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科研对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016-06-13彭麟
【摘 要】本科课堂授课老师既需要吃透课本的知识,也需要从事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科学课题的研究工作。以科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以科研活动推进人才培养,论述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课堂教学
0 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包括二本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集聚越来越多的人才,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各个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当前关于大学科研与教学的问题却争论不断;从事教学为主的教师抱怨现在的评价体系以论文和项目为主;从事科研为主的教师抱怨教学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科研影响很大。似乎教学和科研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在新形势下,非常有必要研究科研的教学的关系,理清两者关系,为大学的教学、人才的培养服务。
当前,关于科研的教学的关系已有一些研究。彭小平、张兴红、张振浩、许国莲等人阐述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科研对教学的重要促进作用[1-4];李小昱等人指出科研与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5];刘达玉、戴国、马宇等人简单探讨了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些途径,如:开放实验室并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以科研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论文,促进学术交流,传播专业领域前沿动态,将科研方法和精神介绍给学生[6-8];詹洁等人以《植物生理学》为例简单介绍了以科研促进教学[9]。李华等人讨论了科研项目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10]。笔者也讨论了科研前沿对电磁场教学的正面作用[11]。本文将讨论科研活动对于大学课堂教学和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必要性。
1 讨论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这四大职能是互相联系的。然而,不少人把这四大职能割裂开来,认为它们是互相独立的;特别是,有人甚至认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没有关系,这两者甚至是对立的。部分人认为,人才培养只与教学有关,科研会影响在教学上的精力投入,因此科研与教学和人才培养都是矛盾的。笔者认为,科学与人才培养和教学并不矛盾,应该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传授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课本知识仅仅是广袤森林中的一棵小树,而且信息时代下知识不断更新。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不应该抱着课本知识吃老本,而应该通过一定的科研活动不断学习、研究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穿插到课堂的授课过程中。而且,如果没有科研活动,那么即使对课本知识也难以避免肤浅的理解,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也难以提高课堂授课的吸引力。作为传道者的老师,应该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这不是读几本书,做一些题就可以获得的,而应该通过科研活动对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来达到。一个优秀的大学授课老师不但应该具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风格,也应该是一个好的科研人员。
而且大学与中小学不同,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应该避免大学教育“高中化”,因为社会需要的不是大学培养出的一批考试能手。因此,大学的教学应该更重视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通过知识学习(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作为本科院校还需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知识应用实践来获取。这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知识学习是否仅仅限于课堂教学? 对于本科院校,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毕业设计等;通过这些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力。
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实验课程来获取(提高所谓的动手能力)。但是,实验课程应该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过多,避免本科教育的“技工学校化”。而且,实验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创造性不足,对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缺陷。
要使本科生成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就应该使学生以一定的形式参与科学研究;这些形式可以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和电子设计等。但是,作为没有从事过研究工作的本科生,从事这样一些科学研究工作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导师没有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长期科研活动的积累,那是难以指导好学生的。作为指导者的导师,首先应该能够提出难度合适的科学问题,并知道学生以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 总结
科研活动可以丰富老师的知识,提高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科研活动也是导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的基础。作为21世纪的大学教师,不仅需要研究教学方法并做好课堂教学,也应该从事科研活动,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小平,郑建生.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6:018.
[2]张兴红,彭东林,万文略,等.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21(21):171-174.
[3]张振浩,贺志刚.论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J].科技视界,2013(31):75-75.
[4]许国莲.论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5]李小昱,王为.注重科研对教学的渗透,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农业教育,2001(5):49-51.
[6]刘达玉,唐仁勇,张崟.地方工科院校科研促进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1):68-70.
[7]戴国.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策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176-177.
[8]马宇.科研促进教学的认识与体会[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4):87-88.
[9]詹洁,何龙飞.青年博士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研究——以《 植物生理学》 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15:129.
[10]李华,夏金虹.论如何通过科研项目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广西教育,2013(11):41-42.
[11]彭麟,姜兴,仇玉杰.举例浅谈在电磁场课程教学中引入科研前沿[J].科技视界,2016(5):52,64.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