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

2019-09-10蔡迎旗冯慧何婷婷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作环境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

蔡迎旗 冯慧 何婷婷

[摘 要] 幼儿园是教师日常工作和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的场域,以全国3111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幼儿园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年龄、教龄、学历和园所性质、规模、等级对教师自主学习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幼儿园工作环境因素的影响力度明显高于这些背景因素;构成幼儿园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精神环境、学习机会、资源条件四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力度依次递减。为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幼儿园应努力改善其工作环境,包括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赋予教师学习的自主权;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创设利于教师学习的精神环境;拓展园所内外的学习机会,实现学习渠道的多样化;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丰富教师学习资源。

[关键词] 自主学习;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

一、问题提出

当前全球化的教师教育改革倡导教师专业发展更加注重教师个人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已经由“教师教育”转向“教师学习”,[1]自主学习意义凸显。自主学习是教师适应当今时代知识爆炸和科技飞速发展必备的核心能力;[2]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保障;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3]教师自主学习的研究已成为教育界一个重要议题。

目前关于“教师自主学习”的定义存在多种说法,如依据成人教育理论,教师的学习动机是期望能力与现有能力存在差异,其自主学习是指自主决定习得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习得的各种活动,包括制定学习计划、使用学习策略、维持学习动机等;[4]还有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独立性,将“自主权”视为人类尊严的基础,是人的权利和教育的本质目标,[5]据此提出的教师自主学习是指在特定环境下自己对学习的目标、内容、计划、方法以及过程监控、学习结果的负责的一种能力;[6]也有将教师等同于普通学生,强调使用元认知策略,自主管理思想、情感、行为,并系统地影响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计划、监控、控制和反思四个阶段。[7]结合上述研究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本研究将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基于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的,由其主动发起并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以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为最终目的的专业发展活动”,[8]并将从认知与情感、技能与能力、行为与习惯三个维度考察其现状。

在教师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中,影响因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厘清教师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准确把握提升教师学习质量的核心。目前已有学者通过实证调研总结中小学、中职、高校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意志控制力、专业自觉、学习策略、自我监控等内部因素。[9][10][11][12][13]诚然,教师自主学习是一个高度个体化的活动,内部因素是关键,但教师自主学习并不是发生于真空中,而是教师与情境交互的结果。[14]当前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外部因素,特别是教师工作环境——学校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如李志凯认为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校可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环境,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和提供学习机会等。[15]董静从生态环境视角梳理了校长领导、组织愿景、组织的权力结构、教师文化、管理机制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16]勒温(Lewin)提出的群体动力学认为要了解一个个体行为,最好从其所处的群体入手,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一种群体归属感。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推动了群体的演化发展,反过来,群体也作用于每个个体。[17]可见,个人行为会随着其所处的群体环境变化而变化。生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环境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足以克服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研究者认为在开展教师自主学习研究时,不仅要关注教师内部因素,还需重视教师自主学习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鉴于教师所任职的学校是教师学习的关键所在,[18]学校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幼儿园是教师日常工作场所和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的地方,教师自主学习的起点源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幼儿园工作环境是指与教师工作有关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包括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和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本研究将基于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验证幼儿园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是否产生显著影响,并深入分析当前幼儿园工作环境中影响教师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全国范围的幼儿园教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开展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3111位幼儿园教师。经统计,研究对象来自湖北、四川、辽宁、湖南、吉林、山西、广西、江苏、宁夏、甘肃、广东、山东、浙江、河南、上海、陕西等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幼儿园教师样本的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教师样本分布(N=3111)

■注:因存在缺失值,所以各类别的人数相加之和略小于3111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展开调查,除了基本信息,问卷主体部分包括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和工作环境状况两个部分,共计7个维度(认知与情感、技能与能力、行为与习惯、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和管理制度),60道题。其中“认知与情感”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包括重要性认识、情感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意志。“技能与能力”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行为与习惯”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具体行为表现,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投入和学习成果的运用。“资源条件”旨在了解幼儿园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场地、人力和网络。“学习机会”旨在了解工作环境中,促进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外部机会,包括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园本培训、学历提升和外出培训。“精神环境”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工作环境中感受到的文化气氛和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旨在了解幼儿园制订的有关教师自主学习的规定、章程和制度以及园领导的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管理行为。

