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教学如何贯彻家国情怀教育

2019-09-10梁颖鸣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梁颖鸣

摘要: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与“国”关系密切,几乎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历史是一门与国家实际紧紧结合的学科。学习历史是必要也是必须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饱受磨难,作为历史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科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前车之鉴,心怀国家,实现“中国梦”。因此,结合全国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本文从家国情怀融入高三历史教学的意义入手,着重结合高考案例,具体说明如何在高三历史学科教学中进行贯彻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高三历史教学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都很重视家国情怀教育,无论的霍去病的“匈奴未定,何以为家?”还是周恩来周总理提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爱国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也在逐步改革,核心素养已成为高考改革的重点,这对于高三历史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近些年来。我们发现,高中历史试题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选择更加广泛,例如在近几届高考中,历史材料的选做题,材料开始脱离教材,联系实际,更加注重考验学生的价值观和国家观。所以对历史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的学科教育要紧跟课改,发挥更多价值。

1.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意义

1.1家国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古人提出的“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念,都渗透着一种以“德”治国的理念,可见其内在联系之深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两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实践。

例如在学习历史“抗日救国”、“五四运动”、“一二·九”这几章时,学生会思考,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下,会做出什么举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思考自己的价值观,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尽管我们的社会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但是要学会客观看待,不能因为一件事情就愤世嫉俗,要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然后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为了中华复兴,在近代侵略战争中中华儿女做出了哪些牺牲,为什么中华民族能一直在历史的车轮中进步。

1.2家国情怀教育与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中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所以,在高三历史教育课堂上,应该将家国情怀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成为有志青年。

比如在学习“西周宗法制”时,老师可以先教学生理解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国”与“家”的认识,理解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家国同构关系,在这个层面上,学生能想到家庭关系,审视自己对待父母的行为是不是足够尊重,同时,避免对父母造成语言和行为上的伤害,消除彼此的誤解。

1.3家国情怀与历史教育

“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不仅让学生知道历史,还在于通过历史了解祖国,增强对祖国的情感。因此,家国情怀教育与历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站在时代背景下,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才能有一个客观中肯的评价,对于恶意放大历史事件的情况,高中生年轻气盛,容易走偏,所以教师要教学生客观看待,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意识。例如“辛亥革命”章节,学生有时候会不理解事情的发展,这是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来教育学生,告诉学生为什么“辛亥革命”会失败,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多年的封建思想。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改善,总体来说社会是进步的,教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情。

1.4家国情怀与高考要求

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家国情怀在高考命题中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尤其侧重于立足家国情怀隐性考査社会责任感,例如2017年全国3卷第24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实际上考查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道题不仅考查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又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总之,对于高三历史教学而言,“家国情怀”在近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的考查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聚焦人们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逐步培养和落实学生的“家国情怀”。

2.高三历史教学如何贯彻家国情怀教育

2.1引导考试正确历史观的建立

历史证明,人类的命运和所属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所以“爱国”要是人核心素养之一,2018年的高考精选试题能够体现以上核心价值观,在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5题以西汉武帝时期年号改革为素材的题目中,强调了我国的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还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还有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2题讲述了我国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工厂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质,在困难中求富自强,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开拓进取。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2 引导考生汲取优秀文化成果

学习历史,能让考生知天下,理解并且学习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历史的教育提供了不少新思路,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教导学生应该走向世界,学习世界上的营养知识,加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中探讨了大豆在这个和美国的种植,考察我国农业发展,这道题中,我们能发现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还教育了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根基。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只教书本上的知识,要开阔眼界,引导学生“走出去”。

2.3落实党和国家对高中历史教育的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青少年是未来的接班人,这种伟大精神需要一代代的传承,如今,国际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社会思潮变得更多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也在不断深入影响社会的各个领域。高中生作为容易受影响的年轻群体依然面对很多危险信息的冲击,因此,高中历史教育应该落实国家的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小结

作为历史老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联系现实,渗透家国情怀,在对高三生进行历史教育时,应该紧扣课本,充分利用历史课本教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是每个老师的使命和义务,回看18年的高考试题能发现,试卷中的试题材料对学生价值观的考察和国家的人才选拔紧密关联。因此,历史的教学应当根据相关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注重引导青少年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牢牢把握试题是突出高考选拔功能的思想,历史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推进爱国情怀教育。

参考文献:

[1]叶少勇.“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5):86-88.

[2]赵榕熙.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科技风,2019(08):35-36.

[3]钟福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94-95.

[4]郭天成,杨成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学周刊,2019(09):182.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