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管理的现状及创新途径

2019-09-10李舒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创新途径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图书管理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还延续着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图书管理的需求,因此,对图书管理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首先就现阶段图书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图书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讨论,希望为广大图书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图书管理;发展现状;创新途径

引言

图书馆作为人们学习的知识宝库,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学习平台,对社会民众知识的获取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图书管理要求也在发生变化,图书管理开始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所以,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新时期环境下人们对于图书管理的要求[1]。

1、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图书管理模式开始发生转变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通常为封闭式图书管理,封闭式图书管理模式是指借阅人员提前找到所借书籍的对应代码,然后将书籍代码交给借书窗口的图书管理员,由图书管理员找到代码对应的图书交给借阅人员。这种封闭式图书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便于重要文献的馆藏文献,但是由于借阅人员在借到书籍之前并不清楚所借书籍的具体内容,借书容易发生偏差,会对借阅人员的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开放式图书管理模式是指打破借阅隔离,实现“流阅一体”的图书管理模式,即馆藏文献全开架,读者或借阅人员可以自由的进出阅览室,在借阅之前对自身所借书刊进行初步浏览,达到借书和阅读一体化,避免误借,提高了图书的借阅效率,避免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量。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均采用开放式图书管理模式,便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自习或浏览借阅[2]。

1.2 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各个区域的文献信息资源储备量有很大的差别,不利于各个区域间的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各个区域间的时空限制,便于不同区域间进行图书资源共享。目前,图书资源共享大多在各大高校的图书馆中展开,通过各各高校图书馆的横向协作,形成图书资源的共享体系,有利于图书资源欠发达地区图书行业的健康发展[3]。

1.3图书资源更新速度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人们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学术领域中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很多图书中的论述与目前科技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一些图书中的理论已经被证实是错的,必须及时对图书资源进行更新才能滿足人们的知识需求。但是,目前很多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仅仅对图书进行归类整理,而不能及时对图书资料更新和补充,使读者无法准确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人们对图书馆中的图书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同时,图书资料更新速度慢,还很容易造成理解偏差,影响人们的学习效率[4]。

1.4图书管理投入不足设备落后

很多地区对图书管理建设的投入不够,没有及时购入最新的书籍和资料,图书更新率较低,使得图书馆中图书版本较陈旧,一些新书很难找到,图书馆中的馆藏图书与人们的需求严重不匹配,而且现存的书籍也因为时间较久而出现严重破损或条码和标签缺失,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阅读需求。另外,图书馆的环境也对读者借阅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图书馆建设投入不足,一些图书馆内的书桌、书柜、桌椅、写字台等基础图书设施都出未能及时进行修护或更换,给人们造成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借阅效率。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迅速普及,传统的图书管理设备无法满足目前用户查阅资料的需求,图书馆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这也对图书资料管理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宽带网络等成为现代化图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需要进一步加大图书管理建设的投入。

2、图书管理工作创新途径分析

2.1 增加投入,强化图书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现代人们日趋变化的阅读需求,必须加强图书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具体的,首先要重点强化馆藏图书建设,加大馆藏图书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购入版本较新书籍和期刊,及时更新馆藏书籍,提高馆藏图书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另一方面,做好馆藏书籍的保护工作,及时修复破损书籍和书籍标签,保证所有馆藏书籍都能够正常借阅。与此同时,图书管理还要要注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图书管理网络设备和技术的配置,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推进图书管理的网络化,以便科学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信息拓宽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

2.2正确定位图书管理的功能

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正确定位。图书馆是保存书刊资料的信息中心,是最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之一,它主要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机构,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民众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予以图书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管理工作为教育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服务功能。

2.3建立读者交流互动平台

图书管理本质是一项服务工作,为了给广大教学与科研人员提供更加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应当注意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建立起读者的交流互动平台。一方面,通过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各个读者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互助,共同提升;另一方面,图书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交流互动平台充分了解读者的需要,对于读者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及时反馈,在交流互动之中,更好的提升自身图书管理水准。

2.4建立健全图书管理投入保障机制

图书馆是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建设工程之一,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保护和经费支持,保证图书馆建设合理的资金需求,图书管理才有充足的发挥空间。但是,一味的增加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又可能滋生行政腐败和资源浪费,所以,必须要健全图书管理投入保障机制,对图书馆建设进行科学评估,合理统筹图书馆建设的经费,避免形成腐败和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图书管理相关人员共同努力,进一步准确定位图书管理的地位和功用,建立健全图书管理机制,才能真正优化图书管理事业,实现图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图书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晓杰.基于网络化的医学图书管理、服务与创新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250.

[2]刘芃.探析我国图书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档案,2018(03):108-109.

[3]李娟.信息化时代医院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55-156.

[4]苏杰.网络环境下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148-149.

作者简介:李舒(1989.1-),女,汉,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人,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创新途径发展现状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