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形式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分。为了验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者首先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经测量显示,“教师自主学习”层面的Cronbach’s α值为0.905,“幼儿园工作环境”层面的Cronbach’s α值为0.877,均在0.8以上,表明问卷具有很高的信度。其次,对各层面进行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教师自主学习”与“幼儿园工作环境”层面的KMO值分别为0.956、0.942,sig值均为0.000,说明问卷中的两个层面均适合做因子分析。最后,研究者对问卷中的“教师自主学习”和“幼儿园工作环境”两个层面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子,对初始矩阵进行最大变异的直交转轴。“教师自主学习”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8.835%,“幼儿园工作环境”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6.85%,各因素负荷量均在0.45以上,具有显著性。因子分析表明本研究的变量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问卷具体的编制由4位部属师范类高校学前专业教师(1位教授、2位副教授、1位讲师)和4位学前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的5次讨论而定,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过程

为保障本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问卷编制完成之后,课题组负责人对调查小组的每位成员进行相关培训,保证成员均充分掌握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2017年10月,课题组首先在市内幼儿园实施预测;2018年1月至3月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28个省级行政区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随机抽取3494名教师展开正式调查。由于取样范围较广,除湖北省由课题组成员亲自施测以外,其他省市的调查委托幼儿园教师培训者、幼儿园领导负责,通过网络或者纸质方式完成调查。正式问卷发放前,研究者向受委托者清晰地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强调需同样地告知每位答题教师。总共发放问卷3494份,剔除掉无效问卷后,共有311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9.03%。

(四)数据处理

研究者组织调查小组成员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号和录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个人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1. 不同年龄段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后发现,在“技能与能力”方面,“31~35岁”组教师高于“21~25岁”和“26~30岁”组,“36~40岁”组高于“21~25岁”组,“40岁以上”组高于“21~25岁”和“26~30岁”组。在“行为与习惯”方面,“31~35岁”和“36~40岁”组均高于“20岁及以下”“21~25岁”组,“40岁以上”组高于“20岁及以下”“21~25岁”“26~30岁”组。“总体状况”方面,“31~35岁”组教师高于“21~25岁”和“26~30岁”组,“36~40岁”组高于“21~25岁”组,“40岁以上”组高于“21~25岁”和“26~30岁”组。整体而言,36~40岁年龄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状况最好。

2. 不同教龄段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教龄段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后发现,在“技能与能力”方面,“5~10年”和“10年以上”组均高于“5年以内”组。“行为与习惯”方面,“10年以上”组高于“5~10年”组,“5~10年”组高于“5年以内”组。在“总体状况”方面,“5~10年”和“10年以上”组均高于“5年以内”组。显然,与教龄长的幼儿园教师相比,5年以内教龄的教师自主学习状况较差。

3. 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历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4)后发现,在“认知与情感”方面,“大专”“本科”组均高于“中专及以下”组;在“技能与能力”方面,“大专”组高于“中专及以下”和“本科”组;在“行为与习惯”方面,“本科”组高于“大专”组高于“中专及以下”组,“硕士”组高于“中专及以下”组;在“总体状况”方面,“大专”“本科”组均高于“中专及以下”组。

4. 不同编制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编制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5)后发现,在“行为与习惯”方面,“有编制”的幼儿园教师高于“无编制”的幼儿园教师。“總体状况”方面,有编制与无编制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无显著差异。

(二)幼儿园背景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

1. 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自主学习差异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6)可以看出,公办园和民办园的教师在“认知与情感”“技能与能力”以及“总体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民办园高于公办园。

2. 不同规模幼儿园的教师自主学习差异分析。

对不同规模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7)后发现,在“行为与习惯”方面,大型、中型幼儿园的教师自主学习水平均优于小型幼儿园的教师。在“总体状况”层面,大型、中型幼儿园的教师自主学习水平同样均优于小型幼儿园的教师。

3. 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自主学习差异分析。

对不同等级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进行方差分析(见表8)后发现,“其他”(指三级园或无证园)等级的幼儿园教师在“认知与情感”“行为与习惯”和“总体状况”方面均表现最差,而省级示范园的幼儿园教师明显有优势。

(三)幼儿园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回归分析

为深入探讨幼儿园工作环境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将教师年龄、教龄、学历、编制、幼儿园性质、规模、等级、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管理制度作为自变量,将教师自主学习作为因变量,进行阶层回归分析:第一层为教师个人因素,包括教师年龄、教龄、学历和编制情况;第二层加入幼儿园的背景因素,包括园所性质、规模和等级;第三层再加入幼儿园工作环境因素,包括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和管理制度,统计分析结果见表9。

