的水准,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到了发现和思考的快乐,锻炼了探究和思维的能力。在探究和思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方联系的,历史事件的发生也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才能得到提升。

在那个久远的时代,没有现代影像技术,留给后人的历史大多是文字形式,能有这样的画面,对于今天的人们实在是一种幸运。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了这幅经典插图的教学功能和研究价值,一线串珠,使课堂教学浑然天成,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穿课堂始终,并能落地生根。不管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这也是一种幸运。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2] 公维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插图介绍与史实辨正[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0(8).

[3] 严耕望.治史三书(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 李月辉.“我在历史现场”——于细节处发现历史的魅力[J].新教育,2017(16).

[5] 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 金维诺.敦煌壁画中的中国佛教故事[J].美术研究,1958(1).

[7] 杨鸿烈.史学通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1.

[8] 孙修身.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J].敦煌学辑刊,1981(1).

[9] 马世长.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J].敦煌研究,1981(1).

[10] 赵志汉.历史学科的时间观念教学[J].历史教学,1992(11).

[11] 沙武田.角色转换与历史记忆——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的艺术史意义[J].敦煌研究,2014(1).

[12] 张振新.谈莫高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1(3).24,47,58,59,64,72,75,83

猜你喜欢

张骞汉武帝西域
张骞探西域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西游新记7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树为何名
张骞通西域
祖逖闻鸡起舞
THE STONELION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