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探究

2019-09-10程志强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质量通病混凝土

程志强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道路与桥梁工程数量增多,其规模也逐渐扩大,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以满足质量需求。本文从现阶段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现浇筑混凝土的质量通病问题入手,深入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合理的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混凝土;质量通病

1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分析

1.1 混凝土表面存在明显的蜂窝

在进行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重点的施工材料,其浇筑工序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控制,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保证工程质量符合标准。例如,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平配比过程中,需要合理计算砂石、水泥、水、沙子、骨料等材料的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一旦发生配比不合理或者搅拌与计算错误,将导致现有混凝土表面出现明显的蜂窝或者裂缝,降低其整体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出现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或者振捣不充分等情况,将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隙,降低混凝土的质量,甚至引发离析。实施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准备工作不足,将导致混凝土支模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变形与位移,造成混凝土的泥浆流失严重,最终造成蜂窝情况。

1.2 混凝土实体棱角存在损坏

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受自身的性质因素影响,经常出现混凝土结构的棱角出现损坏情况,进而影响其整体质量。实际上,导致其原因的因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未能进行合理的养护处理,洒水不足导致,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未能进行合理的水分补充并且存在水分大量流失情况,最终造成损坏。与此同时,如果工作人员在混凝土质量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拆除模板,将造成其整体的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棱角损坏。

1.3 混凝土实体强度问题

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足是当前道路与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澆筑较为常见的问题,将导致混凝土的整体性能降低,最终影响建筑物质量。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主要原因在于施工材料,如果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将造成强度受损,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施工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受到雨水的侵蚀、暴晒、质量过期等,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整体质量降低,影响施工进度。

1.4 现阶段存在的缝隙与夹层问题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过程中,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可能出现缝隙与夹层问题,主要表现在构筑物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受到损伤,如果工作人员未能合理进行缝隙与夹层处理,可能造成其缝隙逐渐增大,甚至引发混凝土出现离析,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造成不良的影响。

2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蜂窝防治

在进行道路与桥梁施工时,工作人员应首先进行工程现状分析,明确现有的施工标准,严格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材料配比合理,并严格控制水泥、砂石、水以及添加剂的用量,掌控搅拌的时间,实现均匀的处理,满足当前的需求。工作人员可以严格按照现有的施工规范进行其处理,加强对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进行控制,并优化其流程,从整体上进行创新,通常情况下,道路与桥梁中的混凝土厚度约为20厘米,以保证施工有效的进行。在完成混凝土搅拌工序后,应合理进行浇筑施工,保证浇筑倾落在合理的范围中,通常控制在两米以内,如果其倾落超出标准范围,则可能导致其出现离析情况,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保证其在标准的范围内,实现均匀充分的振捣,通常控制时间在十五秒以上。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针对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创新,加强检查力度,从整体上进行完善,消除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提升浇筑的密实度,优化道路与桥梁的结构稳定性,消除麻面病害,保证其浇水量充足。

2.2 合理进行棱角损坏处理

棱角损坏对道路与桥梁的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同时影响其整体的美观度,甚至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能力符合施工要求,充分发挥出其专业优势,从整体上进行完善,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尤其是与棱角相关的拆模工作,应及时进行处理,充分发挥出防护工作优势,降低其损坏几率。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模板的保湿,保证其整体的完整性,针对现有的损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采取符合要求的工艺进行修补,以提升施工质量。

2.3 积极进行强度处理

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处理强度问题,以保证其施工质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应积极进行施工原材料控制,严格按照现有的施工标准进行水泥材料选择,工作人员应按照施工要求选择型号合理的水泥,保证其质量符合当前的标准,为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积极进行合理的混凝土材料比例控制,根据现阶段的工程要求进行比例计算,选择最佳的施工配比,保证各部分材料的精准性,提升施工质量。最后,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消除外界温度产生的影响,尤其是低温将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破坏,需要做好防冻措施,选择合理的施工环境,降低外界因素产生的干扰,以满足当前的需求。与此同时,应保证其水泥用量合理,确保自身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适量添加辅助剂,最大限度提升其混凝土质量与强度,保证施工有效的进行。

2.4 合理进行夹层缝隙问题防治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保证其养护工序完善,如选择浇水或者覆盖方式进行,以提升混凝土质量。积极进行合理的创新,针对道路与桥梁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理的水泥,掌控混凝土的温度,避免发生裂缝问题。当其支撑构件质量较大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在其下部位置设置合理的跳板,以保证其模板得到合理的支撑,提升其整体的坚实性。模板的拆除工作也是重点内容,工作人员应加强重视力度,从整体上进行控制,不断进行优化,明确其项目的拆除时间,合理进行预防,避免出现模板拆除过早情况,以满足施工看需求。针对现有的施工缝,应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预先开始进行凿毛,清除缝隙中存在的杂物,或者选择合理的杂物清口方式进行处理,消除杂物产生的影响,提升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为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社会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爽.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缺陷成因分析及处理主要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09):121-122.

[2]王凯,郭永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02):163-164.

猜你喜欢

道路与桥梁质量通病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道路与桥梁工程美学》课程建设
浅析无损检测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
城市道路与桥梁常见病害与防护措施
混凝土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