从表9来看,第一层教师个人因素可解释自主学习因变量的1.1%的变异量,其中教龄和学历(中专及以下&本科)对教师自主学习产生显著影响;如再投入幼儿园背景因素,则整体解释变异增加了0.9%,显著性改变的F值等于4.160,达到0.05显著水平。此时,教师个人因素不再呈现显著影响,而园所性质和等级(省级示范园&一级园)对教师自主学习产生显著影响。公办园的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显著低于民办园的教师。在第三层,加入工作环境因素(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和管理制度),则整体解释变异增加了44.9%,显著性改变的F值等于633.879(P=0.000),达到0.05的显著水平。11个预测变量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整体解释率为46.9%,但工作环境变量的整体解释率超过了教师个人因素变量和幼儿园背景因素变量的总和(2.0%)。可见,在考虑教师个体因素以及园所性质、规模、等级的前提下,幼儿园工作环境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有显著预测效果,说明不论哪类教师,哪类幼儿园,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教师的自主学习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对工作环境的四因素和教师自主学习做相关分析,通过决定系数R2可以得出工作环境的四个因素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管理制度对自主学习的解释率。按解释率从大到小排序,四个因素依次为管理制度(R2=0.410)、精神环境(R2=0.346)、学习机会(R2=0.160)和资源条件(R2=0.147)。

四、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个体差异

通过差异分析得知,年龄在31~40岁、教龄在5~10年、学历为大专的幼儿园教师更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水平。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种持续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实习期、学徒期、专业期、专家期、杰出期和荣誉退休期。[19]31~40岁年龄段的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的骨干力量,易受领导重视,也是向专家型教师转型的年龄,自主学习状况良好。[20]相比之下,25岁以下的幼儿园教师刚入职,工作适应、协调家庭与工作的矛盾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与经历,而40岁以后的教师处于稳定—淡泊期,对工作习以为常,学习热情衰竭,动机弱化。[21]

教龄为5~10年的幼儿园教师处于专业期,他们渴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因此更加注重自主学习。5~10年教龄的教师可称为熟手型教师,相对于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他们处于“中间层”,需要通过不断自学以提升自己。这一阶段的教师为了追求卓越和专业成熟,会保持开放心态,接纳新教育思想和观念。[22]

根据《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的要求,我国幼儿园教师提升了培养规格层次,未来培养目标是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随着我国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的建立,中专是最低门槛,而大专成为园长招聘的普遍学历要求。[23]实际上,现实工作中,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是大专及以上。此次调研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只占6.8%。随着越来越多的本科、硕士学历的教师进入幼儿园,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感到很大的竞争压力。专科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更有危机感,自主学习投入更加多。陈水平等人关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的研究结果显示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力强,[24]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二)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园所差异

园所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对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有显著影响,而且民办园的教师自主学习状况反而优于公办园的教师。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教师在生存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民办园的教师在工资待遇、外出培训等方面最差。[25]公办园由于有政府的经费和资源投入,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资源条件都优于其他体制的幼儿园。[26]但随着幼儿教育市场越来越开放,民办园越来越多,民办园的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总体上高于公办园的教师。[27]这和本研究的结果有一致性。民办园教师不如公办园稳定,他们危机感更高,为谋求更好发展,民办园教师更加重视自主学习,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结果民办园的教师工作投入更高,自主学习状况更好。忧患更加激励人成长,民办园中的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工作中的不稳定状态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差异分析还显示,大型、中型园的教师自主学习状况显著优于小型园的教师,二级园及以上等级的幼兒园教师自主学习状况显著优于三级园或无证园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等级评估指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标准对幼儿园进行检查、评估、定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园所改善办园环境、提高办园质量的积极性。但研究表明,幼儿园等级评估加剧了各类幼儿园之间的差距。等级越高的幼儿园收费越高、生源越好、获得奖励机会越多。[28]无形之中,不同等级的幼儿园拥有的隐性资本差距越来越大。等级越高的幼儿园经费来源越多,获得优质资源的机会越多。当前的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取向,易导致资源过分集中,产生“好园越好,差园越差”的马太效应。而处于远城区、农村的幼儿园难以评上好的等级,获取的资本就很差,吸引高素质教师的机会很少,而且为在职教师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和资源条件的能力薄弱。

(三)幼儿园工作环境对教师自主学习的显著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教师个体变量对自主学习的解释率都很小,仅有1.1%,增加了幼儿园背景因素以后,解释率也只增加了0.9%,而当增加了幼儿园工作环境变量之后,解释率大大提高,达到46.9%,说明工作环境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产生巨大影响,且影响力明显高于背景性因素。

