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扣扣一案的犯罪学分析

2019-09-10孙昭赟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犯罪预防

孙昭赟

摘 要:2019年4月11日,二审合议庭当庭宣判,裁定驳回张扣扣的上诉,维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至此,张扣扣一案落下帷幕,但是,此案引发的犯罪学问题发人深省。

关键词:故意杀人;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1 引言

2018年2月15日,張扣扣发现邻居王自新、王校军、王正军和亲戚都回到家中并准备上坟祭祖,张扣扣进行了一番伪装,拿上事先准备好的单刃刀尾随跟踪伺机作案。在王校军、王正军一行上坟返回途中,张扣扣持刀先后向两人连戳数刀,随后张扣扣持刀赶往王自新家,持刀对坐在堂屋门口的王自新连戳数刀,致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抢救无效死亡。然后张扣扣返回自己家中,拿上菜刀和事先装满汽油的酒瓶,将王校军的小轿车焚烧,之后张扣扣逃离现场。2018年2月17日,张扣扣到汉中市公安局南郑分局新集派出所投案自首。9月27日,汉中市人民检察院对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案依法提起公诉。12月25日,该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次庭前会议。2019年1月8日,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对张扣扣判处死刑。2019年3月22日,“张扣扣杀人案”在汉中中院开启二审庭前会议。2019年4月11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一案并当庭宣判,裁定驳回张扣扣的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 犯罪原因及分析

2.1 犯罪原因的概念界定

犯罪原因是行为人做出某一行为导致触犯法律的后果产生的条件。综合来看,其具体包括: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个人原因。

1.犯罪自然原因是触引行为人实施某一违法行为从而与该行为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且作为构成主体存在的主行为的外部自然环境的诸因素的总称。其又可分为天然自然原因和人工自然原因。

2.犯罪的社会原因是促发犯罪行为产生的各种具体社会现象,是引起行为主体犯罪的社会因素的根源。

3.犯罪文化原因是影响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行为外部文化环境的诸因素的总和和社会文化形态。

4.犯罪个体原因与犯罪社会原因相对,指对行为个体的犯罪行为起着支配、决定作用的主观意识和心理因素。

2.2 张扣扣犯罪原因分析

张扣扣和王家的恩怨源于23年前。1996年夏天,张扣扣的母亲汪氏与王自新等人发生矛盾纠纷和肢体冲突,王自新的儿子王正军(当年17岁)用木棒打伤汪氏的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王正军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刑7年,但服刑三年后出狱。而张母汪氏死于张扣扣怀中,且汪氏在马路边被公开解剖。此时,张扣扣年仅13岁。

1.自然原因:23年来,张扣扣一家始终认为当年判决不公,凶手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此事困扰张扣扣多年,母亲的死成为其心中无法跨越的伤痕。时间,则成为了最好的“催化剂”,它没有抚平张扣扣的伤痛,反而加剧张扣扣对王自新一家的恨意。时间因素为基础,它契合了其他因素和张扣扣始终想要为母复仇的愿望,导致了此案的发生。

2.社会原因:张扣扣初中毕业后即外出打工,十几岁的孩子过早踏入社会,找工作期间,辗转多个省市,多次被骗。2003年张扣扣服役两年后退役,继续寻找工作,还曾远赴阿根廷、斐济打工,但因工作艰辛、工钱无法达到预期且与同事交恶返乡。纵观张扣扣工作生活经历,不难看出张扣扣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好高骛远,不从自身反思原因,只想发大财而无法脚踏实地满足于现状。从而导致其对社会的怨恨,“反社会”的种子在张扣扣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3.文化原因:张扣扣的文化水平停留在初中,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导致其对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具有片面性。因其文化程度较低,踏入社会,在寻找工作方面也屡次碰壁,甚至无法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且张扣扣的家庭文化对其影响巨大,因全家都觉得判决不公,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张扣扣本人对23年前的判决也深觉不公,杀母凶手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4.个体原因:张扣扣过早踏入社会,缺乏文化知识和社会教育的他,在寻找工作途中屡次受挫,并把这种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为社会的冷漠和人情的淡薄,而无法正视自身的缺陷、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长此以往,导致了张扣扣对社会的失望。其本人也没有娶妻生子,且无法较好的应对人际关系交往中的各种问题,此因素更加深了张扣扣对社会的失望。

由此可见,最终导致这场除夕惨案的原因绝不能仅仅归结为张扣扣口中的“为母复仇”,这是在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酿成的悲剧。

3 预防犯罪的对策探究

3.1 自身预防

应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道德修养、培养法律素质,自觉学习和遵守法律法规,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想的侵蚀,远离思想危险分子,学会明辨是非,不碰法律底线,不钻法律空子。尤其是未成年人,随着近年来未成年犯罪率的升高,我们必须关注到社会这一重要群体的发展状况。就张扣扣案而言,如果张扣扣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也许,就不会导致这两个家庭的悲剧。

3.2 家庭预防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符合社会导向的人生信念;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问题;父母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基础法律知识,明辨是非对错。在张母过世后,张扣扣的父亲和姐姐忽视了对张扣扣心理上的疏导和法律观念的教育,“血亲复仇”不会迎来复仇者心中所期待的公平,只会招致更大的悲剧。

3.3 社会预防

1.学校应开展基础法学教育,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法学素质培养,使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法律价值观的塑造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

2.社会各界应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真正促使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知法、用法。国家应加大心理学建设支出,使更多人投身到心理学的建设中来,及时从心理上帮助广大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排忧解难。

3.完善法制体系,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法律能够切实发挥其作用,威慑罪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定永.透过“张扣扣案”看法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04-25(005).

[2]邢盘洲.张扣扣案的警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8,33(02):129.

[3]钟明.对故意杀人案件中血亲复仇情节的思考——基于张扣扣故意杀人案[C]北京:2019-02:450-452.

[4]申权威.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校园心理 2019,17(02):143-145.

[5]盛波.传统法律文化语境下 未检工作推进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之刍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05-12 006.

猜你喜欢

犯罪预防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
共享单车犯罪预防性环境设计研究
防控危险人格犯罪
女大学生失踪事件背后的法律思考
女大学生失踪事件背后的法律思考
基于某市女童被摔案件的思考 
大数据时代的犯罪预防问题辨析
找寻犯罪根源
从犯罪预防的角度看偶然防卫
社区安全设施建设与犯罪预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