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话题演讲

2019-09-10韩瑜华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6期
关键词:听说能力小学英语

韩瑜华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意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以上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基础。所以,教师教学需要进一步挖掘拓展教学资源,并通过丰富的教学话题演讲形式为资源,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挖掘资源,让话题演讲载体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展开了论述,提出了话题演讲式的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其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话题演讲;听说能力

一、话题演讲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拓展学生文化视野

基于话题演讲式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以更多的资源获取和资源探索空间,学生在英语话题演讲中,以话题作为核心挖掘找寻资源,不限体裁、不限形式的方式组织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探索空间。此时,参与话题演讲的学生将会从资源探索中,在演讲资源的找寻中,逐步开阔眼界,获得对文化认识的拓展;从不同资源的阅读和筛选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在自己的表述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准,敢于讲、善于讲。另一方面,对聆听者而言,学生在聆听他人表述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视野下的不同文化,见识到不同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解读,学生的英语听力获得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在聆听的过程中得以拓展。

2.增强学生学习动能

话题演讲式的教学组织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活动参与空间,给学生搭建了听、说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将课堂交换给学生的这一教学理念。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课参与中,其获得的收获绝不仅限于自己呈现的话题演讲内容,经历了对资源的筛选、思维对阅读资源的加工和对相应语言措辞的组织应用,学生的语言水平必然得以提升。此外,学生所准备的话题演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从学生视角中挖掘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挖掘更能点燃学生的聆听和演讲兴趣,更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动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3.提升学生听说积累

大量听说演讲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充实自我。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教学主题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以话题为中心拓展认识。所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词汇、对语言的积累将会更广泛,学生对词汇、对语言的认识也将会更深刻。通过多样教学形式的开展,学生在交流中、在演讲的听说过程中,词汇的掌握量也逐步得以拓展。

由此可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话题演讲载体进行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既对学生的认知起到积极的效果,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探索基于话题演讲式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措施也就十分必要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二、基于话题演讲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措施分析

1.组织丰富演讲形式,增强演讲直观性

对不少学生而言,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开口主动说英语。这种现状的出现,表明学生在英语学科学习中的不自信。越是学生的这种不自信的表达心理,导致学生越不敢开口说,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越差。英语教学要以同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却导致学的英语能力出现了短板,严重制约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对此,为了打消学生的这种不自信的心理和惧怕开口说英语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演讲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训练自己的发音,在演讲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英语情景剧演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对话,引导学生选择一则有趣且供多人可以参与的情景剧,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让这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撬开学生的嘴巴,引导学生主动说、主动表演和主动表达。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学生在童年时常听到的《小红帽》作为情景剧的剧本,引导学生在剧本中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妈妈、小红帽、大灰狼、外祖母、旁白等角色。在情景剧中,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将情景剧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演绎出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和演讲能力,其他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也在训练着自己的听力,模仿其他学生的表述。再比如,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用韵律歌谣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内容作为演讲表演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演说,既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口语的机会。如:

Blue bird, blue bird. Jumpy Jack,jumpy Jack.

What do you say ? Jump,jump,jump.

I say Bb [b] Jj says [j][j]

Blue,Blue bird. Jumpy, jumpy Jack.

通过这一活动的构建,学生的表达欲望变强,不敢开口讲的现状得以缓解,愉悦和谐的氛围和灵活丰富的活动为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2.编创丰富情境故事,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迎合学生的这一喜好,让学生将简单的故事用英语演讲的形式讲述出来,让学生在讲故事、听故事的同时,获得英语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以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合作演绎讲述出来。例如,可供学生选择的英语故事有:《Lost on the coast》,《 Hare and Tortoise go to school》,《 Go and get it 》,《Clean up day》,《 Look at me》等。学生在合作演绎讲述的过程中,在情节生动的故事演绎中,聆听和表述的兴趣得以激发,学生也就逐步建立起表述的热情。另外,充分利用更适合学生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兴趣培养的绘本作为教学资源,我校为学生编撰了《Kids English》校本教材,其中选录了大量有趣的,朗朗上口的歌谣和直观配图,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更便于激发学生兴趣。

3.挖掘生活化资源,夯实学生演说基础

中年级学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基础。此阶段的教学,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组织语言,将自己所具备的一些英语词汇和句法应用于表达自己实际生活的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以《My family》/《My friends》等话题的演讲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在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的同时,在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融合中,拓展更多的词汇和句型,学会用更加熟练的表述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想。

4.构建组织学习平台,提升学生演说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训练的主阵地,但是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也离不开课后一些辅助练习的支持。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剧、情境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训练机会,但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中,能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并不多,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训练其听说能力。对此,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供有效的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训练交际氛围。针对高年級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英语角的方式,在固定的某个时段,在活动课或者课间时,主动到英语角中用英语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在英语角中,教师设置某一话题,作为学生在交流中的主旨。在学生交流话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步获得阅读资源的拓展,获得了更加丰富的思想和认识,交流和演说能力获得提升。此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以在英语角中获得的一些资源作为演说基础,并在英语角中找到自己的演讲同伴,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对话中,在与同伴交流思想、相互演说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口语和听力。

总结

演说形式的引入,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固有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资源去选择和使用,更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点燃学生的动能、提升学生的听说水平。而对于演说活动的组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演讲形式、引导编创丰富故事的方式使演讲形式更加灵活,有效融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课后可以通过搭建英语角平台的方式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切实让课内外结合、以灵活多样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学,促进学生听说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敏燕.关于英语课前演讲的实践和思考[J].华夏教师,2017(19):57.

[2]窦琳.浅议演讲式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34.

[3]蒋薇薇.小学英语主体性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4(27):46.

猜你喜欢

听说能力小学英语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听说能力
全面提高小学生英语能力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