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途径的探索

2019-09-10刘秀银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低年级分析

刘秀银

摘要: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同时低年级阶段是学生积累汉字的关键时期,只有积累足够多的汉字,才能读懂每段语句所表达的意思,从而领会语句所蕴含的精神。所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识字教学工作十分重要,老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课程教学,否则学生将无法有效积累和掌握汉字内容。对于如何开展识字教学工作,前人已经提出了非常多的想法和对策,那么下面本文将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为例,对识字教学的方式展开探索和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途径;分析

一、前言

识字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并掌握足夠量的汉字内容,才能为今后复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够完善,教学的内容不够有趣,使得学生无法集中精神学习课程识字内容。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途径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出有效的教学对策,从而培养学生对识字内容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识字教学的方式及途径,以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二、关于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途径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量的汉字,才能阅读和理解课文知识,并从中获得乐趣。虽然低段识字内容相对简单,但是汉字的数量较多,同时考察了学生对汉字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如果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将会影响到学生汉字的积累,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学习产生兴趣。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主要从以下角度出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途径展开研究。

(一)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故事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如果老师的识字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只是将课本识字内容完整的灌输给学生,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枯燥和无味,也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不利于学生积累汉字内容[1]。通过回顾以往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工作,我们发现部分老师的教学内容缺乏新意、不够有趣,从而显得课堂教学比较沉闷。比如说,老师只是大致教导学生汉字的读音、笔画部首、意思以及组词等内容,并没有拓展识字教学内容。为了改变这一教学问题,我们可以借助有趣的故事内容来挖掘学生的童趣,使得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以投入到识字课程的学习。

我们以《画》识字教学为例,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借助古诗来引导学生掌握反义词、偏旁归类等识字方法。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带领学生朗读古诗,并解释古诗的内容,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古诗的意境,同时也无法领会汉字在古诗中的含义。为了激发学生的童趣,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可以结合古诗内容,将古诗内容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对识字产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山、水、花、鸟”等内容串连成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走近具体的故事场景之中,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老师可以结合有趣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识字进步。

(二)运用课堂表演方式,提升识字课堂的学习气氛

识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学习内容,但是学生必须掌握一定量的汉字内容,才能继续后面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学生将识字看成一项任务,并没有真正体会识字学习的快乐。回顾以往的识字教学情况,老师主要采取做作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识字能力,比如布置大量的书写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面对上述课程教学问题时,我们除了借助上述故事内容的引入来增添教学的乐趣之外,还可以运用课堂表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课堂的表演互动,以提升识字课堂的学习气氛。课堂表演需要老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如道具的设计、表演时间的分配等,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促使课堂表演有序地开展。

我们以《日月明》识字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课堂表演的方式,事先准备一些表演道具,让学生扮演一些角色,从而引领学生进入课堂的学习。比如,老师可以简单准备一些月亮、太阳、小山的头饰,并让学生带上这些头饰;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头饰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这时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景物的特征及特点,进行语言及动作的模仿表演。如“月”字,学生可以运用肢体来模仿“月”字的字形,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参与进课堂的表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汉字的意思,也有利于提升课堂的学习气氛。此外,通过动作及语言的模仿表演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也起到一定帮助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使用表演的教学方式来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适量的游戏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识字教学中,游戏比赛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具有提升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适当的比赛环节能够刺激学生的好胜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活动,才能从活动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游戏比赛活动,发挥游戏比赛的引导作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教学之中,以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加入游戏比赛活动时,老师必须注意游戏比赛的时间,时间不能过长。如果游戏时间过长,学生很容易沉浸在游戏活动中,从而忽视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把握课程教学的时间,使得游戏比赛活动不占用具体的教学时间,从而让游戏比赛内容与课程知识衔接好,并互相配合、互相照应,以给学生带来有趣、好玩的教学内容。

我们还是以上述识字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入一些游戏比赛环节。比如,老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十几分钟时间,安排一些汉字诵读比赛,猜字谜等游戏比赛内容。这时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卡片,利用图形、图案来表示汉字,如“月”字,老师可以利用月亮来表示[2]。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卡片内容进行猜字谜游戏,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汉字,从而快速记忆汉字的内容。此外,老师还可以对表现良好的、积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抢答方式,让学生们进行抢答,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进行适当的奖励。我们发现适当地肯定和认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愿投入到课程的学习活动之中,以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老师必须做好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汉字,并掌握汉字的学习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对识字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展开创新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有效提高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灵玲.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索[J]. 时代教育, 2015,38(20):261-261.

[2]高珊珊, 上官玉花. 简论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 课外语文, 2016,27(16):303-303.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低年级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