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下学生认同度分析研究

2019-09-10吴小宇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认同度大类招生

吴小宇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认同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14

Keywords large class enrollment; professional diversion; identity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类招生在各类型院校开始普遍推广。大类招生一方面是对学生在初次選择专业时的盲目性、局限性造成选错专业的一次补救,另外一方面也遏制了学生因为对专业的不感兴趣导致大学学业成绩下降,竞争意识减弱的心理。可以说,大类招生的政策目标更符合学生专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然而,高校大类招生政策在实际推广运行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专业分流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各专业冷热程度不同,导致学生过多的选择热门专业,造成冷门专业的马太效应。这违背了大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初衷,从侧面破坏学习学科建设的平衡,不利于高等教育质量全面的发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从四个维度对大类招生学生认同度进行分析,旨在从学生角度分析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大类招生政策。

2 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对贵州财经大学889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样本信息分布如下:调查男生343人,占总人数的38.6%,女生546人,占总人数的61.4%,缺失11人。户籍分布中,来自县镇的学生有201,占总人数的22.6%,来自城市的学生有135人,占总人数的15.2%,来自农村的学生有557人,占总人数的62.2%。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将保留符合要求的公共因子,根据数据将原有的11个维度降成了3个维度,来分析影响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因素。

将D1-D4定义为专业培养(D1大类招生可以强化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D2大类招生可以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D3大类招生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D4大类招生可以让专业选择目标更清晰)。

D5-D7定义为专业学习(D5大类招生情况下,学习内容有局限性;D6大类招生情况下,专业学习趋同;D7大类招生情况下,影响专业认知)。

D8-D11定义为专业选择(D8大类招生情况下,专业选择还是迷茫;D9大类招生情况下,因成绩被分配不喜欢的专业;D10大类招生情况下,造成专业选择冷热不均;D11专业分流给您带来学习上的压力)。

3.2 大学生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认同度差异分析

3.2.1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认同度差异比较

将大学生的生源地分成市区、县镇和农村三个类型,并对其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出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在专业培养和专业选择这2个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地差异(P<0.05),从平均值可以看出,从农村到县镇到市区呈现出递减的规律,说明处在越发达地区的学生,对学校大类招生政策越认可。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不同,市区的学生能够有前沿的学习理念,能够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这种先进的学校政策,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学习目标。

3.2.2 不同学习成绩对大类招生分流政策认可度的差异比较

将大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分成优秀、良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五个类型,并对其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只有在专业培养这个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地差异(P≤0.001),在优秀、良好的学生中,对学校大类招生政策下专业培养很赞同,这些学生比较赞同通过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该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政策是按照成绩优先选择,成绩越好的人,越有选择专业的机会,并且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优先选择专业,也使得成绩越好的人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从均值可以看出,成绩优秀的人在专业学习和专业选择两个维度的均值也相对较低,说明成绩优秀的人也比较赞同大类招生会使得学习内容宽泛不系统,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该校是大二进行专业分流,导致大一时学生不确定将来所学专业,导致无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具有优先选择专业的机会,选择机会较多,但也存在选择专业时较迷茫的现象,这些学生大多会选择比较热门,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这也造成了专业选择冷热不均的现象。

3.2.3 进校前对大类招生政策不同了解程度的学生认同度差异比较

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大类招生了解程度中非常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两个类型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对大类招生政策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从三个维度的平均值得出,对大类招生非常了解的学生在三个维度的认可度要高于完全不了解大类招生的认可度,即上大学之前非常了解大类招生政策的学生,会更加认可大类招生下的专业培养,认为大类招生可以使得专业目标更清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对大类招生专业培养方面也有准确的认识。而完全不了解大类招生的学生则不是很认同这种观点。从均值也能得出,非常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大类招生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专业选择两个维度上都接近于比较赞同,说明无论是否了解大类招生政策都认为该政策会使得学习内容宽泛,不利于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会出现不知如何选择专业,或被强制分到不喜欢专业的现象。

3.2.4 对学校分流政策结果满意度不同的学生对大类招生政策认可度差异比较

将大学生對分流政策结果非常满意和完全不满意两个类型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4 完善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建议

第一,学校在进行招生时,向学生普及大类招生相关政策,使得学生在报考之前就了解大类招生政策,科学合理的按照自身情况填报志愿。第二,在学生进校之后,向学生详细介绍本校的专业分流政策,分流时间及分流方式等,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基础,进一步通过课程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向学生全面介绍各专业详情,使得学生了解各专业基本情况,可根据自身情况,提早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第三,优化学科建设,对连续冷门的专业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分流来对学科进行反向考核。以减少很多考生被强制分到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以及避免专业扎堆现象。第四,全面考虑专业分流考评指标,学生大一的学科成绩之外,还可以参考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势,以及社会实践情况来综合进行分流,对学生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情况做一个动态的考核,最终形成分流依据,避免唯成绩论。

参考文献

[1] 吴勋,武月.高校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评论,2016(09):42-45.

[2] 颜兵兵,魏天路,李德君.地方院校大类招生教育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07):25-28.

猜你喜欢

认同度大类招生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大类招生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度调查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浅论大类招生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群体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调查
计算机类专业大类招生改革中专业分流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