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2019-09-10张智银

南北桥 2019年23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张智银

【摘    要】以创设科学有效的课堂情境来构建提问、教学和互动的背景框架,是近年来教学作用越发明显的一种策略。教师将教学的全过程与情境的构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学生主观意志、课堂客观需要的充分把握。基于此,笔者以课堂研究为法,总结了相关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127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互动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针对小学生开展的提问互动活动却必须要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征,并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形成全新而有效的形式。由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缺乏自觉,在校园生活方面缺少自信,所以教师应当尽可能将提问活动放在生活化、趣味化和实践化的场景中,以此来缓解小学生的紧张无助情绪,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因此我总结了下列观点,希望能给广大同仁带来启发。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要点

(一)坚持趣味性

小学生对外界世界,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始终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欲,那些有趣、新奇、好玩的事物往往能够牢牢地抓住他们的眼光。因此从学生的这一学习特征来看,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创设结果就必须要具有同样的趣味性和新奇性特征,以此来满足小学生的天性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活动和环境出发,巧妙构建生活化、游戏化的氛围情境,既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熟悉感,放松紧张心情,又从熟悉的事物中发掘简单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喜爱、好奇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譬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近期喜爱的动画、游戏等,结合其中的场景、人物和语言来授课,增强教学的亲切感,将学生带入到趣味熟悉的问题情境中。

(二)坚持学生主体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和结果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如果情境构建的要点始终掌握在教师的手中,那么实际的情境中就会难以避免的传达出教师个人的观念和意志,从而导致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无处安置。因此教师必须要认同和坚持学生是课堂活动主体这一事实。首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意见,迎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此来做到情境教学完全服务于学生。其次,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法时,要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坚持问题情境的构建模式随学生的处境、心情、状态而有效变化,以此来最大程度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这样一来,教师创设的情境才是真正与学生相联系的情境,是完全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在互动交流中创设问题情境

互动交流作为教师落实语言教学观念,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策略,能够帮助教师营造高效、有趣、活跃的问题情境氛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和修饰自己的讲解语言,使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问答积极性。在互动交流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时,一方面,教师需要在互动语言中结合学生的喜爱的要素,增强互动交流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以学生喜爱的动画角色口吻来提问,将问答的过程变为与动画角色对话的过程,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讲解模式,增强互动的层次性。

(二)在游戏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游戏活动的运用是针对小学教学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愿意参与到游戏化的课堂中,使得教师能够将知识教学的过程建立在游戏这个趣味平台上,从而极大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同样的,教师借助趣味的游戏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思考过程转化为数学游戏的闯关过程,帮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教师可以以长方体为题,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对应的图形,看看哪位学生捏的长方形最标准最精致。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剪纸工具剪出有趣的轴对称图形,并选择精致的作品展示。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游戏体验感的问题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的感知力。

(三)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带来了有力的帮助,使得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为学生创设更具有现代感、直观性的问题情境。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具有直观性和多样性。教师能够将多媒体中的动画、视频以及文字转化成为情境創设的素材,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色彩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立体感受。另一方面,多媒体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和可修改性。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对情境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策略的实用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四)在矛盾冲突中创设问题情境

矛盾冲突和认知冲突是形成学生质疑思维、怀疑精神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这种否定和肯定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获得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思路。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制造数学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创设具有矛盾性的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欲望。首先,教师要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中制造矛盾。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结论为例,结合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公式,帮助学生找出数学实践与数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认知的全面性。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提问、设疑过程中故意制造错误和漏洞。譬如教师可以故意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或者数据用错,这样必然就会出现错误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合作学习来判断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如果答案不正确,那么出现错误的步骤又在哪里。借助这种方式,教师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学习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要点。

综上所述,教师根据数学问题的内容、提问环节中学生的状态、课堂的教学目标来创设合适的提问情境是最有效的一种策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作为探索者的好奇心。同时,在小学阶段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其独特性,要克服其他阶段数学教学中的严肃、枯燥、抽象问题,不断营造生活化、趣味化和互动化的情境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密切贴近学生需要,释放学生天性,最终打造高效、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洛桑曲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分析[J].新课程(上),2017(8):131-131.

[2]苗淑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及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9):00023-00023.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