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体验:德育实施的一条路径
2019-09-10胡恒美张晓英
胡恒美 张晓英
摘要:作为提升精神、追求价值、培育情感的教育活动,德育要通过真实的体验丰富个体的情感与意识。具体路径为:实施岗位角色体验,在管理中育人;实施主题活动体验,在活动中育人;实施生涯规划体验,在引导中育人;实施社会实践体验,在实践中育人。
关键词:岗位角色主题活动生涯规划社会实践
作为提升精神、追求价值、培育情感的教育活动,德育要通过真实的体验丰富个体的情感与意识。因此,德育应该从传统的说教走向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从发现和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多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实施以自主体验为核心的“体验—感悟—成长”的生命化德育模式,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一、岗位角色体验,在管理中育人
各班都实行班干部竞聘和班干部轮换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靠自身能力管理班级事务,实现自我规划与管理,自我批评与督促,自我教育与发展。
学校在每个年级都建立了年级学生会,学生会在学校团委与年级组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如根据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同伴进行组织、分配、评价和服务。作为学校与全体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在班级管理、寄宿生管理工作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将学校的各项精神在学生中宣传并加以贯彻执行。作为学生的代言人,学生会还通过正当的渠道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中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此外,学生还可以自发组建学生社团,在学校和教师的技术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和协调。在这里,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活动,成为社团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评价者。不同的岗位与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
二、主题活动体验,在活动中育人
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将形成的道德认知自觉内化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為。学校精心组织每一次主题教育活动,以期给予学生深刻的活动体验,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在活动策划阶段,学校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都会广泛了解学生对德育活动的需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思路,改进活动方案,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使之既符合学校工作的整体要求,又能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激励学生。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开展“一班一文化,一班一特色”活动。一是用文化主题项目增强班级凝聚力,用共同愿景激发全班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沟通、勇于前行的内驱力,使各个班级成为物质丰裕、精神和谐的集体。二是创设班级的标志性文化。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都会有一项传统活动,即班徽设计和班歌比赛。班徽和班歌是一个班级的标志和象征,它们与班级的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含蓄而隐性的文化渲染。在为班级设计班徽和班歌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渴望把自身的特质融入班级的标志中。每个人都化身设计师,创意十足,精彩纷呈。
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在体验中明晓事理,在感悟中学会做人。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我们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与需求,分层次地引导学生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主题教育活动。目前,我校已初步构建起“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生涯规划”“沟通交流”“健康生活”“审美创造”六大模块的自主体验的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三、生涯规划体验,在引导中育人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选科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学生面对多元选择时,难以正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
为此,学校提出了“自我追寻,目标引领”的生涯规划理念,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生涯规划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职业”“生活”“价值”三方面的学生生涯教育目标。学业生涯规划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和进取心,促使学生自主思考“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我该如何调整”,让学生在人生规划的“导航”下不断前行,并体验到有目标的成长历程所带来的获得感。
四、社会实践体验,在实践中育人
社会实践体验是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所得,将课堂上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将相对封闭的教育转化为开放的教育。学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注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学校周边的博物馆、名人故居、工厂、部队等建立联系,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研学、参观、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课程。
每年寒暑假前,学校还会指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要求学生在假期主动联系社区,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于助人、诚挚待人、豁达做人的积极情感,增强社会参与和责任担当意识。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组织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赵国栋,郑惠杰.对生命教育的一点反思——学校德育中情景体验模式的建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