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有效渗透

2019-09-10纪国滨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渗透高中

纪国滨

摘要:高中是人生历程中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学习的知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敏感期。高中课程中的英语课经历数次改革,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中,利用英语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一直都是英语课程中不可忽略的策略。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有效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德育;高中;英语课程;渗透

引言: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其中,德育素质是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英语教学的责任所在。2017 年版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能分析、鉴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价值取向,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吸取优秀文化,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同时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基一[2014]4 号) 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推动学科统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提升综合育人效果。针对英语学科“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一些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的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高中是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每一个教师都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也许一个眼神一句话就会刻骨铭心一辈子。教师的影响有时远超过家长的说教。在英语教师的德育上,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提升教师的德育观念,只有教师自身的德育观念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一、提升教师的德育观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观念。在很多师范院校,师范生都有一票否决制度,如果师范生在考试中出现作弊违纪等现在,将被取消师范生资格,直接转入非师范生专业,由此可见,我国对教师这个职业道德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才会将美好的品德言传身教给学生。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诸多的西方文化,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懂得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的文化差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这些文化就是德育的一部分。学生学会包容不同的文化,有宽大的胸怀,弃绝狭隘的思想与偏见,就是和谐社会,人与人相处的素养。

二、优化课堂设计,寓德于教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词、句的分析,主要以语法的练习为主,而忽略的文章的内涵分析。在语法的练习中,通常德育体现在例句的选择上,教师往往选择一些比较有教育意义的例句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这样的德育不够深入,更不够全面,没有体系。德育应该有规划性,成体系,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重要思想理念,不能脱离课本,空洞的说教,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课,选取思想比较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抓住文章的中心内容,深入解读文章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

除了在素材的选择上要有侧重。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上也要多样性。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教师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填鸭式教学,没有充分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学生之间也缺乏交流。英语是一门语言,要在实践中多多的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学生的交流互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可以采取交互式教学法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会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更好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我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更是收益颇多。多媒体设备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使英语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语法和道听途说,学生可以聆听或观看生动的原版录音和视频,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在原版教学素材中,学生可以更深切的感受到英语文化,学习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道德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素材,例如TED演讲等励志的西方比较流行的一些节目,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主持人等。豐富的课外阅读也很关键,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英文原著,浏览国外主流英文新闻网站,了解天下大事及世界现状,可以有效的开阔学生眼界。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立足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拥有家国情怀;要立足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谋求人类的共同长远利益,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语:

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的教学往往重智轻德,家长和教师都是将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高中的学习时间又很宝贵,因此教师家长不忍心花时间来教育孩子的思想,将德育有效的优化的寓于英语课堂中,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英语文化知识教学中的德育,不仅是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不单纯是文本的认知和背诵,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对本民族文化有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能够通过英语去传播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外国文化,要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其植根的社会土壤和时代背景,了解其文化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同时也要看到其先进性与人文性,使学生学会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观察、对比、分析,培养文化鉴别力和文化理解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理智地看待和处理外来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德育首先应该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德育理念,其次在教学设计上有选择有侧重,最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共同寓德于教。

参考文献:

[1]赵东利.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83-84.

[2]章策文.发挥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功能的实践路径[J].中国德育,2018(22):43-45.

[3]吴雪峰.指向育人的高中英语德育实施路径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8):71-73.

[4]葛静.通过德育来发挥高中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J].教书育人,2018(20):72.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渗透高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