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用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思考
2019-09-10李玲
摘要:河南某高校分团委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有效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院分团委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对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优秀之星进行宣传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作用。
关键词:以点带面;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教育
《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填补了我国在志愿服务领域国家层面的专门立法空白,有利于我国志愿服务健康安全地发展。《条例》的出台至关重要,更加激励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让志愿服务在学校百花齐放,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服务活动常态化,用志愿服务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以点带面项目开展的思路和意义
1.1项目开展的意义。资料显示,自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0亿小时的志愿报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志愿服务的领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发展,成为目前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把志愿服务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联系起来,让志愿服务潜移默化渗入到学生内部并传播和蔓延开来,能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更好地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项目开展的思路
1.2.1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志愿服务项目平台。学院历来注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雷锋月、寒暑假为契机,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搭建志愿服务项目平台。
1.2.2抓住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主要学生干部,建强“头雁”队伍。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主要学生干部为点,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将他们的事迹推广,进而带动整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等成员的思想引领,达到以点带面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2.3针对青年特征,创新推广方法。活动评出“志愿服务之星”,通过榜样宣讲、优秀事迹推送至校内外新闻媒体,让青年学生学习,利用榜样效应带动全体学生在思想方面进行提升,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使大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现在的学业及今后的事业。
2.以点带面项目主要成效及经验
2.1头雁领航,有利于增强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头雁领航,能激发团组织建设的生机活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学院分团委副书记2017级物理2班陈怡冰多次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参加“青春正能量,携手共成长”暑期社会服务团队,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幕式志愿活动,郑开马拉松志愿活动、保卫黄河志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获得“郑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文明大学生”等称号,协助老师带领分团委荣获校级“五四红旗团委”,所在团支部连续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
2.2道德模范引导青年学生向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靠拢。学院2016级会展策划与管理班团支书,带头参加“缅怀先烈”烈士陵园祭扫活动,“保卫黄河”等志愿活动;2017年暑假报名参加海南支教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带领团支部参加校团委举办的百日行动派活动被评为“优秀队伍”,个人荣获“优秀队长”称号;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三下乡”志愿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团员”和“文明大学生”。2018年5月25日下午,学院开展了以“为爱直行,筑梦成长”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积极地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宣传手段,将该次道德讲台进行推广和宣传,构建宣传向“李菊”志愿服务精神学习的舆论平台,通过舆论宣传和引导,在全学院倡导树立和践行学习其精神的浓厚风气,使李菊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2.3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引领全体学生思想教育。2016年11月14日,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辉煌颂歌 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团成果报告会。2017年11月14日,学院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新密市牛集小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工作总结报告会。2018年11月14日,召开暑期社会实践为全体学生做报告会。
3.以點带面项目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3.1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近年来的学院在志愿服务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了以学院、班级及学生自发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等多层面多类型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学院一直不断探索和完善志愿服务奖励激励机制。但总体而言,当前志愿服务还处在初始阶段,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实际,以学校出台的第二课程成绩单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抓手,尽快出台一些制度,建立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2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高校志愿服务比企业和社区志愿服务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下一步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是多组织学生参加与所该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持久性,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共同发展和提高的局面,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3.3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课堂,是大学生课堂思想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多与社区对接,让志愿者走进社会团体,走进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拓宽志愿服务活动的空间,让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性。
参考文献:
[1]高利.浅谈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班级文化建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5)
[2]林振兴.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7(18)
作者简介:李玲,女,讲师,1982年11月6日,河南新乡,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