在教师自主学习水平影响因素的阶层回归分析中,资源条件、学习机会、精神环境、管理制度的值均是正数,表明它们对自主学习产生正向影响,而且依据相关分析的决定系数可看出,工作环境中影响力大小依次排序为管理制度、精神环境、学习机会和资源条件。说明幼儿园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且规章制度影响力最大,精神环境、学习机会和资源条件影响力度逐渐减弱。

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情况可以通过幼儿园提供的资源、学习机会、领导的管理和园所制度等加以改善。在幼儿园性质、规模和等级等客观条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幼儿园应该更加重视工作环境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带来的影响。

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是幼儿园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或条例。管理制度将幼儿园组织内每一职务的业务范围、工作程序、行为标准以明文形式确定下来,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管理制度对教师行为具有约束和激励双重作用。有效的制度,包括教师评价考核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都能够促进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

教师在幼儿园获取的精神体验来自领导、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等。如果领导管理过于专制,或者考核评价制度不公开透明,升职奖励与业绩不挂钩,会降低教师自主学习的动机。如果家长不理解、不支持教师的工作,会极大挫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项目是拓展幼儿园教师专业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政府部门举办的培训项目通常有名额限制,如何选拔幼儿园教师外出培训既关乎园所管理制度,也关乎教师个体的学习机会。

资源条件是幼儿园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的重要物质基础。图书馆、专用教室、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软硬设施是广大教师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

五、建议

成人的学习90%是在工作中通过自我发起而实现的,而非工作活动以外的培训活动。[29]幼儿园教师工作成长的第一场域是幼儿园,理应为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水平,园所理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依据前文研究,幼儿园工作环境中的四个因素按照对教师自主学习影响力度大小排序,依次是管理制度、精神环境、学习机会和资源条件。因此,幼儿园在着手提供支持系统时,要分清主次要矛盾。

(一)建立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赋予教师学习的自主权

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管理制度能使教师的学习行为逐渐实现由外在规训转为自觉自主。幼儿园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其自主学习行为离不开自主性权利的支持,而幼儿园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赋予教师适当的决策权和资源支配权。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体现人文关怀,通常情况下,扁平化、柔性化和民主化的制度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30]首先,幼儿园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减少从园长到带班教师之间的多层级组织对信息传递的阻碍,保障教师学习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其次,幼儿园管理人员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园长等管理阶层需要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保证他们有自主学习时间和精力,整理和反思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而非令其陷入无限的案头工作或者无实质意义的大小会议中。再次,民主化的幼儿园管理制度能够促使领导与教师平等对话,引导教师将个体专业发展规划与幼儿园发展蓝图有机结合。园领导与教师们在多方沟通、倾听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意味着尊重教师的专业身份和地位,有助于教师将园所发展作为个人发展的延伸。如幼儿园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尊重教师个人发展,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奖惩,而是为了全面认识每位教师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发挥优势,及时补充不足,这样的制度可以激发全体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更好地为园所发展服务。

(二)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创设利于教师自主学习的精神环境

组织氛围指不同组织之间相互区别,且影响其内部成员行为的一系列内部心理特征。已有研究表明,组织氛围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31]若园所领导将幼儿园定位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学习型组织,则需要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常情况下,幼儿园中的大部分教师是进取向上的,那么其他教师也会受到熏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且教师之间是真诚、平等、合作的相处模式,而非来自上级的压力,这对于教师的自主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虽然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但这不意味着学习者是孤立的。[32]自主学习需要得到同伴、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学习产生于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质量深受园所学习氛围的影响。例如,幼儿园通过管理将个体学习、集体研讨、教学观摩等学习活动规范化,并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各种非正式学习,集体创造学习型幼儿园。此外,园领导以身作则,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讨论,也会为教师学习营造适宜的精神环境。

(三)拓展园所内外的学习机会,实现教师自主学习渠道的多样化

幼儿园基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学习目标,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例如增加教学观摩课、技能大赛、研讨活动等,积极拓展教师之间的交流空间。其中教学观摩可分为横向和众向。[33]横向观摩主要指同一教学水平的教师之间彼此听课评课的学习形式,多在园所内部开展,教师之间水平相当,便于更自由充分地切磋。众向观摩主要指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优秀的示范课源于教研团队多次反复打磨,有利于观课者直观感受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艺术,使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适时适量的技能大赛能够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之间彼此交流学习,同时为展现自我提供平台。

