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预习中遇到的困境及突破方法

2019-09-10罗碧珍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小学教学

罗碧珍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预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小学生的课堂能力有限,一些重点、难点很难直接在课堂上顺利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有效的指导学生做好有效的预习工作,以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高度的配合。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学习;高效预习

语文学习是个提高文学素养、增长文学知识、提升写作能力的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在当今语文教学不仅应当是简单的灌输知识(授鱼)、而向传授学习方法(授之于鱼)。及时的课前准备,有利于高效的课堂进行。并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文中不懂知识的好奇心,了解自己对语文知识的薄弱之处,上课仔细着重听讲,补充自己的不足。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高效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正确认清语文预习现状

(一)对语文预习重视程度低

在现实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对预习作业只保留在口头上,而学生往往不重视口头作业,很难将口头作业落到实处。致使预习仅仅保留于形式,并无实际作用。教师对预习的不重视使学生感受不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不知道预习的方向与方法,学生无从下手,盲目复习,事倍功半。

(二)预习程度肤浅效率低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预习作业,老师布置预习作业可有可无不知道正确预习的步骤和方法,每次预习功课只是将课文浏览一边、随意的标一标课文中生词生字的拼音就草草了事,并不进行深入探究了解所以并无实质性收获。而且预习没有目的性方向性,缺少直接明确的预习方向,整个预习过程效率极低,因此预习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课前预习的积极意义

(一)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在新课的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事先在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克服生僻字困扰,初步掌握文章大体主旨内容。使学生在课前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做到淋漓尽致,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跟住老师的讲解思路,集中精力于自己不会的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事半功倍。

(二)充分的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升入四年级后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好奇心,没有了低年级时对一切新鲜事物无尽的新奇。如此下来,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课本的初步熟悉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在课堂上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相反如果在课前学生没有充分的准备预习作业,那么在课上老师讲课的同時学生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不知所云,非常迷茫,逐渐的这样的同学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在课堂上无所适从。可见: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同学课上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工作的良好进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预习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习自己动手查生词生字,学习自己动脑思考文章的大概内容与主旨,回答本课相关问题。预习通常都是安排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课余时间用在课前预习的时常纯粹由学生自己来掌握,这其中十分锻炼学生对自由时间的掌握。对学习时间合理的安排,认真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课效率提高,作业完成难度自然降低,作业负担自然下降。这就是一个良好的高效学习循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小学语文高效预习方法与策略

(一)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指导

教师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这学生对待预习的认真程度,因为在学校期间老师在学生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预习,为学生预习指方向,判对错。在锻炼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渐进性,一步一步使学生自主预习能力不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举个例子,我们在让学生预习四年级《虎门销烟》时,由于学生预习能力不足,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初步了解鸦片以及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标画出生词生字,查阅字典,进行标注。通过预习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林则徐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新课新知识的好奇。仔细的计划安排具体的预习步骤,认真传授预习的具体的方法。对学生在初步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督促改正。其次在学生掌握初步的预习方法时,教师同时应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一定自己发挥的空间,将预习作业大部分在课下进行,课上为辅助作用,“课上课下相结合”,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吸收程度,在课堂上占用一定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课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思考文中多次写景和课本的作用;赏析课文中景色渲染对于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最后,教师在新课上对学生对新课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完成情况。最后,长此已久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预习方式,习惯日常预习,这样预习作业就可以脱离于课堂安排在课下进行陪。但是,这只是最优计划,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较好较快的发展。

(二)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预习方法

首先,使学生明白预习的意义。指出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并指导学生化繁为简,明确要解决和理解的问题后,通读课文,带着问题去文中寻找答案。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要求学生随手做预习笔记,特别是苦涩难懂的古诗文时。例如在学习陆游的古诗二首时,学生要在课下将难懂的古文古字的现代汉语翻译标记在对应古文旁边,并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注意听讲和提问。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对文章进行批注。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或用不同的记号表达等等。

结语: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渐近性的过程。教师教给学生课下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使用不同的计划与方法。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坚持,共同努力,持之以恒,逐渐使自主预习日常化,逐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天娇.探究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6):111.

[2]叶琴.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9):36.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小学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当前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及建议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