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广播在融媒体背景下的短音频探索

2019-09-10刘佳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8期
关键词:融媒体

【摘要】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面临诸多挑战。但技术的变革与用户接收信息方式的改变,也同样给其带来机遇。发挥制作高质量音频的优势,设置《有声美文》微信栏目,将知名作家、写作爱好者、出版社、作曲人、网络用户以及传统频率的听众汇聚在一起。探索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的短音频发展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短音频;《有声美文》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億,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中国传统广播媒介及从业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广播不仅有众多具有不同声音特质的主持人,音频制作也有较高的水准。因而,在融媒体时代,探索移动短音频发展大有可为。本文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号《有声美文》栏目为例,探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的短音频发展路径。《有声美文》栏目的意义在于,推广全民阅读,汇聚知名作家,写作爱好者,出版社,将传统频率的听众转化为本台新媒体用户。

1. 栏目缘起

《有声美文》栏目从2018年3月成立至今,共推送了40期,其中从第5期开始有了固定的栏目名称《有声美文》。从2019年3月1日开始,更新频率确定为每个月4期。本微信栏目的设置,旨在立足电台声音优势,探索一条新媒体短音频路径。

有声美文的创意缘起是2018年3月,正是大地复苏,充满春意的季节。根据电台的特色及优质资源——好声音,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第一次推出《听 | 冬去春来 春天和诗歌一起醒来》这样一篇涵盖了短音频及图文的微信推文。用好声音演绎诗歌,让春天和诗歌一起醒来。在缘起阶段,并没有固定的栏目名称及规律的更新频次。

到了2019年春节前,推出了两篇有声美文,《#网络祝年#大咖意趣》和《冯骥才笔下的年意》这两篇有声微信推文。两篇文章均为名家名篇,朗读者为吉林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钟晓和袁礴。美文与好声音相得益彰,让人回忆起曾经浓浓的年味,深受用户的喜爱。

根据用户的积极反馈,2019年2月19日推送的美文开始有了固定的栏目名《有声美文》,文章篇幅在2000字以内。在吉林广播网门户网站上,设有“有声美文”栏目,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的主页的子菜单里也集结了每一期有声美文作品。在每一期推送的最新微信作品,也会附有往期链接,方便用户收听往期美文。

2. 内容为王,关注用户的心理需求

在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内容为王,始终是发展的基础。栏目的文章选择,绝大多数的作品均选自名家名篇。此外,为鼓励当代作家及写作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也会适当选取一些此类作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宇提出,“中央电台有全国性的IP,而对于区域性广播来说,非新闻性节目可以获得全国性的关注。”《有声美文》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目前收到来自湖北、陕西、江苏、吉林等省份的原创散文作品。

在选择朗读者方面,根据编辑选择美文的内容和风格特点,选择兼具极高朗读水准及知名度的主持人,这其中包括吉林广播十佳播音员,长春电影制片厂配音演员,热门小说播讲人等,朗读者的水准直接影响用户的产品体验。此外,每篇推文均附文稿及高清图片,并根据文章的风格进行排版设计。在融媒体的环境下,需要考虑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的接收需求,以及接收习惯不同的用户。如在公共场合,用户不方便直接收听《有声美文》,可以先阅读文字及图片,在合适的接收场景继续收听美文。

在与用户互动方面,在《有声美文 | 汪曾祺: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赠书)》这一期,我们邀请用户听完美文,留下自己的感受,点赞数最多的前三名即可获得一本汪曾祺珍藏版《人间草木》。此次活动共精选出16位用户留言,他们动情地留言也获得了其他用户的点赞,这一次有奖互动,激发了更多的用户在听过美文后,产生一定的思考,并通过赠书的方式鼓励用户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从阅读量、点击“在看”,评论的数量方面折射出,用户人群的年龄集中在中年人群。回忆类的美文如《有声美文 | 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有声美文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与生活态度相关的美文《有声美文 | 老舍:我的理想家庭》《有声美文 |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有声美文 | 中年》也得到了用户强烈的共鸣。

从作品类型来看,知名作家的作品更受到用户的认可。有声美文发布以来,在春季推出的美文——《有声美文|聆听朱自清笔下的春天》阅读量最高。在今后,把关投稿的作品,我们将制定更严格的审核标准,以达到用户的期待。毕竟,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能够让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关注以及认可《有声美文》栏目,我们必须坚守内容为王,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更多更好的提供优质短音频内容。

3. 栏目的困境与发展

文章的版权问题,是从一开始便一直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选择作者逝世超过五十年的作品规避侵权。因此,可选择的文章范围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每月四期的更新频率。解决版权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与《父亲写的散文诗》版权拥有方签订授权使用合同,在微博端联系《父亲的手》作者,著名翻译家林少华,征得同意后朗读其文章。我们在每篇美文后附上投稿邮箱,全网征集原创稿件。先后征集到来自湖北、陕西、江苏、以及吉林省本土职业作家及写作爱好者的投稿。此外,我们还与拥有作品声音改编权的出版社取得联系,并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

随着《有声美文》栏目影响力的扩大,我们也将提高对短音频的版权保护意识。黄学平认为,入局短音频的企业会增多,大家也将重视起短音频IP开发和独家IP占领。从法律的层面,也将进一步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

在播放平台方面,目前在“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首发,吉林广播网门户网站转载。在今后将拓展到其他音频平台上播放,方便不同平台上的用户收听收看《有声美文》。此外,也可以探索在频率开设有声美文栏目,形成传统广播与移动端的互动与反哺。

在《有声美文》未来的发展中,它以短音频为基础,进行融媒体探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有声美文》的更新频率。此外,将继续加大洽谈更多有版权的优质文学作品以飨用户。集结吉林省内,乃至全国的朗读好声音加盟《有声美文》的录制。此外,将通过阅读量,评论,点击“在看”数量,线下举办配乐朗诵会的方式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接受用户的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黄学平. 短音频:移动互联广播的下一个风口[J]. 中国广播, 2018(9):51-54.

【2】冯悦, 杨康. 广播媒介和短音频市场如何对接[J]. 新闻前哨, 2018, No.291(08):67.

作者简介:刘佳旎(1991年出生—)女,辽宁沈阳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公共关系与策划方向。

猜你喜欢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县级台公众号的运作发展
融媒时代广播评论发展问题研究
重塑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传播新优势
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