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②

2019-09-10孙秀英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孙秀英

摘要:识字是吸收一切知识的根基,学生只有识字才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识字量较大,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很快就容易感到疲累,不再主动识字,而是被动的去观察记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不深,还经常出错,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识字,强化学生的识字能力,可构建轻松愉悦的场景空间,让出现时走进情境中,在多变的情境视域下形成记忆模块,大量的储备文字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乐学,在语文的情境识字过程中强化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

引言:情境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习惯、喜好,创设出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情境,让学生更快的走进语文的情境中,基于课堂识字要求,不断的展开分析与探索,了解不同文字之间的差异,摸索文字的规律,并在文字学习中逐渐的获得精神熏陶,结合文字拓展到事物、场景,将文字迁移到生活中学以致用,为学生的阅读思考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的内容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更加积极主动的展开识字活动,识字中记忆更为深刻,能够基于一个问题构建逻辑体系,认识到其他的同音字、象形字等,在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顺应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成长特点,应让语文的情境与学生的性格喜好相互贴合,让学生有持续识字的动力。

2.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识字虽然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识字也是语文最基础的学习环节,但在考察学生的识字结果时,很多学生都一时之间写不上来,词汇中某个字写错等,中华的文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们若是死记硬背,学习起来难免有些困难,情境教学应承担起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让识字过程轻松简练的责任,教师可构建一个与文字关联性较强的情境,学生联想到这个情境,就联想到相应文章中的字词,让识字不再变为一种负担,

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情境化的课堂下,教师将彻底不再使用传统的跟读法、临摹抄写法、强制记忆法等教学方法,而是通过结合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进入教学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以往所学知识,在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其他学生的配合帮助下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汉字学习。学生将在此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并且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不同手段促进情境识字教学的思路构架

1.课前导入

在识字教学中,课前导入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儿童来说,其有着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在面对事物时,往往会从感知开始,在学习过程中,其参与到学习的感觉器官越多,则将具有更为确切以及鲜明的认识。对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密切联系,通过一定诱因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即通过丰富情境的创设实现新课程的导入,以此对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行提升,在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得识字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导入环节中,对情境进行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充分联系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导语、谜语、图片以及顺口溜等方式实现新课的导入,以此在对学生求知欲望进行激发的基础上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到學习当中。而作为学生,在教师情境导入的情况下,其注意力则被迅速吸引,在产生求知欲望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本堂课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的实现。

2.丰富形式

在完成导入之后,教师则可以通过恰当、多样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即将学习的字的音、形、义。在识字教学中,随文识字法、字理识字法、联想识字法以及字族文识字法可以说是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在充分联系实际内容的基础上对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教师不应当忽视学生兴趣的提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单纯的讲解开展课程,则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对此,就需要教师同样能够做好情境教学方式的把握与应用,以该方式的应用将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以下效果较好的方式:第一,描述式。即通过图画、多媒体以及图片方式的应用为学生创造情境,使其能够以直观的方式较快地进入学习情境。第二,演示式。即教师通过动作以及实物的展示营造学习情境。根据方式的不同,其也适合应用在不同的场景当中,如对“人、口、目”等字进行学习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对相应的器官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对字的含义产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字形同相关图画间的联系进行观察、把握,在此基础上对象形字识记方法以及构字规律做好掌握。在对“芹、葱、蒜”等字进行学习时,教师则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识字同事物认识相结合的效果。

3.活动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龄小,好动,对活动以及游戏具有难以控制的热情。而当教师完成字的讲解之后,就需要做好识字巩固方面的教学,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反馈以及查缺补漏。此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以及活动的积极组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识字学习的巩固。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以及字的特点对表演识字、找朋友、打牌游戏、猜字谜、儿歌以及互助接龙等游戏进行开展。其中,谜语可以说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的一项活动类型。对于谜语来说,其是由简短有趣的几句话组成的,具有易记易读的特征。通过在语文课堂中谜语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使其获得较强的思维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拆字谜语可以说是非常适合的谜语类型,如“碧”字,可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巩固了新知识“碧”字,又巩固了旧字“王”“白”和“石”,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结论

在上文中,我们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够把握重点,以科学情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提升识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杨,沈月明.小学语文情境活动识字教学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8):99-100.

[2]王静,杨红伟,任建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2):97-98.

[3]武玉鹏,扈本英.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110-115.

[4]李梅清.小学语文创新性情境化识字教学课堂的创建探讨[J].现代阅读,2016,(03):232.

猜你喜欢

情境化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