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人生,“悦”读为先

2019-09-10张瑷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质量

张瑷佳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课内阅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课外教学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许多教师目前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缺少课外阅读指导的支撑。本文将对如何做好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提出良好的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质量

一、引言

小学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此时培养起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能够为其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又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怎样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的阅读量较低,虽然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作出规定,但实际上这一标准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小学生的阅读量依然偏低,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都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其次,在课外读物的选择方面,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时候,小学生大多情况下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的。在小学生所选择的课外读物之中,文學故事类读物最多,卡通漫画类读物次之,科普类的读物则很难收到小学生的青睐。这就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他们在在内容选择方面缺少层次性,不能够从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对应的书籍。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教师本人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性格及表现对于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养成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来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纸质阅读逐渐被人们所抛弃。大众逐渐产生了对现代多样化信息渠道的依赖性,教师也不例外。当前许多教师都不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就难以意识到应试教育对于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也就不会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做出科学的指导。

其次,传统应试教育对于教师的影响较深,有不少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都以课业辅导类读物为主。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多关注,使得教师忽视甚至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是小学阶段学生最好的“老师”。在缺少兴趣的驱动之下,学生自然就难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再者,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进步,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们传授知识,还需要跟随全面地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利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课程知识的教导,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有效引导,重视学生群体的整体专业知识需求,却忽略了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由于当前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足,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是难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应当如何改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成就思想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建立起课外阅读指导意识。教师需要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随时为学生推荐各种课外读物,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良好的引导。此外,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效率,教师之间也可以经常进行讨论,从讨论之中提取出部分具有价值的教育观点,并集合自身所在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育过程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外阅读指导。

(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普遍不强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群体虽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由于自身心智的不成熟,缺少自控能力和甄别意识,其阅读存在开放性的特征,阅读范围十分宽广,但也稍显杂乱。教师应当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开放的阅读需求心理,进行合适的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讲故事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较为旺盛,喜欢听故事是他们共同的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从某本著作中提取出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再搭配一定数量的图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告诉学生该故事的出处,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并阅读这本书,让学生学会去主动进行阅读。

2、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之中,利用学习课文的机会向学生推荐额外的读物。比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的课文《少年闰土》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深入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鲁迅的文学特点,并据此向学生们推荐鲁迅的其他作品如《呐喊》《彷徨》等,让学生们主动去寻找和阅读鲁迅的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作家。又比如说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海底世界》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海底的美丽景色,勾起学生对于海洋的兴趣,并在课后下向学生推荐与海洋有关的书籍如《海底两万里》,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接触各种文学作品,积累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3、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都是由兴趣引起的,因此应当让学生了解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之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好处。比如说读书表演赛,让学生在阅读作品后表演书中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三)为学生创造出友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首先,当前不少小学内为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资源依然是有限的,可能会出现学生有阅读兴趣,但却难以在校内寻找到课外读物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拥有的课外读物贡献出一部分,在班级内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并由教师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制定出借阅制度,供全班的学生进行借阅。在建立起班级图书角之后,教师应当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避免让班级图书角沦为摆设,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在班级里创造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其次,学校与教师仅仅是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其中一个因素,家庭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有较大的影响,不过,学校和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也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当前依然有不少家长在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方面有所忽略,认为小学生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并不重要。教师需要让家长了解到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让家长在家庭里也为学生建立起有利于课外阅读的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自我阅读、自我思考,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为其养成终生阅读习惯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之中存在的部分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与交流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捷.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孙庆春. 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黄璜. 论小学阅读教学与课外网络阅读有效对接[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马英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延安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