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意义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

2019-09-10朱红昭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设置意义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文学艺术类课程的重要性产生了深刻认知,合理设置此类型课程,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最终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探讨了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意义;教学方法;实践

现阶段,文学艺术类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文学艺术知识的学习,可以陶冶情操,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是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相关院校运行中必须结合学科以及学生特点,合理设置文学艺术类课程,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为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对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意义及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意义

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当中,文学艺术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开拓视野,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自身以及社会的认知。而只有科学的设置文学艺术类课程,才能够将该门课程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还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状态、人格的培养。而良好的人文氛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促使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感悟能力[1]。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学艺术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通过科学的文学艺术类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蕴藏着的人类智慧,在积极思考文学艺术的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可以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有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找到个人的人生目标以及努力的方向具有促进作用[2]。在文学艺术类课程当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艺术作品,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同时学会积极、努力和充满勇气的面对生活,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学会通过自我改变来提高生活的品质。因此科学设置文学艺术类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特点科学设置文学艺术类课程,努力从文学艺术的内涵角度出发给予学生熏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方法

在合理设置文学艺术类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为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本文详细探讨了以下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方法: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文学艺术类课程知识点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从这一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展开学习。针对文学艺术类课程特点,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促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加深对人生、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理解,从而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3]。只有在这一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为将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有助于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加准确的引导,同时还能够获得学生的信任,促使学生同教师深入进行沟通,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变化等进行及时的掌握,从而有针对性进行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调整,最终为提升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基礎[4]。

因此,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采用风趣、诙谐的语言,营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并获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文学艺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意识到文学艺术知识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同教师的沟通和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奠定基础。

(三)注重学习方法讲解

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文学艺术类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相关知识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学方法的讲解,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学艺术知识学习中来奠定基础:

1. 理论精讲

在文学艺术类知识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角度出发,合理选择范例,以此为基础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促使学生对重要的原理产生深刻认知,为学生以后的文学艺术类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文学欣赏”、“文学的本质”等基础性内容,首先促使学生对文学艺术类课程产生初步了解,并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价值[5]。

2. 指导学生高效阅读和欣赏

文学艺术课程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同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文学艺术类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知。而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高效的阅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关键[6]。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组织“阅读体会”等活动,同学生一起分享相关书评、文学作品评论等,促使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品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同学生共同展开《定风波》的阅读,并组织学生共同展开对作者苏轼人生的思考,结合作品特点以及作者的生平,学生可以对拥有旷达人生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通过高效阅读和欣赏,对于全面提升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3. 结合学生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

学生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展开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化特点,有针对性制定教学模式与内容。因此,在课堂将爱心偶尔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对文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见解进行掌握,同时也可以搜集每个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最后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对阅读作品的感受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积极性等产生深刻认知,并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引入文学艺术类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探索出符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加深对文学艺术类作品的体会和感受。

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技巧和知识展开写作,如读后感等,促使学生发现自己所积累的文学底蕴,从而获得较强的成就感,只有采用上述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艺术类作品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最终将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综合应用文学艺术类课程与非文学类专业课程,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同时应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类课程的特点与功能,通过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营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习方法讲解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得到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烨.精彩的故事 独到的讲述——第四届“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盘点[J].中国图书评论,2017(06):76-77.

[2]秦思.远程教学模式下文学艺术类网络课程应用研究——以圖案基础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6(21): 147.

[3]魏清沂,罗艺.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法理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04): 94-101.

[4]郭贵星.在独立学院开设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困境及其对策——以广东地区独立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7(03): 183-185.

[5]陈苗苗.小榜单,大社会——2010年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类图书盘点[J].出版广角,2016(01):18-23.

[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J类(文学艺术类)7个专题 2002年转载篇目排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209.

作者简介:朱红昭(1971.12-),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  艺术学博士,副教授,从事戏曲艺术、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等研究。

猜你喜欢

设置意义实践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有意义的一天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