(四)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丰富教师自主学习的资源

丰富的资源是教师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34]幼儿园可从提高软硬件设备着手,比如增加图书馆开馆时间、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专业期刊、书籍、优秀教学视频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的分享与交流越来越便利,网络学习成为教师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该加强园所信息化建设,一方面主动开发或者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将幼教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等多方资源整合,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基于社交软件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教师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地促进教师自主学习。[35]幼儿园可以建立园本学习群,或者推荐园外其他优秀群,引导教师有效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适宜的学习资源。

此外,虽然研究显示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因素对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力度明显高于其他背景因素,但背景性因素是衡量一所幼儿园是否具有办园资质的重要指标。当幼儿园长期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难以探讨其对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的环境。可见,幼儿园教师在工作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需要幼儿园具备最低限度的背景性因素。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保障这条底线。当前加大财政投入向学前教育领域的倾斜力度,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根本。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福利,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西方国家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占学前教育总投入的80%左右,家长承担20%左右。[36]目前我国政府对幼儿园教育的投入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政府部门需要综合平衡中央与地方财政,以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增加对幼儿园教育的資金投入,保障幼儿园在生存以上有发展空间。在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大力改革现行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少数教育部门所办幼儿园的分配方式,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平和效率。普惠性幼儿园要同时具备“普”和“惠”两个方面。“普”的要求是面向普通家庭的幼儿,优先面向低收入家庭幼儿;“惠”的要求是政府投入比例较高,收费较低。已有经验表明,只有当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吸纳一定比例(至少50%)以上的适龄幼儿后,政府才能调控学前教育收费水平。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将每个区县普惠性幼儿园吸纳50%的适龄幼儿、低收入家庭幼儿作为基本目标。普惠性幼儿园需要达到一定的办园标准,而且有政府的财政投入,幼儿园不再单纯依靠收费来解决生存问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增加,教师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和积极性也将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莉,刘颖.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技术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6(4):113-119.

[2]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0-36.

[3][8]蔡迎旗,海鹰.自主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之需[J].学前教育研究,2016(3): 34-40.

[4]TOUGHALLEN. The assistance obtained by adult self-teachers[J].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66,17(1):30-37.

[5]MASOULEH N S, JOONEGHANI R B. Autonomous learning: a teacher-less learning![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55):835-842.

[6]HOLECHENRI.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1979(65):739-751.

[7]LIU S 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nline help-seeking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mong Taiwanese pre-service teacher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2):38-45.

[9]陈俊珂.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学习及其自我实现[J].教育导刊(上半月版),2014(7):48-51.

[10]胡进雨.中职教师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2016,30(12):60-62.

[11]陈志军,李淑娟.辽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自主学习的动态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5):553-556.

[12]张智青,范洁梅.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支持性因素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2):63-64.

[13]邓丽群.高校教师自主学习动力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0):10-13.

[14]KELCHTERMANS G. Beyond intensification towards a scholarship of practice: analysing changes in teachers’ work lives[J].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6(2):209-229.

[15][33]李志凯.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措施[J].继续教育研究,2009(1):76-78.

[16][30]董静.课程变革下教师自主学习的契机、组织生态基础与环境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72-75.

[17]LEWIN KURT.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J]. Human Relations,1947(1):143-153.

[18]于发友.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5):60-61.

[19]斯戴菲.教师的职业生涯周期[M].杨秀玉,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4.

[20]许松芽.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J].教育评论,2006(5):17-19.

[21]徐莉.文化场视域下教师发展的动态历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44-49.

[22]李志凯.小学教师自主学习及其学校影响因素[D].新乡:河南大学,2007:45.

[23]冯婉桢,田彭彭,蒋杭珂.区域幼儿园教师队伍配置进展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2010-2015年的实证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3):39-45.

[24]陈水平,何志芳. 幼儿教师专业自觉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幼儿教师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2015(10):58-64.

[25][26]秦旭芳,孙雁飞,谭雪青.不同办园体制下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J].学前教育研究,2011(10):28-33.

[27]王彦峰,秦金亮.浙江省幼儿教师工作投入特点的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6(3):26-29.

[28]周燕,杨瑞华.影响城乡学前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以广东省为个案[J].学前教育研究,2010(5):12-19.

[29]陈田.以自主学习为抓手的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11):18-20.

[31]钱琴珍,姜勇,阮婷.幼儿园组織氛围与教师专业发展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3):723-726.

[32]刘天娥,海鹰.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及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45-50.

[34]李红美.论自主学习的内部机制、模式及其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5(1):40-43.

[35]何婷婷.有效利用社交软件促进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18(7):103.

[36]虞永平.论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1):3-5.

猜你喜欢

工作环境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