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书法教育和经典国学有效结合策略

2019-09-10高庆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有效结合

高庆发

摘要:根据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推行国学与书法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书法传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与安静的素质。为了教育的进一步优化,以下是对于国学与书法有效结合教学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经典国学;书法教育;有效结合

现代素质教育必须在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情况下,要在国学亦步亦趋的发展下,共同发展。国学是书法的根,书法是国学的生动体现,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因此,在时代的号召下,我们需要有效结合国学和书法教学,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学与书法课堂授课情况

“国学热”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虽然多数学校已经设立了《弟子规》、《论语》等蒙学读物的校本课程,但由于缺乏科学且有针对性的教程和教材、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国学教学人才培养的梯次、合格高效的课堂以及课程设置的保障。而“书法进课堂”活动虽然刚刚开展,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同样突出:(1)书写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弱化,教育理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学校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学人才,虽然有相关的培训,但也缺乏知识与书法修养的沉淀;(3)书法教学缺乏一本专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分层次的系统教材,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师资源和不科学的课程设立,导致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感受国学之美。因此教学计划需要科学根据和理论指导。

二、国学与书法整合的依据

国学与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的鲜明标志,一直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国学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的传承和发展的学习内容。通过二者结合,激发学生的国学热情和民族情怀,既有利于学生国学素质的提高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还有利于在书法中提升审美水平,于国学中感悟传统文化。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要把某个笔画、单个字写好,更重要的是在书写过程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之有物、笔下有情,力求书法与文学的完美结合!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拥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写作基础!让孩子通过练习书法和诵读、熟背国学经典,积累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样既可开发智力,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国学与书法整合的建议

在国学书法学习的严峻情况下,由于国学与书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且鉴于书法与国学有效结合后的好处很多,我们需要对以下问题加以解决,为书法国学整合教学逐步扫清障碍。

1.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的内容包括时间设置和课程内容填充。根据上述依据,我们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规定时间,保证校本课程开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科学要求,综合中小学相关课程,制定设置水平检测学业考核,通过考核方式隐形要求家长、学生重视校本课程,避免教学改革的失败。

例如,学校设置的国学书法课程仅仅每一周一节,课程设置数量的过于稀少会导致学生和家长的不重视,不利于书法的练习记忆与国学情怀的培养,反而会使深陷学习负担的学生产生逆反、烦躁心理,不利于国学课程的推广和书法基础素质的培养。同样,学校对于课程设置的“头重脚轻”,注重枯燥的书本理论学习,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于国学美的直接感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缺乏实践的课程设置是不完整的,只有实践与理论的共同重视,才能在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

所以,学校开设国学书法课至少应该一周两节,既有益于教师教授学生实质性的东西,还方便学生缓冲和养成一定的习惯。但是课程安排应该分散开,并且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一些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2.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需要大量的一线专业教师来参与,教材倡导专业、科学、针对性强。因此,我们在编订教材的时候,需要集结一定数量的书法教师和国学教师,同时穿插大量的素材,努力做到教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易普及性。在认真讨论和推敲的基础上,编订一本具有特色、符合时代和实践的教材,便于新教改的进一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同样,书法和国学的融合必须是教材的亮点。

教材归根结底是给学生阅读学习的媒介,因此,教材语言应该努力做到通俗易懂。例如,学校教材的编订要符合实际需求和课程设置内容,令学生在书法与国学学习中感受快乐和轻松的同时,有一定对于书法和国学整合认知。如果教材内容过于冗杂,会导致国学与书法课程设置过于紧凑,整合难度增大,不仅不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还会影响主课学习进度。

3.师资力量

学校要招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国家要在本科课程设置学习中加大对于国学和书法本科生的支持和培养力度,同时注重双方的互相补充,营造社会支持国学和书法融合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于教师教授课程整合实践的熟练程度和广度,提高书法和国学方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从实践上加强人才培养。

4.时间排布

要在主课不影响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国学素质。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减负,减少课后作业安排,让学生有动力和客观条件去参与课程学习。为学生提供切实客观条件。在学校课程设置時间过短或过长,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其它主课时间的合理分配。因此,要合理排布课程时间,给学生学习空间,在不挤压其它科目的情况下,推进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5.充分激励

通过校方较多地安排如开展有奖问答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国学和书法学习的热情。在奖励激励下,促进学生国学和书法学习热情的激发和教改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学生一般在活动或者学习中是被动的一方,只有在外环静的刺激下,才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活动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与热情,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发挥积极性,充分激励。

小结

国学与书法的教学有效结合,既要结合过去,又要展望未来,在传承中创新。通过书法和国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培养书法意识的同时,弘扬国学,共同发展。在时代的要求下,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时代发展,要与时俱进,批驳创新。

参考文献:

[1]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教育学报》.2012年1期.

[2]国学经典解读类图书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思考.《出版广角》.2015.11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有效结合
小学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漫谈
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书法教学作用探析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