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助推全民艺术普及
2019-09-10梅庆庆
梅庆庆
摘 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民艺术普及精神”,让艺术深入民众生活,根据中办、国办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件,在全面增强国家软实力上,需要突破原有框架,实现创新。文化馆是深入民众的文化事业单位,背负着历史责任和使命。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当地老百姓创造高质量、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随着国家免费开放文化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实现文化艺术普及工作也被我们提上了日程。不仅仅满足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也要把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普及到基层乡镇,人民感到精神生活的富足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关键词:公共文化;艺术普及;全民艺术
在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道路上,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如开展了一系列的免费艺术培训,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市民艺术欣赏能力和素质的提升。2.有利于增高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3.有利于弘扬即将失传或被忽略的民间艺术。4.有利于整体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影响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多年如一日,不断开办新的文化培训课程,培训范围也一步步从城区延伸至乡村、福利院、部队,不断创新培训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活动已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了本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突破模式打造项目发展新思路
1.1普及常识,培养兴趣
在文化建设工作上,我们不能采用“填鸭式”的建设思路,而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传播渠道,去培养公众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和兴趣,引导群众自发性的学习。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文化自媒体宣传、知识讲座、公益培训、大中型艺术演出等多种多样的平台和渠道,以最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式去普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与知识。为了使文化艺术教育能够深入人心,扎根基层。我们除了进行最基本的艺术培训,还组织了多个社会文艺团队,比如:少儿合唱团、少儿小提琴弦乐团、馆办舞蹈队、公益文化使者团队等。这些团队都是由专业教师进行训练,目的是保证演出质量,让群众真正喜欢上他们的作品,从而让他们产生想要参与进来的欲望。这些文艺团队逐步为我市的文化建设编织出了一张网络。
1.2动静结合, 提升审美
只有人民群众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才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因此,举办的每一场演出、讲座、音乐会、书画展,都是想把这些艺术形式中最美的一面展现到群众的耳中和眼前。结合我市传统文化艺术的演出,加上我们举办的展览和讲座,一动一静,逐步提升审美水平。一个品尽天下珍馐美味的人,自然不会对粗制滥造的食品产生食欲。审美也是一样的道理,久处芝兰之室,自然会自发的摒弃负能量,水平低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受惠群众越来越多,审美水平提升的大环境一旦形成,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费。
1.3整合資源, 挖掘潜能
为了普及人民群众的艺术工作,我们也要将手中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不但要整合现有资源,为了保证这项工作能够长久的开展下去,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培养选拔制度。通过坚持艺术教育,艺术审美及艺术培训工作,整合我市现有的专业师资力量,加上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班。不断完善专业艺术人才梯队,整合志愿者资源,合理分配人员配置,进行专业化建设。使整个公共文化教育和艺术普及工作能够如同“造血干细胞”一般源源不断产生新的能量,不断挖掘我市的民间艺术,不让其在民间埋没。我们有责任将其做好,让人民满意。
1.4依托载体, 活跃生活
无论是学校、社区、乡村还是部队,都是我们在推进工作时能够很好利用的载体。每逢重大节假日,都是开展活动的机会。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人民才应该是文化艺术生活的载体,让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群:农民、工人、军人、外来务工人员、学生、退休职工、空巢老人等通通参与进来,在满足他们日常生活丰富性的同时,也为文化工作的深入打好基础。根据不同地区人民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实现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个行业,各个生活圈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这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
升格创新引项目发展源头活水
在发展理念上,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避免矛盾的产生,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尤其是面对社会弱势群体,我们要本着共同进步,共享建设成果的原则,保证他们享受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权利。
在内容形式上,本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传统,在表现形式和内容的拓展上,我们已进行了近千次的艺术指导,表现形式涵盖绝大多数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实现了形式上与民众对艺术生活需求的无缝衔接。
在推广方式上,线上和线下活动的两种方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无论是线下的展览、讲座、民间艺术演出;还是线上居民参与的个人作品展示、书画、摄影、文学艺术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文化工作的内容,提高了人民的参与感。每个人都是艺术的参与者、创造者、欣赏者、宣传者。
全民参与彰显项目实效地位
项目从实施开始持续到今日,仍在探索的路上。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已从早期的戏曲、舞蹈、书法,逐步拓展至乐器演奏、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摄影等多个类别。从参与范围上,从一开始的市区小范围参与,到现在整合到周边乡村资源和人群,影响力在不断扩大,逐渐深入人心。
从艺术普及工作一开始,各级领导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随着工作逐步进展,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转发和报道,为创新力的出现提供了活力。
结语:在普及全民艺术的路上,只有通过提升创新力,提高执行力。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后继动力,才能将工作持续推进下去。
参考文献
【1】姜天骄:《迎接十九大特刊文化改革发展:筑牢文化自信坚实根基》,经济日报电子版: http :// www.ce.cn / xwzx / gnsz /gdxw / 201708 / 22 / t20170822 _25182487.shtml ,访问时间: 2018年2月21日。
【2】范周:《深度解读〈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求是网:http :// www.qstheory.cn / culture / 2017 - 04 / 20 / c _1120844234.htm ,访问时间: 2018年3月20日。
【3】文化部:《 2011年全国文化发展基本情况》,中国政府网:http :// www.gov.cn/ test / 2012 - 04 / 11 / content _ 2110583.htm ,访问时间: 201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