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探究

2019-09-10阳亮芬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有效性小学语文

阳亮芬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大众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时期,教师应该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给予德育教育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知识的渗透,来配合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整体改革,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性进行深刻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知识;教育现状;有效性;渗透应用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德育大国,德育的渗透与学习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雷锋精神”,众人皆知,只有一个人能具有最基本的德育时,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现如今,将德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也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1]。

一、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渗透应用

(一)语文阅读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无处不在,可以说德育会渗透在每一篇语文课文中。但是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每一篇文章的作者背景以及年代都有所不同,反映出來的社会现象与表现情感也就大不相同,所以导致每一篇文章虽然都有德育知识的渗透但是却并没有相关的德育联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对整个语文课文知识进行把握,从而去挖掘每一篇文章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设置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德育的渗透之处,比如在学习文章《孔融让梨》时,课文通过反复的写孔融为什么不与众兄弟姐妹互换梨子,从而衬托出了孔融心思缜密,德育品质的显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反复的朗读课文,达到熟读的效果以后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角色扮演可以由教师指定,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平常对学生的观察,根据学生个人的品德进行角色扮演,在日常生活中品德稍微较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将其安排为孔融的饰角,之后通过朗读课文在加上教师的稍微点拨使其没明白,小小的孔融才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学会让梨,而我们小学生作为孔融的哥哥姐姐更应该要有“让梨”的本质,这样,教师既能在课堂上的教学中使学生反复阅读认识其生字、词,理解其整篇文章的意思,更能够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谦虚礼貌是从很小的时候就需要掌握的一种品质[2]。

(二)语文写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的写作学习中,虽然新课改下对小学生的作文内容要求不是很严格,并且也不需要小学生的作文字数过多,但是在作文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组织学生对语文文字的使用练习,也是在训练学生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人生的一种认识态度,所以,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依然能够将德育内容进行渗透。

作文是学生对于生活的反映,但是也能够体现出小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小学刚开始接触到作文写作时,教师通常会让其先进行每天的日记写作,其实,日记就是一种“德育长跑”品质,它需要学生对每天的日常生活进行编写成文章讲述给别人知道,需要学生每天持之已久的坚持,才能完成日记情况。通过教师对学生上课过程中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在课下写作中能够静静的回味文章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育品质,比如在学习《雷锋》一文中[3],课文通过对雷锋无数次“愚蠢”行为进行写作,让学生明白做好人好事是不计较付出与回报的。所以,学生就会把日常生活中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写到日记中,日积月累。在学生进行写作时,便是很好的一本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够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二、在小学与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中,教师乃至整个学校都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主要位置的,使学生最后变成了家长的“学习工具”,而学生自己每天也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状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挖掘学生的德育品质,不仅健全了语文学科中人性化的教学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个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品质形成的主要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的自我情感与道德育品质的学习,而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知识灌溉。教师在课上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完善健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真正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学目标实践到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相关内容,认真贯彻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德育品质[4]。

(三)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将德育知识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掌握并通过自我认识获得新的道德认知。德育知识的渗透是希望学生能够对某些正确的事物进行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大多数文章宗旨都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思想进行,因此,德育知识的渗透能够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学生的心智培养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德育知识渗透到小学语文的阅读中、写作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及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是新课程改后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学习中积极的渗透德育知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香, 吴鑫德. 新课改背景下探究性教学应用效果的分析与研究[J]. 化学教育, 2005, 26(12):47-49.

[2]陈杰, 刘恭祥.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泉州“海丝文化”探究性学习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23):10-12.

[3]冯义平. “趣味”浓厚活力凸显——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活力探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22): 14-15.

[4]曾炼. 新高考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略探以山区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1(15):29-29.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