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研究

2019-09-10王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管理理念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摘要:在全新教育环境中,传统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能及时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阻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与更新。为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和成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在管理工作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本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现状与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

引言

在全新社会背景下,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不断变革,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也发生实质性的转变。面对全新管理态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完善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一)学生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是实施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增强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途径。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建立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采用完全采纳或照搬先进管理模式的方法,这种管理体制虽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但不同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完全继承的体制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学生处在服从安排和管理的尴尬境地,无法更好的配合管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先进思想和鲜明个性的群体,过于呆板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感。甚至还会激起部分具有自己主见学生的反抗心理,降低学生管理效果与质量。另外,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会使高校各管理部门之间缺少合作与交流,限制学生管理工作在全新教育环境中的顺利推进。

(二)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具有落后性

就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来看,相关管理人员受传统工作理念影响深刻,在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仅管理效果不明显,还限制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管理人员在管理高校学生时应用单纯说教的方法,不关注学生内心感受,忽视对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正确引导,使学生不能产生认同感,降低学生配合管理工作的欲望。另外,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由于高校学生辨别能力还未树立,在应对网络诱惑时容易出现沉溺其中的问题,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采用传统管理手段,不能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所付出的管理精力与收效不成正比,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校园环境的稳定。

二、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策略

(一)根据时代变化及时更新学生管理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应跟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转变传统单纯说教的管理模式,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进行管理创新改革,以实现学生管理成效与质量的提升。首先需要学生管理人员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素质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主,将管理工作视作为一种服务,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明确学生需求,并掌握学生拥有的各项权利,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之中,不断提升学生责任意识,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自身行为和思想,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二)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制度

高校为全面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需要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基础。在全面了解学生诉求的基础上,高校需要制定出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以实现明确管理和细致管理的目标。第一,要在保护学生利益的基础上,结合组织纪律、文明礼仪、文化教育等内容,确立学生管理制度条例。第二,在进行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咨询学生意见,可与班级干部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班级干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管理需求,保障所建立的管理制度能够获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第三,要对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的说明,不断细化实施管理制度的流程,让学生能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接受管理制度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形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使高校学生管理逐渐步入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在进行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化过程中,高校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应用学生更加感兴趣和容易接受的管理形式开展管理工作,可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正能量的信息,增强管理工作丰富性的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保障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进行。另外,高校管理人员还可在网络中设置心理健康测试,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变化和动向,掌握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并在平台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供支撑。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效管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为全面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需要高校立足学生发展的角度,建立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成管理工作创新,保障学生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431.

[2]李琳.基于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9,6(56):271-272.

[3]范华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及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2):178-179.

作者简介:王芳(1988—),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

猜你喜欢

管理理念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