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9-09-10王玉荣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策略

摘要:加强学前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求,然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科研意识缺失、研究能力弱的一种普遍困境。鉴于此,构建多元化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创新科研教学模式成为改变这一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学前专业;科学研究;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前专业的学生发展的定位是成为幼儿园一线教师。从教师基本素养的一般性来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当今幼儿园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但目前对幼儿教师和准幼儿教师的调查中都显示其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缺乏,不能立足科研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在为幼儿服务及解决实际问题中显得无力和缺乏专业性。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并进行实践验证研究,以期在提升幼儿教师科研能力上提出有效可行的措施。

二、研究对象与目标

以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的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研究样本。重点研究的问题是“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主要是结合学前专业的《学前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互联网平台上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论文设计大赛四个载体来设计。使得学前专业学生学会科研立项,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研究课题。进而成为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合格幼儿园教师。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参与调查的120名学前专业学生提交问卷。问卷总分46分,幼专生总得分22.8分。在分项问卷中得分情况如下:科研目的满分4分,得分1.5分;科研过程的掌握总分4分,得分2.2分;科研论文的撰写总分8分,得分3.5分;问卷星软件掌握总分4分,得分1.5分;观察记录知识掌握总分6分,得分2.5分。

(二)存在的问题1、科研意识淡薄。访谈及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大多认为自己将来就是教小孩子,和科研这种高达上的事情联系不上。自己只要教好幼儿就行了,用不着搞科研,也没有科研的能力和时间。2、科研认识偏颇,缺乏学习动力。幼专学生没有把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作为自己将来专业成长的必修课。学不进去,敷衍了事。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十分明显,甚至学生有一种错觉,认为教育科研就等是写论文或研究报告。而缺少实践数据的支撑,所写论文和报告必然空洞无物。3、科研功底不足。对于科研的一般理论知识掌握不全面,更不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1)不会选题。题目过大、过小,或者不够具体明确。(2)不懂科研基本流程。不能根据科研的需要做好计划,以及具体实施。(3)缺乏相应的科研技术手段支持。数据分析单一,不能利用新的科研统计分析技术。(4)科研成果总结缺乏规范性。论文或报告书写不规范,表达不够明确直观等。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经过两年的研究,问卷星统计结果为:学前专业学生的科研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比率为32.61。但具体科研能力方面提高不均衡,尤其确定课题和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幅度较小,其中确定课题比率提高28.34,提高幅度最小;科研过程掌握和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提高比率较大,分别为50和48。

五、结论:通过研究学前专业学生的科研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下列问题。

1.学生的科研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科研意识虽然有提高,但整体水平略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科研选题能力较低。“万事开头难”,科研选题关乎科研的成败和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能在教育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准确选题是学生学习科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应该加强具体指导。如,选题方法、途径和选题的要求等。

2.科研论文的撰写知识掌握不够理想。科研成果的总结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收口阶段,通过一定方式呈现出来供大家了解、参考和使用。所以,科研论文能实事求是、准确呈现科研结论是首要的要求。第二,需要规范书写和表达。学生还需要熟练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另外,科研成果的体现不仅有论文的形式,应该丰富学生表达科研成果的形式。

六、改进建议

(一)构建“学——研同步”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模式。

改变学前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弱的现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学生对科研课程学习不重视、不愿学习的问题。其次,是丰富有关的学前教育研究常识和相关理论。这主要依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学习加以改变。诸如科研的重要意义,科研课题的立项、课题的选择与论证、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统计与分析、研究成果的撰写等都来源于系统的课程学习。因此,必须探讨学前教育科研理论与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研同步”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即科研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同步进行。从选题、立项、做计划、实施、统计分析、撰写科研成果都与学生课程的学习过程同步推进。这不仅提升学生对科研的重视,更切实促使学生亲力亲为地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和具体操作。丰富了对理论的认知和对科研技能的掌握。

(二)丰富和利用多种平台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1、网络平台为我们科研开辟了更直接和广阔的道路。教育科学研究也应与时俱进,借助此平台,让学生在网络使用中建立对科研的亲切感、消除为难情绪,同时提升对科研分析软件的掌握和使用,提高科研能力的具体掌握和使用效果。如数据网络平台中的教育科学研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智多星的使用等等。

2、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二者合并进行。大学生有活力、有理想和冲劲,对于在校创业很渴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难免盲目,结合科研对设想进行论证和调查,在论证的基础上开展创业,不仅使科研有意义、有价值,也使创业更具体踏实。对学生更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同时解决科研资金的问题。

3、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大赛。用得上、用得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必不可少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看到效果,不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能增强学习动力和信心。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比赛是最好的平台,检验学生在科研学习、實践的效果。

(三)增强学生就业信心,促进自我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学生在参与和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掌握互联网+平台使用方法,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研究项目的研究,参加各类学前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评比大赛,促进了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更加从容面对见实习和就业。

参考文献:

[1]李秉德.“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贾宗萍,高燕.谈幼儿园科研型教师队伍的培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3,4(17):90—92.

[3]王静.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才智,2014,2.76.

作者简介:王玉荣(1969-),女,黒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C1317099。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科教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浅论科研对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