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

2019-09-10孙晓硕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多模态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从读写时代过渡到了网络和媒体时代。教育领域中,新的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层出不穷,为了适应与时俱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各个学科领域也应该做出相应地改变和调整,这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多模态教学在国外和国内传统的教学中已得到了应用,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少之又少,本文将在前人的理论指导下简要探讨多模态理论的相关概念,得出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希望能在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得以实践,对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多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多模态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一、文献综述

我国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专著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在中国知网上以“多模态”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8231篇相关文献,以“多模态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939篇相关文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关于英语的多模态教学,而以“多模态对外汉语教学”为主题进行搜索,仅有9篇与之相关的文章。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

2009年,张德禄教授发表了题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的文章,分别从文化层面、意义层面、语境层面、媒体层面、形式层面这五个方面来探讨并构架出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框架,同时还将各模态之间的关系分为互补性和非互补性两大类。

朱永生教授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一文中,论述和探讨了与多模态相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产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定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性质和理论基础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这篇文章为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多模态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 包括语言、技术、图象、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为识别多模态话语,他提出两点判断标准:其一,看涉及的模态种类的数量;其二,看涉及的符号系统的数量。此外,张德禄教授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中也提出了多模态话语的定义。所谓“多模态话语”,就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李孟娟在《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上提到了多模态的相关定义,并且根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运用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许西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学和学习效率。

(二)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张甜在她的文章《对外汉语课堂多模态教学现状的考察——以中山大学初级汉语进修班读写课为例》中谈到多模态的类型,将多模态大致分成了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两大类,并结合自身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了多模态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对学生学习汉语有着巨大的影响。

张曼的《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多模态模式》从理论上阐述了对外汉语多模态教学模式和模式选择原则,但其合理性仍需要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

姜艳艳等在2016年发表的《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把”字句的教学为例》将多模态理论应用到具体的语法点教学中,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是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一次新尝试。

王祖嫘在《論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的多模态话语》中介绍并阐释了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将多模态分为听觉模态、视觉模态、触觉模态和空间模态。这种多模态教学模式体现了该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多样性、多变性和灵活性。此外,王珂、李玲玲等人在其他方面也从其他方面对多模态进行了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对多模态的相关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研究面较为狭窄,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为缺少,研究空间仍然很宽广。

二、多模态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多模态

多模态在英语中的描写但是Multimodlity,可拆分为 Multi 和 Modlity 两个部分,Multi可以解释为多种、多样;Modlity就可以理解为模态、样式,Multimodlity二者相结合就是多种模态的意思。因此,多模态就是有不同的单模态组合而成。

关于多模态概念的解释,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顾曰国教授(2007)提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和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等)之间的互动方式,单个感官的互动叫单模态,多个感官的互动叫多模态 ;关于多模态的概念,张德禄教授(2009)再次提出了明确的界定,他指出:“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来进行交际的现象。” 朱永生教授则认为多模态就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象、颜色、音乐等符号系统。 同时,朱永生(2007)还提出了两点判断标准:一方面,看涉及模态种类的数量;另一方面,看涉及的符号系统的数量。本文所倾向的多模态是各种外部因素通过一系列的对人听觉、视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刺激,从而达到人与外界一切事物的互动。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具有表意功能的社会符号系统,除语言以外的图画、色彩、舞蹈、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系统也和语言一样具有表意功能,是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一部分。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这些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与语言这一符号系统均有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概念功能。

(三)多模态教学

在了解了什么是多模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多模态教学概括为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即教师灵活地应用多种符号资源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模态来获取和接收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意义的构建。多模态教学要求教师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学习者互动,争取改变传统教学中以语言模态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学习者来说,刺激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强化学习效果,同时模态的转换,可以增强对知识的内化吸收。多模态教学提倡多种教学方法兼收并蓄,根据教学需要集各家之长。另外,多模态教学可以应用于语言学习中的听说教学,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习中的阅读教学、词汇教学等多个技能和要素的学习。

三、多模态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一)丰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形式,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教学符合当下教学的需要,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长此以往,教与学便成为了一种单向输入和输出。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教授给学习者,而学习者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是否掌握了知识点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此,我们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或者理念,而多模态教学符合新时代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手势等多种动静模态相结合并将运其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创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情境,使学习者多感官去感知和理解汉语,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无疑丰富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二)激发教学潜能,营造学习氛围

不同于其他教学理论,多模态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老师可发挥的空间大,灵活易操作,可根据自身条件对所在的教学环境、所带的学生进行准确地分析,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留学生们的国家、年龄、性格、宗教、文化等特点对多模态的选择进行调整,设计不同的教案,制作不同的课件,如在汉语听说课上适宜选择场景模拟交际的视频或者音频模态;在读写课程上则更宜选择以文字、图片为主的静态资源的模态。开放的网络环境创设了声、光、色、图俱佳的互动式教学环境,而这种丰富多彩的开放性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老师的教学潜能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能够营造一种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适合不同年龄群体,适用课型多样

由于教学对象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年龄大小不一,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接受能力也有高有低,尤其是低龄的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或理念。多模态话语利用音乐、肢体和空间等模态形成的表意系统,有利于幼儿和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高效,而且这也是他们发展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中学习的小学生,不仅能较好地掌握汉语,其他学科的课业成绩也往往优于单一模态下学习的学生,智力发育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优势。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加强多模态话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协同发展。此外,因多模态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刺激聽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效率,在外汉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合适的模态,将其有机结合,如在听力课上可将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相结合,运用音频、视频等元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口语课中,教师可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模态,创设合适的语境,组织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你画我猜、你说我猜、声音动作的模仿秀等活动,从而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

四、结语

多模态教学符合新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要求,将会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效用。本文通过对多模态、多模态教学等部分概念的界定,进一步阐释多模态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但在运用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适配性、有效性、协同性等原则,以期发挥出多模态教学的最大效用,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2]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3).

[3]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4]赵春晖.多模态教学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中的应用与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7.

[5]张甜.对外汉语课堂多模态教学现状的考察——以中山大学初级汉语进修班读写课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15.

[6]张曼.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多模态模式[J].现代交际,2011(11).

[7]姜艳艳,李登桥.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把”字句的教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6(04).

[8]王祖嫘.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的多模态话语[J].民族教学研究,2016(4).

[9]李孟娟.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4).

作者简介:孙晓硕(1995.01-),男,籍贯:河北保定,民族:汉族,单位:浙江科技学院,职称:学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多模态教学多模态对外汉语教学
英美文学赏析中的多模态教学探讨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改革应试策略分析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